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大崩盘》:金融业的“警世通言”

2008-12-07 22:30 494

  美国次贷危机恶性膨胀,华尔街几大投资银行不断被并购、接管甚至破产,继而金融风暴在全球迅速蔓延、恶化,全球股市大跌,经济发展前景堪忧,继而虚拟经济恶疾开始向实体经济蔓延……世界经济注定要被美国经济拖垮吗?究竟造成这一场金融大海啸的根源性因素是什么?透过这些根源性因素我们又看到了什么?

  美国次贷危机恶性膨胀,华尔街几大投资银行不断被并购、接管甚至破产,继而金融风暴在全球迅速蔓延、恶化,全球股市大跌,经济发展前景堪忧,继而虚拟经济恶疾开始向实体经济蔓延……世界经济注定要被美国经济拖垮吗?究竟造成这一场金融大海啸的根源性因素是什么?透过这些根源性因素我们又看到了什么?

  不幸的是,一场灾难性的金融风暴席卷了华尔街、震撼了世界,人人望而生畏……

  幸运的是,还有人振臂一呼,为我们深入解读金融危机的根源,预言危机将会如何蔓延。他擦亮了我们的眼睛,为我们指引了航程……

  他就是美国著名政经评论家凯文·菲利普斯,数次经济、金融灾难都被他不幸言中!凯文菲利普斯的分析与评论掷地有声、发人深省……“与其说是泡沫,还不如说是人们狂热理性的延伸……”,“由米尔顿·弗里德曼自由市场学说延伸出去的‘有效市场假说’成为金融市场投机者的‘尚方宝剑’” ……

  在这部书中,作者凭借其深厚的探究功底深入剖析了美国当前所发生金融危机的根源性因素。和一般学者和评论人士不同的是,菲利普斯认为,发端于美国的这场金融危机绝不仅仅是一般的信贷危机。他看到了这场危机的更深层次原因——对金融行业的虔诚膜拜、政治上的帝国自大情绪、基督教右翼的狂热心理,以及在石油领域的玩火自焚。“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积劳注定要成疾”,当你阅读完这部书的时候,你才会“恍然大悟”,原来美国的金融危机是一种“水到渠成”的事情。

  本书内容深刻但不艰深、精细但无赘言,既适合想浅显了解美国金融危机真相与根源的读者阅读,也适合具有专家水平并想从更深层次上了解美国次贷和金融危机根源和未来发展趋向的读者阅读。

  作者简介

  凯文·菲利普斯是美国著名的经济、政治评论家,他做过三十多年的相关评论。作为美国白宫前战略决策智囊人员,他还经常为《洛杉矶时报》、美国全国公共电台、Harper’s杂志和《时代》周刊撰写稿件。他创作了10本书,其中包括美国《纽约时报》最佳畅销书《美国神权》和《美国王朝》。他现在居住在美国康涅狄格州戈申市。

  书摘:

  1 开端:八月恐慌

  在这个承载着太多“勇敢无畏”的新世界中,我们正在经历着金融市场证券的第一场危机。现在讨论这场危机在经济上会产生多么重要的影响为时尚早。但是没有人会怀疑这场危机对金融系统的巨大冲击。这场危机源于美国自身的信贷膨胀和金融变革。这不是外围经济的“裙带资本主义”,而是世界经济核心国的不负责任。

  ——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金融时报》, 2007年9月

  我们这个时代所做的最疯狂的事情似乎就是负债,因为我们从来都不满足。每当美国消费者要达到他们最大负债承受水平的时候,就有人站出来指出,怎样利用新的、更复杂的筹资手段举债,发挥负债的杠杆作用。多年以来,我在观察负债增长的过程,经常指出,我们的国内生产总值即使增加一美元,我们的负债额也会相应增长。

  ——杰弗瑞·萨特(Jeff Saut),雷蒙詹姆士联合会(Raymond James & Associates)首席投资战略家,2007年9月

  实际上,没有人能预见到20世纪30年代的那场大萧条和20世纪90年代初期和末期重挫日本和东南亚的那场金融危机。事实上,每一次经济形势转折之前,都有一段没有通货膨胀的增长时期,繁荣的景象使得众多评论家们相信一个“新时代”已经到来。

