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消费双双提速 经济回升势头确认
9日亮相的10月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续演“1时代”,除此之外,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等系列指标,同比、环比均出现了不同幅度的回升。”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也告诉记者,四季度消费走势将进一步回升,并且消费增速下行趋势将得以扭转,从回暖转向上行。
9日亮相的10月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续演“1时代”,除此之外,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等系列指标,同比、环比均出现了不同幅度的回升。专家分析认为,稳增长政策措施成效逐渐显现,投资消费增长双双小幅提速,中国经济正在巩固企稳回升态势。
经济增速指标全线小幅反弹
中国经济的月度核心指标——规模以上工业同比增速,继9月份反弹0.3个百分点回升至9.2%后,10月份又反弹0.4个百分点达到9.6%。
中国经济的内需——投资和消费双双小幅提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至10月份同比增长20.7%,比1至9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月份同比增长14.5%,比9月份提高0.3个百分点。
在此之前,11月1日公布的官方PMI为50.2%,订单指数、采购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等分项指标也均出现回升。
“连续两个月的经济增速数据,以及PMI(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先行指标,都说明现在的中国经济已经筑底企稳,这一点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说。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判断,见到10月份的数据后,可以比上个月更有把握地认为,中国经济在筑底回升,虽然回升很温和。
专家们普遍认为,内需的逐步恢复,是中国经济增速小幅反弹的主要拉动力量。PMI等先行指标显示,企业新订单有所增加,企业市场预期好转,原先大规模的去库存基本结束,不少企业开始补充库存、扩大生产,这是短期内影响经济增速高低的最直接原因。
天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师仇彦英表示,PMI重回荣枯线上方,显示当前制造业已呈现扩张趋势。特别是新订单指数自5月以来首次回升至临界点以上,显示经历近半年低迷后总需求已经有所启动。
来自天弘基金的观点也认为,官方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呈现较为明显的上行迹象,显示经济复苏信号开始增强。而央行近期的逆回购动作也预示着其有意维持流动性相对充裕的状态,这对于四季度经济的阶段性企稳回升具有积极的意义。
消费:“金九银十”成色足
四季度将继续回暖
值得一提的是,在“三驾马车”的表现中,消费可以说是今年经济中的“一抹亮色”,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统计显示,2012年前三季度,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率从去年同期的47.9%提升到了55%,在7.7%的经济增长率中拉动了4.2个百分点。
而10月的消费增速上升幅度不仅超乎了市场预期,还创下了自4月份以来的新高:14.5%。业内人士甚至不吝啬于用“‘金九银十’成色足”来形容当前的消费数据。
一方面,商务部数据显示,9月30日至10月7日“双节”期间,全国重点监测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8006亿元,比2011年国庆黄金周期间增长15%左右。其中,金银珠宝、服装、数码、家电、家具建材销量较好。
另一方面,10月车市尽管仍受日系车颓势的拖累,但总体已经开始出现回暖。数据显示,10月份我国乘用车产销量分别为126.38万辆和124.93万辆,分别同比增长1.1%和11.7%。乘联会表示,内资车企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
业内人士指出,消费增速已连续3个月回升,加上年末又是传统的消费旺季,预计四季度消费增长将延续回暖态势。随着后续多元政策的助力,未来我国消费将释放更多增长潜力。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对于消费的走势较为看好,“9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与预期指数继续回升,居民短期消费意愿已经有所恢复,加上政策继续推动消费平稳较快发展,全年消费增速基本会企稳在14.5%左右。”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也告诉记者,四季度消费走势将进一步回升,并且消费增速下行趋势将得以扭转,从回暖转向上行。
宏观政策维持稳定的概率较大
专家认为,经济形势的企稳,包括货币和社会融资总量的温和反弹,降低了政府出台较大力度放松政策的必要性,年内央行进一步降准降息的可能性较小。
高华证券宏观研究员宋宇认为,10月份低于预期的通胀水平,留出了更多放松政策的空间。但预计短期内进一步推出重大放松措施的可能性很小,因为实体经济的企稳回升降低了这种政策的紧迫性。
“整体的宏观政策将维持稳健的态势,以巩固稳增长的成效。”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认为,当前企业的融资成本仍然处于高位,因此货币政策仍将通过逆回购释放适当的流动性。
连平指出,目前我国经济呈现投资企稳回升、消费保持平稳、出口有所恢复的态势,适度增长基本无忧。物价方面,在外围流动性宽松格局下,大宗商品走势对国内输入型通胀的潜在影响不能掉以轻心。为避免投资增速过快和房价反弹的风险,货币政策应保持稳健。他建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对“三农”、民生、社会事业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支出,保障经济平稳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