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海外矿业 中国矿企要拉起手来

刘 璐 | 2012-11-15 14:02 575

带着这些问题,《经济》记者近期采访了致力于加中双向投资研究,并十分关注矿业领域的加拿大布雷克律师事务所首席代表郭阳明。与国企在加拿大、澳大利亚频频出手不同,多数民营企业在海外的矿产投资首选非洲和南美洲。

  ——访加拿大布雷克律师事务所首席代表郭阳明

  文/本刊记者 刘 璐

  根据中国矿业联合会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企业的海外矿业投资项目为284项,比2010年175项有较大增长。而2012年前6个月,中国企业海外矿业投资项目仅为53个,投资额36亿元,两项指标均同比大幅度下滑。种种迹象表明,过去两年,中国矿产企业大张旗鼓“走出去”的步伐正在明显放缓。我国矿产企业海外投资面临哪些挑战,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又分别具有何种优势?带着这些问题,《经济》记者近期采访了致力于加中双向投资研究,并十分关注矿业领域的加拿大布雷克律师事务所首席代表郭阳明。

  多重因素导致投资步伐放缓

  《经济》: 2012年前6个月与2011年同期相比,中国海外矿业投资大幅下滑,您认为导致我国矿产企业“走出去”步伐放缓的原因有哪些?

  郭阳明:在过去的两年中,中国的矿业企业在全球的投资放缓了步伐,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全球经济放缓,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市场对矿产品消费快速增长预期减弱;第二,企业从投资到生产的周期延长,使得产品面向市场时已经偏离了消费者的需求;第三,矿产品供过于求,远远超出消费者预期;第四,低廉的价格迫使中国企业用更多时间等待最好的交易时机,现金流受阻;第五,矿藏国的收储意识增强,对矿产品进行出口限制,力图实现国内深加工,直接拉高了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矿业的成本;第六,地缘政治的风险始终存在。

  机遇与挑战并存

  “走出去”需“拉起手”

  《经济》:在纷繁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下,面临众多挑战,中国矿业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应采取何种措施加以应对?

  郭阳明:世界上已发现的优质资源绝大部分被世界矿业巨头所瓜分,国际矿产资源价格话语权往往掌握在他们的手中,新兴经济体再想进入,无异于虎口夺食。加之西方发达国家无端散布“中国威胁论”,把正常的经济活动人为地贴上政治标签,中国企业的资源投资、跨国重组、并购就格外受到关注,这无疑增大了中国企业海外资源开发的难度。但是,我并不认为这些矿业巨头在国际上的主导地位会一直延续下去。

  在当前形势下,中国矿产企业“走出去”,必须要“拉起手”,共同抵御和化解风险。企业应加强与政府、银行、国有地勘单位的合作与沟通,熟悉所在国投资环境和矿业勘查开发政策,有效解决境外投资融资渠道,了解资源情况与开发条件,避免盲目投资。国有地勘单位要主动为政府和企业服务,配备优势人才资源和技术设备,通过承担政府和企业出资项目,对矿产资源进行科学评估,发现有价值的成矿区带和可供企业进行矿权登记的矿产地,为矿业开发提供可靠的资源保障。与此同时,寻求专业顾问团队的帮助并采纳相关意见,也能有成效地规避部分潜在风险,并在问题来临时选择专业的解决方案。

  发挥各自优势 推行海外投资

  《经济》:国有企业在进行海外矿业投资时的核心优势有哪些?投资放缓是否也缘于面临的挑战更加艰巨?

  郭阳明:国有企业投资海外的投资优势十分鲜明。第一,政府驱动性强,掌握全面的资金、技术及政策信息。在加拿大实现矿业投资的国有企业,如中石化、武钢、五矿均发展良好。第二,国有企业海外投资经验丰富,战略目标长远,行业内的“核心竞争力”突出。第三,拥有一流的顾问团队及智库支持。

  国有企业作为海外扩张的中坚力量,面临的挑战更加艰巨。在国际矿业项目招投标的过程中,中国的企业大都处于劣势地位。缘于需要采纳政府意见,国有企业投标的推进速度相对缓慢。此外,中国政府“关门风险”的增加,进一步降低了其投标的吸引力。值得一提的是,负面舆论的压力也成了国有矿产企业“走出去”的绊脚石,企业以更高的价格成功招标后却经常被指责为花冤枉钱。

  事实上,“交易以失败告终”意味着没有通过或完成的交易,并非意味着交易本身的失败。

  《经济》:民营企业的海外矿产投资进行得如火如荼,成果丰硕。您认为,民营企业的投资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

  郭阳明:全国工商联在去年公布的《2010~2011年度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形势分析报告》显示,面对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前所未有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国民营企业充分利用国家一系列鼓励企业“走出去”的优惠政策,积极挺进国际市场,通过收购海外能源矿产资源来满足国内对能源资源持续增长的需求。

  民营企业的投资优势体现于多个方面。首先,民营企业具有比较成本优势,民营企业结构简单、经营灵活、适应性快,有较低的管理成本;其次,民营企业有经营机制优势,聚集了一大批敢于挑战、勇于创新、开拓力强的企业家,他们在企业战略、投资决策、经营运作和用人制度上拥有自主决策权,能够快速传递和处理市场信息;再次,民营企业具有民间色彩优势,尽管其总体规模不够大,实力不够强,但是其民间色彩反而使这些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更容易被东道国接受,较容易取得企业出售方和东道国政府审批部门的信赖,海外投资项目遭受的政治壁垒束缚较少。

  与国企在加拿大、澳大利亚频频出手不同,多数民营企业在海外的矿产投资首选非洲和南美洲。根据中国矿业联合会的数据,非洲已经成为中国企业海外矿业投资主要目的地之一,2011年中国对非洲矿业投资总额为151亿美元,同比增长10倍左右。

  事实上,全球经济市场和资本市场的低迷态势为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各国在国际资本市场资金短缺以及投资指数骤降的形势下,要比以往更加期待新的投资。

0
标签: 投资 海外 矿业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投资海外矿业 中企神经紧绷

2012-10-16 20:32
770

海外投资:德国物流地产凭啥吸引中企 业务多基础好易管理收益高

2019-05-31 10:46
21826

海外投资者为何持续看好中国

2019-05-28 11:54
13349

典型的海外投资离岸架构

2019-02-28 17:46
74163

中国石油海外投资业务25年跨越式发展回眸

2019-01-03 14:41
76468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