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银行对小微企业授信审批开通“绿色通道”
这家在中国金融发展历史上有着特殊意义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长期以来都以最新锐的经营模式配合着国家对经济发展的要求。自中信银行2006年首次向市场推出“中信小企业成长伴侣”品牌以来,已经为10万多家小企业提供了一系列的金融服务,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
“善小而大成”是中信银行在服务小微企业过程中最切身的体会。
这家在中国金融发展历史上有着特殊意义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长期以来都以最新锐的经营模式配合着国家对经济发展的要求。
近年来,在银行业扶持小微企业的浪潮中,中信银行又一次探索出了属于自己的成功道路。
创新产品满足企业需求
中信银行创新特色产品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助力其健康发展
小微企业的成长支持着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关系到商业银行发展的未来。近年来,由于政策倾斜给银行带来了实在的动力,再加上银行业自身业务结构调整的客观需求,各商业银行纷纷把目光瞄准小微企业。
作为股份制银行中的锐意创新者,中信银行积极贯彻中央经济金融政策要求,明确把小企业金融业务作为战略转型的重要“引擎”,提出“以客户为中心”、“做小企业的主导合作银行”的服务理念和经营思路,致力于服务小微企业成长的全过程。
“做小企业,我们不仅仅支持小企业维持现有规模的正常生产经营,对成长性良好、发展战略清晰的小企业,我们更是真心实意培育,和他们共同成长。”中信银行相关负责人对《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说。
积小善而臻大成。扶持小企业,除了既有的政策和热情,还得有适合的金融产品。为此,中信银行在小微企业融资模式上创新求进,对小微企业进行了市场细分,重点围绕“一链两圈三集群”的小微企业客户,利用种子基金、订单合同、应收账款、专利权等方式为其融资,推出了种子贷、订单贷、账款贷、小额信用贷款等一系列创新产品,有效解决了企业融资难问题。
此外,中信银行为满足小微企业“短、频、快”的融资需求特点,专门推出了针对小微企业的审批流程。与一般对公业务流程相比,该流程具有三个显著变化:一是流程环节简化,对小微企业授信审批开通了“绿色通道”,小微企业授信业务变为“双人审批制”;二是嵌入式审批,通过向小企业业务部门派驻专职信审官和信审员的方式,实现“一站式”审批,提高审批效率;三是对小微企业授信业务提出时限要求,实现审批效率高、放款速度快。
业务凸显品牌特色
中信小微企业成长伴侣伴随企业天天成长,为企业发展带来帮助
中信银行“小企业成长伴侣”品牌,就是运用“财富阶梯”,按照四步走培育小企业。四步即是:搭建平台、融资扶持;客观调查、规范指导;伴您成长、辅导上市;顺利过渡,大型(集团)客户支持。
“比如在第三步上,我行伴随着企业一天天成长,企业既有的规模和资金已不能满足业务发展的需求,亟需找到一个更好平台来施展自己的才华。这时,中信银行便会组织中信金融控股旗下的各大机构以及紧密合作的相关平台与这样的小企业深入合作,共同分析市场前景,共同挖掘价值蓝海。针对条件成熟的小企业,就会进行上市前的各项辅导,并帮助其成功上市。”中信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自中信银行2006年首次向市场推出“中信小企业成长伴侣”品牌以来,已经为10万多家小企业提供了一系列的金融服务,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该品牌秉承“与客户共成长”的服务价值观,根据小企业各个成长阶段的特点,为小企业提供量身定制的金融服务解决方案。
根据市场环境和小企业金融需求的变化,中信银行不断创新和完善小企业金融产品体系,形成了“基础融资产品”、“集群服务方案”和“特色增值服务”三大类24种产品,并搭建了政府部门、地方商会、信用增级、股权投资、供应链等五大业务合作平台,专注于帮助小企业客户获取源源不断的成长动力。
据了解,“基础融资产品”是根据小企业需求而设计的十种特色融资产品,着力解决小企业缺少担保和抵质押物的难题,依托小企业所在的供应链,进行融资结构化设计,从而提升小企业的融资能力。“集群服务方案”包括8种典型行业和企业集群的金融服务方案,是借助于各种企业集群和信用增级平台,为小企业提供一揽子的金融服务。“特色增值服务”是面向高速成长或成熟期小企业客户提供的六种增值服务,帮助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并进行有效的资产管理和投资增值。
三大类产品在解决小企业发展过程中融资难问题,体现了全程性、专业性、创新性、综合性和高效性。
中信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小微企业标准化产品是该行根据小微企业经营行为特点和融资需求而设计的特色金融产品,具有抵押率高、审批效率高、融资额度高三大特点。比如:小额标准抵押贷款,小微企业以自有住宅、商铺、商用房、写字楼和厂房作为抵押进行的小额融资,抵押率最高可达到100%。
据悉,在国家宏观调控和监管约束持续加强的背景下,中信银行小企业金融深入贯彻“转型、提升、发展”的经营指导思想,推动业务实现跨越式发展,2011年全行小企业贷款突破1000亿元,同时小企业金融服务能力、经营效益、业务占比及市场影响力显著提升。
作者:孙金霞来源中国经济网——《农村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