  ——国际结算银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2007年6月

  很多世纪以来,8月和9月都是人们收获的季节。在这个时期宣布发动战争、庄稼减产,以及金融危机,是会臭名昭著的。关于金融危机与这段时期的联系很容易找到例证。在19世纪美国实行金本位制而又过紧的货币政策束缚下,夏末农业银行的现金需求有时候会招致金融恐慌。在美国,一位著名的编年史作家观察到,8月和9月发生的危机记录主要集中在1837年、1857年和1873年,在那时西方银行需要借助从东方流入的大量资金来支撑粮食的运输。

  如果说信贷短缺反映了农业的季节性,那么后备军的缺乏也是有一定周期性的。军队总是要查看农历的。在美国革命中,乔治·华盛顿和其他的爱国指挥官们都知道,民兵会留在家里收获庄稼。甚至在1914年7月,奥匈帝国无法调动军队去迅速侵入塞尔维亚去暗杀哈布斯堡王朝(Hapsburg)继承人——阿克德克·弗安兹·弗德南德(Archduke Franz. Ferdinand),因为在7月25日这一天,很多军队都处于农假期间。因而,原本完全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就占领塞尔维亚的战争,却拖延到致命的数周后大国的最后通牒、动员以及反动员——战争的炮火在八月才响起。这也最终导致了一战的爆发——伤亡人数高达4 000万。

  当然,到了21世纪,北美以及欧洲的人们不再用农历指导大事,农历只是保留下来用于设立大型交易会和节日活动,或者人们为了能在路边摊上购买黑莓、桃子、甜玉米和苹果汁而记住它。然而,在美国,一个新的“经济季节性”——春季末和夏季是新房和成屋销售的旺季——为2007年金融市场抵押贷款和信用市场的震荡“设定了时间”。日益下降的房价让人们担心住房价格经过5年的上涨已经产生了泡沫——实际上有一个已经开始破裂;担心已经演化成恐慌——至少从大众媒体和金融市场上看是这样的,因为6月和7月的销售数据已经让销售量和价格反弹的希望完全破灭了。

  几乎一年以前,公众的担心与这大不相同——伊拉克战争、共和党性丑闻以及随后被揭穿的道德面具——在2006年中期竞选中成为了主要问题,在共和党执政12年后国会的控制权再次回到民主党手中。即将不能满足美国需求的世界石油供应和巨额公债和私债,尤其是住房抵押贷款就要大难临头了——这些虽然危险,但不会决定人们怎样竞选。

  2007年中期,情况发生了变化。石油需求量的大量增加使得5月份人们关注的重点是石油价格。现在“翻腾混乱”的金融市场占据了世界的中心舞台。住房回赎权取消的数据、数支对冲基金所出现的问题,以及预测将来赎回权取消和住房价格下降会更大,这些都让人们感到了害怕。随着时间的流逝,恐惧蔓延开来——从次级抵押贷款到资本债务极其不透明的抵押贷款证券。到8月份,担忧蔓延到急需资金的杠杆收购(融资), 而且银行之间也不愿意借款给对方,商业票据的正常交易活动、难以估值的交易项目以前新的金融产品类型也被冻结了。这一影响扩展到了全世界。从伦敦到东京,信用市场冻结之后的信用市场呈现出了非流动性的趋向,购买者“按兵不动”——因为他们对新产品让人费解的内容了解甚少以及对隐蔽风险的警惕而表现不积极。一度受到追捧的抵押贷款证券不能被估值或者“按市价估值”,甚至也不能退而求其次按照以前的惯例或模式估值,只能按照怀疑论者所说的“虚假估值”——这真是一个令人胆颤心惊的概念。投资者已经听到一些关于对全球信用市场泡沫进行去杠杆化操作的说法—— 即他们在私下里所担心“放任不管”。所以说,经济不景气和通货紧缩可能才刚刚开始。其他金融动荡因素——缺乏稳定性的地方政府债券、货币市场基金和普通股票——进一步恶化了糟糕的8月市场,这也是自从1914年因战争动员而关闭大西洋两岸证券交易所以来最糟糕的市场 (1914年8月31日纽约证券交易所关闭,4个月内都没有重新开始所有的交易业务)。

