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显三种效应
安徽省马鞍山市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快速发展,显现出了“三种效应”:对涉外经济发展的拉动效应、对资金流和信贷规模的替代效应和对企业与银行加速业务发展的示范效应。积极开展宣传解读,加大业务推广力度,大力引导各商业银行、涉外企业转变观念、抢抓机遇积极开展跨境业务。
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显三种效应
安徽省马鞍山市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快速发展,显现出了“三种效应”:对涉外经济发展的拉动效应、对资金流和信贷规模的替代效应和对企业与银行加速业务发展的示范效应。
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自2011年8月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以来,中国人民银行马鞍山市中心支行全力推动马鞍山市跨境人民币结算工作有序开展,实现了辖区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健康快速发展。截至2012年6月末,安徽省马鞍山市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达到15.24亿元,位居安徽省首位,约占全省结算量的1/3,为外贸企业有效规避汇率风险、降低财务成本,以及利用人民币进行保值、增值提供了平台,同时也为客户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结算产品和服务方式。
路径选择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是经济主体自主选择的结果,市场化特征非常明显,取得市场认可是推广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关键所在。
第一,建立通畅有效的协调管理机制。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涉及政府、银行、企业等多个主体,为了更好地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发展,马鞍山市中心支行牵头建立了跨境人民币结算工作协调机制,出台了《马鞍山市跨境人民币结算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并就推进跨境人民币结算发展、规范操作流程以及相关制度建设方面进行沟通协调,取得积极成果。
第二,加强对重点企业的培训辅导。成立“辅导小组”对马钢股份等国有大中型企业、大宗商品进口企业进行需求分析和上门辅导,帮助企业解决具体问题。
第三,做好服务和监测,引导金融机构创新。协调完成跨境人民币收付信息管理系统(RCPMIS)的安装和调试以及银行机构系统开通工作,加强对全市各参与银行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审核、监测和分析;制定跨境人民币业务每月通报和按季分析制度,对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办理的人民币对内直投业务真实性进行严格审核,及时发现和防范人民币在跨境流动中存在的各种风险隐患;引导金融机构开展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相关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积极为企业全方位的结算和融资提供服务和支持。
第四,积极开展宣传解读,加大业务推广力度,大力引导各商业银行、涉外企业转变观念、抢抓机遇积极开展跨境业务。
效应分析
2012年以来,马鞍山市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呈现逐月增长态势,为企业有效规避汇率风险、降低汇兑成本、拓宽结算渠道发挥了重要作用,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渐显“三种效应”。
第一,对涉外经济发展的拉动效应。自2011年8月业务开办以来,马鞍山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累计金额15.24亿元。其中2012年上半年共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量13.44亿元,较年初增长了646.67%。调查显示,辖内金融机构为企业办理的资本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全部为外商直接投资业务,累计交易金额达4.8亿元,占总业务量的31.4%。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简化了外资企业对其中国机构进行资本金注入和股东贷款的流程,并且可以帮助企业有效管理资本金汇率风险,海外企业反响热烈。
第二,对资金流和信贷规模的替代效应。自2011年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开展以来,马鞍山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为企业办理人民币外债金额达14.69亿元,其中仅2012年上半年金额就高达12.89亿元,主要是资本项下的股东借款和货物贸易项下的远期信用证业务。由于目前人民币外债不受信贷规模控制,且人民币外债利率水平较境内融资更加优惠,当银行信贷规模收紧时,境内银行可以通过境外银行利用人民币外债“曲线救济”本行客户,为境内企业人民币融资需求提供了新的渠道。据统计,2012年上半年全市新增本外币贷款金额56.2亿元,同比下降了48.9%,人民币跨境资金流动对辖内资金流和信贷规模的替代效应日益显现。
第三,对企业和银行加速业务发展的示范效应。银行和企业积极响应,开展业务意愿十分强烈。截至2012年6月末,辖内在人民币跨境收付信息管理系统中激活的企业有23家,已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企业有10家。随着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在马鞍山市的不断推广,其对企业和银行业金融机构多项利好的示范效应必将日渐显现,从而进一步带动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全面开展。目前,辖内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和部分股份制银行均已在人民银行进行备案并积极寻求开展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相关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旨在为企业全方位的结算和融资提供服务和支持。
政策建议
目前全球经济不景气,主要货币国家的金融市场动荡,从客观上,使得国际金融市场对稳定的新兴货币有了使用的需求,人民币跨境使用业务正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与时间窗口,应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推动人民币“走出去”。
第一,完善配套政策,改进技术性环节。同时,应加快改进人民币结算的技术性环节,包括贸易经营权管理、货物进出口报关、资金清算、进出口收付汇核销、资金收付的真实性审核、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和退税管理等,避免烦琐的手续影响企业使用本币结算的积极性,建议推出更简便、优惠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机制,以促进人民币结算开展。
第二,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随着跨境人民币业务量的快速增长,业务种类的大量增加,风险点也会随之增多,必须不断健全和完善跨境人民币结算的清算体系和统计监测体系,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监管合作,特别是加强与我国香港和澳门之间的协同监管,密切关注人民币流通和交易情况。规范外汇银行决算业务行为。杜绝将人民币结算被存款、融资等捆绑业务现象,提高出口企业选用人民币结算的积极性。
第三,构建通畅的人民币“流入流出”机制。人民币“走出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不仅要构建有利于人民币“走出去”的金融生态环境,而且还要有通畅的回流渠道。一是要拓宽人民币跨境流动渠道,逐步扩大结算范围,建立人民币跨境良性循环机制;二是要扩大境外结算网络,提升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效率;三是推动中资银行的国际化程度,在符合监管要求和风险防范的基础上,鼓励商业银行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一揽子”的跨境人民币金融服务方案。
(作者单位为中国人民银行马鞍山市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