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基金“失宠”第三方理财
尽管各PE机构仍然孜孜不倦地发行PE产品,抵挡不住寒冬的气候,这对于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以及客户都是一种信心上的打击。“PE基金的投资期比信托、银行的理财计划长,以至于在不景气的市场背景下,一些客户把注意力转向信托产品,或者其他期限更短的产品中。
尽管各PE机构仍然孜孜不倦地发行PE产品,抵挡不住寒冬的气候,这对于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以及客户都是一种信心上的打击。
自2012年以来宏观数据的不容乐观,以及资本市场发展下行的趋势,让PE基金无论是在成立规模抑或募资情况方面都表现堪忧,也让不少第三方理财公司有所却步。就连此前比较热衷于PE基金的诺亚财富,其工作重点也由2008年-2009年时的PE基金产品,更多的转向PE FOF和TOP 50地产母基金的推广。其方向的调转,可以窥见当前PE基金产品已经不再被第三方理财公司所青睐。
PE基金发行锐减
记者了解到,今年PE基金成立数目上明显趋缓降至7只以下,金额上起伏很大,相对去年呈现收缩势头。
而同样的,通过第三方理财公司完成PE基金募资的进展也不尽如人意。如8月共有6只基金完成募资,比7月增加1只,但较之2011年同期完成的58只PE基金,还是呈现明显颓势。与此同时,8月累计募资规模完成额达到14.82亿美元,环比上升8%,同比同样大降35%。
当然,这不仅仅是近几个月的事。自2012年以来,PE基金月度新设数量一直徘徊在6只左右,在数量上难有突破,始终保持低位稳定的状态,只有其额度在7月和8月出现了一定程度回升。如纪源资本四期基金规模达到6.25亿美元,“可以称得上是近期规模最大的一只基金”。
这些PE基金成立后所投项目涉及的行业,如今更多偏向于互联网、连锁行业。有报告显示,互联网行业相关投资在8月份依旧最热,共披露7起案例,占月度VC/PE投资总数四分之一,“目前在第三方理财的行业里,这些产品所占的份额不大。”一位业内人士称,目前PE基金仍然只是作为客户资源配置中占比很少的一部分产品。
PE基金不能让客户有信心
尽管各PE机构仍然孜孜不倦地发行PE产品,但仍然抵挡不住寒冬的气候,已有专家预测PE基金募资的低迷状态还将延续下去。这对于第三方理财公司以及客户都是一种信心上的打击。
“PE基金的投资期比信托、银行的理财计划长,以至于在不景气的市场背景下,一些客户把注意力转向信托产品,或者其他期限更短的产品中。”该人士介绍,对于第三方理财公司而言,“80%甚至90%的PE基金出来募一次资就很难有第二次了。”
现在很多客户对收益比较苛严,他们在选择PE产品时,更看重的不是选对产品,而是选品牌和团队。也因此,那些品牌企业的PE基金更容易受到青睐,但由于期限较长,不少客户基本还是垂青于信托产品。
不仅如此,PE行业自身也备受考验。据诺亚财富助理研究员胡楠栋介绍,目前VC/PE行业处于发改委主导的“备案+行业自律”的监管模式,但同时商务部、证监会、银监会以及保监会等单位对VC/PE的募集和投资的内容进行监督,“监管权归属上的多头管理,易造成分工混乱,效率低下局面,不利于行业发展”。
而更为严重的,是监管机构对于PE“宁可错杀一千,不肯放过一个”的态度,限制了PE行业的发展。如去年天津市政府有关部门被各类非法集资案件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所困扰,开始加强PE监管,导致大批PE机构年检遇阻,无法获得经营场所的合规证明,使得多家所投企业的上市进度受到影响,就是很典型的一个例子。
“这体现了目前一些监管当局管理思路的混乱,制度尚未健全,PE在此压力之下,不仅是影响进度,也可能导致腐败。”前段时间国信证券李绍武被罚没1600万,判处终身禁入的案例,也充分暴露了公司的内在制度以及监管力度不足的缺陷。
在这样的情况下,目前大部分第三方理财公司在选择PE产品时十分谨慎。第三方理财公司对PE基金产品的研究能力薄弱,其产生的风险相对不可控。这也成为客户对PE产品顾虑重重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