  2007年的金融危机迅速暴露出如“分水岭”般的特征。自从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和其他中央银行货币扩张的推动下,经过二十多年的膨胀和发展,巨大的信用市场泡沫开始变大。经济周期观察者们认为,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形成,它需要数年而不是数月来“解套”和去杠杆化。最近令人担忧的货币和石油形势可能还会加强市场泡沫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即使有中央银行挥舞着“魔棒”,这一进程也不会出现多么美好的结局。除非像古谚语所说的,上帝再一次眷顾愚笨的人、酗酒者和美国。

  这本书最重要的主题就是影响深远的经济和政治“事件”及其后果对仲夏混乱经济和金融局势的揭示和阐释——当然,这种局势的发展至少部分遵循许多专家的预见。从细节上看,这种揭示和阐释主要涉及美国房价、信用市场泡沫危机,没有经历任何危机的多种金融创新所带来的动荡局面,日益显现的全球石油产量的不足,以及与之相关的美元弱势走向,还有在这所有方面的背后是狂妄自大的美国“帝国主义”的盲目乐观。乔治· W·布什政府几乎不懂得把握战略,在这些危机的早期反应很不及时。总统、财政部部长和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在所有的言论中都声称,次级抵押贷款的灾难是短暂的和安全的,而这种言论几乎在一夜之间就被揭穿了。市场恐慌的主要催化剂是受到次级抵押贷款牵连的5 000亿美元的抵押贷款证券: “武士贷款”(Ninja loans),人们这样称呼它是因为借款人可以“没有收入,没有工作,没有资产”。抵押贷款证券的殃及范围迅速蔓延,比传闻说在伊拉克从未发现那种宣称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一消息传播的还要迅速。(在2003年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预言说,金融衍生产品是极其令人担心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历史的确有重演的可能——尤其是从事情发展的大概情况和“步调”来看。不幸的是,对过去金融泡沫的模糊记忆似乎并不能让人们或国家避免重复以前我们前辈所犯过的错误。尽管有引人深思的先例,2007年美国金融服务业膨胀到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1%,这是前所未有的比例,是有风险的,这让国内和国际金融领域比以前的镀金时代(Gilded Age)和经济发展波涛汹涌的20世纪更不可控。技术、计量和杠杆作用让更多的金融项目变得更加糟糕,甚至波及全球更大范围。21世纪的金融风险正在以一种消极而不是积极的方式扩散和传播。

  更严重的问题,2007年美国蔓延的金融债务范围——高达11万亿美元的联邦、州和地方债券,加上37万亿美元的巨额私人债券——经过过去狂热的20年的发展就达到了那个规模和混乱状态。1987年,艾伦·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出任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美国公债和私债共计达到10.5万亿美元。到2006年,在他离职后,信用市场总负债额翻了两番达到43 万亿美元。当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焦急万分地要刺激“9·11事件”之后美国疲软的经济时,就推出了各种各样的抵押贷款借款形式,最大的动作是把已经很低的隔夜拆息利率(Overnight Interest Rate,隔夜拆息一般是由于银行间资金的短缺或多余产生的短期拆借行为,就是资金多余者拆借资金给短缺者,短缺者则拆入资金。拆借时所支付的利息就是拆息。这种同业拆借一般有自己的期限,隔夜拆借是最短的,比如说还有1天、7天、1个月等。同业拆借的作用使金融机构不用保持大量超额准备金的情况下,满足存款支付、清算、汇兑等。隔夜拆息利率就是在上述行为发生时所产生的利息计算率。——译者注)降低数次,2003年7月降至过度刺激的1%。从抽象意义上看,这种抵押贷款似乎是合理的;但是,在多年的政府和私人实施过程中,错误和弊端仍然在不断浮出水面。

