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超级周期尚未结束
【大宗商品超级周期尚未结束】未来几个月,中国的经济增长表现将极大影响大宗商品市场的走势。分析师和交易员表示,如果新兴市场(从印度到巴西)的经济增长在2013年初提速,那么大宗商品价格可能会再度上涨。
【大宗商品超级周期尚未结束】未来几个月,中国的经济增长表现将极大影响大宗商品市场的走势。同时高成本生产商对价格构成支撑。 2012年10月18日 06:15 AM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 哈维尔 布拉斯
当政策制定者上周末齐聚东京参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年会时,他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始于2002年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趋势是否已终于走向尾声?这是10年来他们第一次这样问。
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美国失业率高企,再加上经历10年新产能投资后新的原材料供应的到来,肯定已开始打压从原油到铁矿石的大宗商品价格。
当前IMF大宗商品价格指数比2008年年中创下的名义纪录高位下滑近15%。正如IMF在半年一度的《世界经济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中所言,经济增长放缓的“溢出效应令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并让很多大宗商品出口商经营活动承压”。
然而,大宗商品交易商、自然资源企业高管、政策制定者和分析师几乎一致警告称,所谓的“大宗商品超级周期”(在中国以及亚洲、非洲和拉美其他新兴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支持下形成)没有结束,至少现在还没有。
IMF大宗商品指数可能已从4年前的创纪录高点回落,但过去5年,该指数已上升32%,自2000年以来累计劲升220%。该指数是最为广泛且比较完整的衡量原材料成本的指数之一。
以前人们曾(错误地)宣布过这个超级周期的结束。
在2008年至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世界银行(World Bank)表示,“最好将之理解为大宗商品价格周期漫长历史中的又一轮周期”。2010年,在经济增长重拾动力后,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回升,繁荣与萧条交替理论失灵。
展望未来,更为合理的是,不把大宗商品超级周期看作与上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的荣衰交替时期相似,而是把它看成一个不那么“超级”而且不那么具有“周期性”的时期。原材料价格可能会停留在比以前更高的水平上,追随经济活动的波动而上下起落。
分析师和交易员表示,如果新兴市场(从印度到巴西)的经济增长在2013年初提速,那么大宗商品价格可能会再度上涨。
此外,与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相比,大宗商品市场可能会更容易受到供应冲击的影响。
这是因为,一方面,多数大宗商品——只有为数不多的例外,例如铝——库存处于几十年来最低水平,几乎无法提供任何缓冲。
另一方面,备用产能大多已枯竭。因此,针对产量下滑的调整几乎总是要经历高价格,从而对经济增长进而消费造成损害。
然而,未来几个月,问题的关键是中国的经济增长。
“如果你认为,中国新一届领导层将扩大财政开支且中国经济增速将加快,那么只管买进铜和石油吧,”一位大宗商品高级银行家在解释市场前景如何取决于10年一次的中国领导层换届时表示,“但如果你不这样认为,那么换作我会开始卖出。”
IMF预测,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明年的经济增速将略微温和,增幅为8.2%,高于今年7.8%的预测值,但肯定远远低于本世纪前10年典型的10%以上的增速。
然而,即便中国经济增速低于过去10年,亚洲其他国家(特别是印度)对原材料的需求将变得越来越大。
另外,通过削减扩张项目,自然资源集团正对价格下跌做出回应。较低的资本支出将在适当时候演变为较低的供应增长,从而迫使价格上涨。
过去10年,原材料(特别是石油,还包括一些金属和矿产)的生产成本一直大幅上涨。如果大宗商品价格跌至远低于目前的水平,那么高成本生产商将开始出现亏损,这将迫使它们停产从而对价格构成支撑。
例如,分析师估计,成本最高的加拿大重油生产商需要布伦特(Brent)原油价格至少在每桶85美元,才能弥补其成本。10月以来,布伦特原油价格一直在110美元至115美元左右,但今年9月,原油价格曾跌至接近85美元的水平,这引发了市场关于即将减产的传言。
高成本生产商的作用在铁矿石市场也相当显而易见。约三分之一的中国矿商需要铁矿石价格在每吨100美元以上才能保持盈利,但今年铁矿石价格曾跌至每吨90.75美元的低位,这迫使一些矿商停产。
译者/梁艳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