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C:赤道原则即将进入中国

2008-12-01 22:361393

   “赤道原则”由国际金融公司(IFC)发起。国际金融公司结合世界银行的政策和指南,制定了通行的国际项目融资环保标准《环境、健康与安

   “赤道原则”由国际金融公司(IFC)发起。国际金融公司结合世界银行的政策和指南,制定了通行的国际项目融资环保标准《环境、健康与安全指南》,用以确定、评估和管理项目融资所涉及的环境与社会风险。

   截至目前,“赤道原则”制定了对制造业、化工、能源、基础设施等63个行业的环境问题、解决方案及标准的、较为完善的规范,用于指导商业银行、投资者了解各行业的环保要求。截至2008年9月,赤道银行成员行达到了61家。

   日本的瑞穗实业银行是赤道原则的第一家亚洲成员行,其参与的有关项目融资迄今已突破7.72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三;在开拓可再生能源融资方面,瑞穗金融集团去年的金额达到9.61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在这次“中日节能环保政策研讨会”上,瑞穗实业银行向与会者详细介绍了“赤道原则”。

  “绿色金融”风生水起

   “现在,任何一个行业都不能回避‘绿色’的要求,金融业同样如此。”美林(亚太)有限公司衍生品市场亚太区债务部副总裁蒋红波女士说。

   在全球越来越重视气候变化的情况下,气候变化和节能环保对银行与金融投资业可能产生这样的影响:“投资的自然风险不断上升;严格温室气体减排监管带来间接影响;在投资和贷款决策中要考虑更多环境因素;能源和电力行业相关客户的风险上升;气候金融产品的开发带来新的商业机遇;减少能耗成为新的竞争焦点;可再生能源投资带来新的商业机遇;消费者的关注使金融机构面临更高的信誉风险”。(来源:CDP)

   这样的情况提醒业界人士,“绿色金融”时代已经到来。

   “在绿色金融领域,投资者对新能源和清洁发展机制(CDM)趋之若鹜。”CDP总裁保罗·狄金森先生说,气候变化、能源短缺等问题不断推高能源价格,凸显新能源价值。CDM作为《京都议定书》框架下惟一包括发展中国家的弹性机制,已经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经济手段之一。

   从国内股票市场来看,除了节能减排所催生的概念股受到追捧以外,气候变化并未受到足够关注。但事实上,通过价值链、产业链的传递,气候变化已经给上市公司埋下隐形风险:绿色信贷会影响上市公司间接融资的能力,节能减排的监管压力甚至可能推动新一轮产业并购浪潮。

  “赤道原则”树立标杆

   在绿色金融的新潮下,“赤道原则”进入中国。

   1月24日,原国家环保总局和国际金融公司在京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制定一批针对中国污染减排重点行业的绿色信贷指南。同时,双方将共同建立环保监管机构与金融机构的信息交流机制,为深化绿色信贷提供技术支持。

   2007年7月,原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央行、银监会,发布了《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对不符合产业政策、环境违法的企业和项目进行信贷控制,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盲目扩张,并通报了第一批环境违法企业名单。11月,银监会吸取“赤道原则”的部分理念,印发了《节能减排授信工作指导意见》,指导和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防范高耗能、高污染风险,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当月,即有12家重污染企业被列入“黑名单”,被各家银行追缴、停止或拒绝贷款。

   从当前的实践来看,“绿色信贷”大幅提高了污染企业的违法成本。但相比而言,“赤道原则”对不环保企业的要求更高。

   据瑞穗实业银行全球结构融资营业部可持续发展室室长小田原治先生介绍,赤道原则主要是限制借方的原则。这样的限制主要表现在“绩效标准”里。这一标准要求借款项目符合多项严格标准:劳动者与工作条件、污染防治与控制、社区卫生与安全、土地占用与非自愿迁移、物种多样性的保护与可持续自然资源的管理等。借款方还要提供原住民、文化遗产等更大范围的保护。

   在瑞穗实业银行提供联合信贷的俄罗斯萨哈林天然气二期项目中,经过磋商,项目建设方最终实现了严格的赤道原则标准:改变了海底输油气管道,以避开西灰鲸猎食区域;管道建设施工空中横跨(而非水下穿越)了多条河流,以保护三文鱼的产卵环境;保护劳工在严寒冬季的施工条件,等等。

   中国工商银行是国内最早推出绿色信贷的商业银行。据中国工商银行总行战略投资部于东智处长介绍,工商行的绿色信贷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环保评价的一票否决制、贷后环保专项检查、客户环保信息标识制。

   今年初,中信银行与日本瑞穗实业银行及其在华子公司签订了一项业务合作备忘录。今后双方将在绿色经济及清洁发展机制、中日双边贸易融资等若干领域展开合作。据瑞穗实业银行小田原治先生介绍,该行有意参与中国的排放权交易,尤其是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

  “绿色信贷”快步前行

   节能减排,是中国缓解能源约束、减轻环境压力、保障经济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十一五”以来,国家将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党的十七大又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

   国家环保部等多部委一直在致力于推动“绿色信贷”,并进一步将绿色概念推广到了“绿色财税、绿色保险、绿色证券”等领域。

   银行业在中国融资格局中居于核心地位。项目建设、生产发展、物资流转都离不开银行业资金的支持。

   2007年以来,绿色信贷进入发展快车道,已经在一些方面取得了突破。银行业积极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通过信贷环节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信贷投放,积极支持循环经济、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

   绿色信贷有助于防范信贷风险。钢铁、有色、建材、电力、石油加工、化工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过快增长已成为当前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对银行业信贷资产构成潜在风险。银监会将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合规建设和风险管理,有预见性地化解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信贷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

   目前,“最为紧迫的是绿色信贷专业人员的培养。”工商行于东智先生说,目前,只能根据授信审批人员的专业能力与经验等,适当集中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和项目授信的审批权限,然后才是培养自己的、了解高耗能、高污染风险的高级管理人员。同时,需加强银行董事会审核和批准相关方案、政策、程序和规范的组织能力。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