  很显然,金融债务牵涉到了巨额资金。从80年代和90年代的“无节制贷款”以来,负债已经积聚到要以万亿美元计算,因而到2007年,国家监察分析人员观察到美国经济中公债和私债是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3倍多。在1929年股票市场崩溃以来,2007年公债和私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最高。然而,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尽管当时经济出现了短暂的股票市场泡沫,但是制造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商品生产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失去了在20世纪70年代2比1的优势。到2005年格林斯潘离任时,金融服务——新生的金融、保险和房地产——远远超过了其他经济因素,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五分之一多,而制造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却缩水到12%。在过去的20年时间里(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政府紧急救援的背景下,仅仅缓和了一点点),经济领导的指挥作用已过去了。

  在新世纪里,日益增加的负债和信用的复合——销售信用卡、发行抵押贷款和债券,发起资产抵押证券和结构化投资工具——占据前沿。自从20世纪30年代在单一激进的金融体制下整顿银行、保险、证券和房地产以来,1999年是第一次完全“解放”了如此庞大的金融集团,如花旗集团、摩根大通集团等等。20世纪90年代初期,只有200支对冲基金,到2007年中期,迅速增长到1万支,募集到了1.8万亿多美元的资金。它们就像数字冒险家,而且比17世纪的先驱者更加不受限制,它们在全球金融的“角角落落”里套利,获得的资本回报率比赌场中从吃角子老虎机和深受欢迎的赌桌上收获的利润还多。

  2007年中期,抵押贷款市场失灵,精明的玩家明白了他们是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地”。雷曼兄弟公司全球固定收益市场首席策略师杰克·马尔维(Jack Malvey)解释说:“我们可以把它作为新型信用市场的第一次教训,因为我们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类型的机构和工具。”还有人总结了关于对冲基金本身的问题——比如使用了非传统的奇异计量学、晦涩难懂的一步二叉树和二步二叉树模型,“堆积如山”的银行贷款需要借助杠杆作用小心平衡,其难度如同要摘取金融界的“奥林匹克金牌”。

  新产品通常有致命的弱点,就像所谓的项目保险飘忽不定的指数套利,因为1987年危机,金融衍生品的创新遭到很多指责,“垃圾”债券在它们的发明者被送进了监狱之后随即受到贬损。2007年,失败是多方面的:除了抵押贷款证券和不稳定的巨额抵押贷款,脆弱的对冲基金有太多的盲目跟随者,他们几乎漫无目的在做同样的事情,最终搞得乱七八糟,变动性加剧……。可以肯定,将来的国会调查委员会将会忙得不可开交。从数量上看,理论上不可能发生的事情通常会发生。对冲基金经理们的确是大玩家、一流的客户、一流的贷款借款商,有时候他们的交易会占到纽约当日交易量的一半。

  普通的美国人往往担心更多其他事情,他们对规模庞大的金融部门以及它们类似“数字赌博实验室”的功能知之甚少。坦率的说,在流行出版物中找到类似话题讨论的难度就像在杂草丛生的地上找到一颗幸运草差不多。在1987年,以及随后的90年代,金融期刊偶尔会特别解释一些有警示作用的哑铃形状图表, 这种图表左侧是20年时间里飙升起来负债,中间一段连接的是40年时间里幅度不大的波动负债(指的是从1935年到1975年),而到了现在就是右侧崛起的“珠穆朗玛峰”。然而,在8月次级贷款恐慌中,很少出现类似的表格。和20世纪20年代末作对比,会让我们很诧异。但是表1-1在2006年的更新数据说明了这一类似性。

  二步二叉树可能会让大多数的华尔街人士感到困惑,但是房价和抵押贷款是普通的美国人认为自己都了解的情况。他们一直都这样认为,直至2003年。那时抵押贷款公司和银行抵押贷款部门开始提供新颖的、特殊的抵押贷款——“只付利息”的抵押贷款、可调整利率的抵押贷款、“附加”贷款以及“负摊销”抵押贷款等等。正如我们看到的,最狡猾的家伙通常从销售人员那里赢得最多佣金,而购买者却被利用了。截至2005年和2006年,半数新贷款人——他们通常不太富裕——签署了延期偿还贷款。除了戏谑的“武士贷款”之外,一些经纪人把次级贷款申请称为“撒谎人贷款”,较科学的说法是“中子”贷款(杀伤人员却不损坏房子,借用美国五角大楼中子弹的说法)。许多购买者——从他们的角度看——已经做好准备遭受自欺欺人的厄运了。而评论人员则指出,“房价的通货膨胀”也是“美国人的国家宗教”。

