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保首推演出取消险 演出保险有望走出萧条期
呼吁已久的演出取消险有望很快出台。冯建华也坦承,因为缺乏对演出市场的了解,各家保险公司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该类业务采取严格的核保政策。但冯建华称,为解决这一难题,人保财险已经与首都剧院联盟等机构共同建立了“首都剧院演艺行业统保项目”领导小组专门研究演出保险事宜。
呼吁已久的演出取消险有望很快出台。近日,中国人民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与首都剧院联盟签署的《北京市文化演艺行业保险合作协议》中透露,“延迟取消保险”(即演出取消险)已进入研发后期阶段,其他新演出保险产品也在紧锣密鼓准备。有业内人士表示,演出和保险两大产业联姻步伐加快,保险品种单一局面将破冰。
保险拓展演艺市场
人保首推演出取消险
9月27日,北京文化局与人保财险北京市分公司共同举行文化产业保险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其中,人保财险与首都剧院联盟签署的《北京市文化演艺行业保险合作协议》最为引人瞩目,协议指出,为演出行业所关注的“延迟取消保险”已进入研发后期阶段,这意味着呼吁已久的演出取消险有望正式进入市场。
演出取消险是筹备演出的公司为演出因为偶然事件而取消造成的损失所买的保险,属于“偶发事件保险”,但现在国内的保险公司大多并未设置该类产品。有保险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演出取消引发的退票、赔偿广告商损失等连锁反应赔偿额度很大,这使得保险公司不愿意做赔本买卖。
随着国内演出市场日益火热,演出商对于演出取消险的需求越来越大。歌华莱恩总经理魏明向记者表示,演出取消险对演出商规避商业风险极为重要,但近年来很少听说演出取消险获赔案例。
魏明无奈表示,自己最近一次听说国内演出取消险赔偿也远在2003年,当时滚石乐队工体演唱会因“非典”取消。主办者为此次演出购买了“偶发事件保险”,最终由人保财险赔偿了250万元。
事实上,仅在今年,由于天气等因素引发的演出取消、改期事件频发。原定于9月1日的汪峰演唱会,因为顾及当夜会有暴雨来袭,被迫延期一天;原定于7月24日的谭咏麟和杜莉萨第四场香港红馆秀,因为台风宣告取消,改为7月28日举行。
魏明表示,演出取消虽不常有,一旦遭遇,人员支出、场地费用、设备损耗等花费不菲。“所以,我们希望国内保险公司尽快推出演出取消险。”
对于如此旺盛的市场需求,人保财险北京分公司营业部总经理冯建华表示了积极态度。“目前人保财险对演艺活动取消险风险发生的可用数据及风险概率还欠缺一定的具体数据,正在进一步调研,争取尽早推出。”
演出、保险缺乏沟通
有效需求成为关键
不仅是演出取消险,整个演出市场都缺乏商业保险的有效保护。中国杂技团负责保险事务的胡轲向记者表示,国内演出保险品种太少,保费太高,尤其是对杂技这种具有一定危险性的演出形式,更是缺乏相匹配的保险产品。
前一段时间,中国杂技团在北京某大型场馆有部分演员参与一项难度系数较高的杂技高空表演,为此胡轲专门咨询了数家保险公司询问保险事宜。但他沮丧地发现,为这项时间在20多天左右,演员20多名的演出投保并不容易。
在某保险公司,胡轲惊诧地发现,普通演员每人投保100元就能获得10万元保额;但杂技演员要每人投保500元才能获得相同待遇,差距之大令他震惊。
“同样是杂技,国外的保险系统就要完善得多。”胡轲感慨,此前中国杂技团受邀赴美国巡演,美国演出商全程投保,一个细节打动了他。一位杂技演员意外骨折后,美国当地的保险公司不仅及时理赔了部分医疗费用,而且在剧团即将离开美国时,赔付了这位演员一笔赔偿金,这让他们感叹不已。
“我们特别希望商业保险能开发适合杂技等演出形式的保险,合理设置保费金额,让杂技享受到保险带来的保障。”胡轲表示。
达信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助理副总裁杨威则向记者表示,其实演出保险市场并不如外界所想象的那样萧条,只不过很多人并不真正了解演出保险市场的特性。
