收储或有助于农产品短期止跌
继前期实施了橡胶和棉花的收购后,国家近日又相继出台了大豆、玉米的收储通知,至此,2012年跨2013年度国家农产品收储政策全面铺开。国家收储的价格分别为:大豆2.3元/斤,折4600元/吨,较上年收储价提高15%,提升幅度最大;玉米1.05~1.07元/斤,折2100元/吨~2140元/吨,较上年收储价提高7%;棉花20400元/吨,较上年收储价格提高3%。
《红周刊》特约作者王聪颖
继前期实施了橡胶和棉花的收购后,国家近日又相继出台了大豆、玉米的收储通知,至此,2012年跨2013年度国家农产品收储政策全面铺开。从收储价格看,连续收储的品种,其收储价格较上年度都普遍出现了抬升。国家收储的价格分别为:大豆2.3元/斤,折4600元/吨,较上年收储价提高15%,提升幅度最大;玉米1.05~1.07元/斤,折2100元/吨~2140元/吨,较上年收储价提高7%;棉花20400元/吨,较上年收储价格提高3%。
收储政策或令国内农产品短期止跌
从盘面看,以豆类为代表的农产品期货价格自本周一大幅下跌后已出现连续拉升动向,其动力一部分来自于技术性反弹,另一部分则来自于国家收储。国家通过市场运作,在加大农产品需求量的同时,其收购行为实际上是向市场投放货币,其效应类似于变相QE。预计随着收储的全面铺开,农产品的颓势可能在短期内得到抑制,或出现止跌。
受影响最明显的棉花在近期农产品价格一路下行中表现最为稳定,就去年开始,国家为维持棉价稳定而进行了大量收储,今年更是将收储价提升到20400元/吨的高价位。从郑棉主力走势看,19000元/吨的支撑较为强劲,不过,短期要想突破长达6个月之久的19000~20400元/吨的长期震荡区间的上下沿较困难,预计短期内仍将延续震荡。同样,预计其他品种在国家收储期间也会陷入区间震荡。
从本周的走势看,豆价周一快速下探4634后,收回全天大部分跌幅,显然是受到国储收购价的强力支撑。按照2.3元/斤的价格折算为4600元/吨,加上仓储费,1305合约的价格应该在4800元/吨。预计1305合约近期会在4600~4800区间运行概率较大。
因豆粕、豆油多使用进口大豆压榨,其价格变动与外盘关系很密切。随着南美大豆的进口渐入尾声,美豆尚未大量运到国内,国内港口大豆库存连续下滑,短期内豆粕豆油因为供应相对偏紧会得到一定支撑。预计豆油8300、豆粕3000暂获支撑。而随着美豆可能在12月形成到港高峰,届时预计需求不能回暖,豆粕、豆油将先于大豆转弱。
受台风、虫害等影响,国内玉米预计减产250万~300万吨。国内玉米的供需实际上略偏紧,因此国储收购价提升幅度低于大豆。不过,受制于需求端一直不景气,且正值新玉米上市,玉米价格受累在2400元/吨上下徘徊。尽管饲料成本下降,但近期猪粮比价继续下跌至6.13:1,猪肉价格的回落压制了饲养户的补栏积极性,短期内饲料需求难以大幅增长。国家收购有助于玉米在2400一线筑底,等待下游养殖业需求的恢复。
至于白糖,近期的收储传闻也多见于坊间。预计国家收储360万吨,其中150万吨轮库,净收储210万吨。收储价6000~6200元/吨。
供过于求,长期弱势难改
不过,把视线放长,从今年农产品的产量情况看,全球明显进入增产周期,供过于求几成定局,这也决定了商品价格的长期弱势。从数据看,USDA上周五公布11月供需报告,美豆产量如期上调,但上调幅度远远超出预期。这就意味着前期干旱对美豆减产的效应低于此前的预期,市场有做进一步修正的需要。美豆在利空作用下,也出现了大幅下挫,盘整20个交易日的1400平台失守,最低达到1369.4美分/蒲式耳。另外,南美洲天气也有利于新豆的种植,预计其产量也将在明年4月大增。总体上,豆类供应消费比已从此前最低水平回升,豆类价格下跌将成必然趋势。
USDA在11月报告中还小幅调高了美玉米单产至122.3蒲式耳/英亩,较上月提高0.3蒲式耳/英亩;预计总产量为107.25亿蒲式耳,较上月增加0.19亿蒲式耳;预计期末库存在6.47亿蒲式耳,较上月增加0.28亿蒲式耳。同时,预估2012/2013年度我国玉米产量为2.00亿吨,虽然没有继续上调,但该产量仍创历史最高水平。在下游需求不振的情况下,新玉米大量上市将使市场承受较大压力,后期价格也是易跌难涨。
总体上,国家的收储政策的全面展开,有助于国内农产品板块短期内走出独立行情,或出现短暂的底部,但预计持续时间不长,毕竟我国经济前景预期仍显谨慎,中国实体层面仍缺乏真正的补库存需求。因此,国内农产品价格在更长时间内还是会跟随全球大宗商品的走势,在供过于求的格局下,农产品最终难逃弱势,长线投资者还是应把握机会,逢高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