  嘉信理财(Charles Schwab)是一家没有抵押贷款业务的经纪公司,该公司的投资战略家们分析了2003年6月的借贷情况:“住房循环超出了正常的范围。2006年,提供次级贷款的机构占到总的金融机构的20%,估值超过6 000亿美元。‘Alt-A类’贷款(借款人信用差,但是收入不错)占到2006年金融机构的近20%。根据穆迪评级方法(Moody’s),许多类型贷款像次级贷款一样糟糕。”《财富》杂志则从侧面指出了人们对风险的“莫多忽视”:“过去的5年时间里,风险成为了华尔街的隐形人。银行、对冲基金和贷款人认为房价会总远上涨,借款人从来不会延期付款,公司从来不会一不小心破产。”美国联邦调查局有时候会因真实犯罪而感到兴奋,它们通过引用2002年和2007年间抵押贷款诈骗案的案件数量增加了5倍,进一步强调了借款人违约和丧失抵押赎回权和以前借款人欺骗之间的密切关联。

  当然,许多业内人士已经探究了数月,甚至是数年,但又有什么结果呢。在2005年,美国房地产开发商的股票价值达到了顶峰,之后由于疲软的新房需求和房价上涨的减速让这些股票价值下降。房主新抵押贷款借款额在2005年第三季度达到顶峰,一年后就减少了45%。2005年末,建筑许可申请达到顶峰。2006年,房地产投资信托指数达到顶峰。加利福尼亚州已经像是一床降价销售的拼缝被子。2006年第四季度和2007年第一季度住房抵押赎回权丧失正在创全国记录——尽管在四月、五月、六月销售旺季的住房灾难就已经登上了新闻的头版头条。

  截至2007年9月,抵押贷款借款人Implode-O-Meter网站(Implode-O-Meter是亚特兰大一所大学的一名叫Aaron Krowne的研究人员创建的。Krowne于2007年设立了这个网站,并认为房市、甚至整个房贷业的危机可能会继续恶化。——译者注)——很真实,在互联网上很容易找到——列出了自从2006年12月份以来破产和停止办理某些贷款业务的150家抵押贷款借款机构,包括美国房屋抵押投资公司(American Home Mortgage)和美国最大的次级抵押贷款公司Ameriquest。即使在年末和第一季度,几十家贷款公司也关门停业了。五月和六月,危险的对冲基金也曝光了。到了七月末和八月,债券和信用市场也不应感到惊奇。同样的是,在90年前,当1914年8月战争爆发时,没有哪个市场会感到惊奇。但是,它们感到惊奇了。直到1914年7月27日,仅仅在8月前几天,英国公债才投入到投机活动中。如果市场不总是理性的,他们期望坏消息的愿意也同样是不理性的。

  2007年8月,当糟糕的数字成为市场“驱动者”,低迷的股票市场继续呈现下滑之势时,经历了7月至8月10%的下降后,在8月16日当日已降至谷底。第二天,在“实现”了前天下午的传闻后,联邦储备委员会紧急把折现率降低了0.5个百分点,而决策者们一周以前根本没有考虑折现率的问题。总之,全球市场在萎缩,中央银行在注入流动资金,负面的住房和抵押贷款相关的数据正在滚滚而来。7月份丧失抵押赎回权的住房数量是一年前的两倍。Moody’s Economy.com网站估计由于日益下降房价的“随势下降循环”,再加上贷款违约和信贷紧缩,2007年的总额会达到170万美元,而在2006年这一数额是126万美元。全国房地产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ealtors)慢慢接受了完全下降的必然事实——最终在夏季末不得不面对事实——因为年复一年的下降会让全国房地产协会房价指标自从1950年设立这一指标以来第一年出现下降趋势。相关的20个大城市的最新全国房价指数(S&P / Case-Shiller Home Price Index)显示,从2006年6月到2007年6月下降了3.4个百分点。令人更担心的是,耶鲁大学经济学家罗伯特·希勒 (Robert Shiller)曾因预测科技股票泡沫的命运而成名,他从可对比的项目方面描述了住房价格的下降。他在8月末的一个会议上发言说如果资金募集不能得到遏制的话,一些城市的房价可能会下降一半。如果这样,美国房主的损失会达到10万亿美元,比2000年至2002年由于高科技股纳斯达克指数(Technology-Heavy NASDAQ Index)下降而带来的股票市场损失的7万亿美元还要多。