杨威介绍,在演出领域,演出推广公司、演出团体企业投保的案例相对较多。演出责任险、财产险和人身意外险是投保最多的险种。演出责任险主要涉及第三方风险,如为确保公众人身和财产安全的综合责任险。财产险主要包括演出设备,如相对昂贵的乐器、灯光、音视频设备等;人员险则主要是为演员、主办方工作人员等投保。
“不少针对演出的保险品种在国际市场已相当普及。但必须坦承,演出业对于保险的有效需求并不大。”杨威解释,通俗讲就是“看得多,做得少”,演出与保险的结合还需要一段时间磨合。
多项险种正在研发
要重视经纪人制度
记者了解到,演出公司和保险市场没有良好对接。原因之一在于国内的大型保险公司还没有累积相应数量的承保经验,不得不谨慎选择。另一原因在于,不少演出商希望投保,但面对复杂和繁琐的投保程序,大费脑筋,感到棘手。
冯建华也坦承,因为缺乏对演出市场的了解,各家保险公司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该类业务采取严格的核保政策。
但冯建华称,为解决这一难题,人保财险已经与首都剧院联盟等机构共同建立了“首都剧院演艺行业统保项目”领导小组专门研究演出保险事宜。
“除了延迟取消保险外,我们还研发设计了演艺活动财产保险、演艺活动公众责任保险、演艺人员意外和健康保险、企业关键人员意外和健康保险、文化企业贷款保证保险、文化活动公共安全综合保险等在内的8个险种。”冯建华透露,另一项演出业内很关注的“企业关键人员无法从业保险”,也已经进入了最后研发阶段。
他建议,对于危险系数较高的表演形式的艺术家和团体有意外险投保意向者,可以将分散性的单次投保转化成集中性的长期投保,来均衡分化风险的不确定因素。同时对于大型团体高危意外险投保,人保财险也会和其他国内外保险公司通过保险分摊机制,有效控制风险。
杨威表示,如果演出商对于保险业务内容缺乏了解,可以考虑委托保险经纪公司代为办理。保险经纪公司会针对客户的具体保险需求,帮助演出商处理繁琐的投保事宜。
一个演出商为一场演唱会投保的大致流程是:保险经纪公司首先会帮助演出商针对投保项目进行详细的风险分析与规划,以简明的方式向客户解释相关条款后和客户签约;演出商向经纪公司出具一份详细的保险投保申请书,披露项目的具体情况;经纪公司会替演出商和保险公司接洽,获得保险报价,客户确认后,完成投保过程。
“以演出取消险为例,鉴于现阶段国内发展环境还不成熟,我们会帮助演出商获得国际性保险公司提供的演出取消险报价,并联合国内保险公司共同为客户提供服务。视投保项目的个体差异,大致的保险费成本为投保额度的2%-4%。”杨威表示。
冯建华最后建议,大型文化活动涉及人群和影响面广、风险巨大,必须采用专业风险管理技术,一旦发生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必须尽快进行事故处置和赔偿。
“因此,为推动保险公司进入文化领域,希望相关部委尽早出台公众责任强制保险制度,选择适当领域,推行强制公众责任保险,通过引入保险业专业风险管理技术,促进文化产业开展风险管理,有效防范各种事故的发生。”
据了解,为保证观众人身安全,今年10月起,凡是在北京举办的大型活动,主承办单位必须投保“公众责任险”,这也间接促进了演出与保险的结合。商报记者陈杰
两项政策出台促进了文化类保险产品的设计开发
2010年4月
中国人民银行会同中宣部、财政部、新闻出版总署、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等九部委联合制定了《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培育保险市场等具体举措。
2011年4月
保监会联合文化部发布《关于保险业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确定了首批支持文化产业保险试点11个险种,由中国人保财险等三家保险企业试点经营,期限为两年。
8个已开发文化新险种
演艺活动财产保险
演艺活动公众责任保险
演艺人员意外和健康保险
展览会综合责任保险
艺术品综合保险
动漫游戏企业关键人员无法从业保险
文化企业信用保证保险
文化活动公共安全综合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