  在8月份房价不断螺旋式下降的预言影响下,关于利率“重设”的想法也排上了日程——两年之后购房者每月支付的房贷将会大幅上涨,许多次级抵押贷款都会这样,也就是说,利率将会替代初期较低的固定利率。重置之后的利率,通常比原来更高50%至100%,这会严重打消购房者的贷款积极性。就数额巨大的可调支付利率抵押贷款 (Adjustable-Rate Mortgages,简称ARMs,指的是可调支付利率抵押贷款是指支付利率需要不断调整的一种抵押借贷方式。——译者注)来说,在2006年签署的超过5 000亿美元的这类贷款在2008年上半年就被设定了重调日期。图1-2显示了调整数额最大的月份,这些月份与2008年民主党和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进程的代表挑选高峰时期是重叠的。政府“伪善的同情心”和有着政治目的“援救企图”在大选的背景下暴露得更加“一览无余”。对于联邦储备委员会能否缓和危机局势,或者能否让这种危机从螺旋式的贷款调整、放弃、赎回权取消以及实实在在的房价下降中解脱出来,众多分析人士已经没有不同意见了。

  巨大的相关利益也驱使着紧张的政治,在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家就是城堡”的理念盛行,这些国家的民众拥有房屋的比例达到70%,通常住房危机是对中产阶级福利和生活稳定的最严重伤害。这里的解释是非常简单的。根据一些假定,宽泛意义上美国经济的“房地产部门”——包括金融业的抵押贷款、建筑、家具、木业以及相关行业——可能占据了美国传统意义上的国民生产总值的25%,而且这些行业的数百万个工作机会都很容易遭受重大打击,而一旦这些工作机会遭受打击,则会严重影响到全美国人的福祉和稳定性。

  而且最大的问题是,从2001年到2006年,数不清的美国人申请住房抵押贷款就好像使用自动取款机一样“轻松自如”,而不考虑他们自己手中抓着的是“贷款凭证”而不是实实在在可用于消费的现金。哈佛大学经济学家马丁·费尔德斯坦(Martin Feldstein)——他是原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共和党主席,在2007年预测说,“过去5年里,美国住房抵押贷款负债额已经增加了将近3万亿美元。仅2004年,就增加了近1万亿美元。”他继续说:“那年的净抵押贷款并没有用于购买近6 000亿美元的新房——这一数额几乎占个人可支配收入的7%。”简而言之,贷款超过房屋价值使得困境中的消费者继续消费。

  的确,在过去五年里,房地产业似乎在推动美国GDP和就业率增长方面所占比重达到了40%,似乎又发挥了其在20世纪30年代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刺激作用。凯文·菲尔蒂斯(Kevin Feltes),纽约杰罗姆列维预报中心副董事直接了当地指出:“(现实生活中)高涨的房价带来的财富效应、资产净值缩水以及住房库存偏高等因素仍然会推动房地产市场的继续扩张,甚至要比以往表现出更大的推动作用”。格林斯潘早些时候有关如何将房产所有权现金化的研究讨论,在1975----1978年的经济环境下,就开始得到验证;而当他将美联储的主利率下调到1%即四十年来最低水平时,这位美联储主席大概希望在2001——2003年间再次实现三到四倍的增长。然而

0
标签: 金融业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韶钢松山完成板材首单供应链金融业务

2022-04-25 15:42
26687

中国金融业的发展趋势

2010-01-29 12:25

冯申江:买方融资是中国金融业发展方向

2010-01-25 16:10

华夏银行:优化供应链金融业务结构

2009-08-16 16:01

【行业观察】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发展态势及未来如何提升?

2020-03-06 23:17

【行业观察】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发展态势及未来如何提升?

2020-03-06 23:17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