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岸人民币货币期货诞生:人民币国际化迈出新的一步
9月17日,香港交易所正式推出了人民币货币期货。众所周知,人民币能否实现国际化,既取决于人民币能否在贸易结算中被广泛使用,也取决于人民币能否在资本市场进行各种金融交易,实现套期保值或投资盈利。
9月17日,香港交易所正式推出了人民币货币期货。首日,所有月份的合约均得到投资者参与,7个品种的所有合约共成交415张。这是全球首只美元对人民币可交收货币期货合约,也是人民币国际化迈出的新的一步。
众所周知,人民币要实现国际化,离不开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建设,更离不开人民币投资产品的不断丰富。人民币货币期货在香港的推出,正是当前境外机构、居民和制造业企业日益增长的人民币风险管理需求下的产物。
这种迫切需求的背后,对应着这样一组数据:截至今年6月底,香港人民币存款为5577亿元,连同月内发行的存款证余额1261亿元,总和是6838亿元,目前香港地区离岸人民币存款已占该地区银行存款总额的9.5%;以人民币结算的贸易额占中国贸易总额的比例,已从2010年的2%升至2011年的9%,今年6月期间,香港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达2414亿元,为业务开展3年以来单月新高;6月香港的人民币债券发行规模达431.99亿元人民币,环比大幅上升156%,人民币债券占香港CMU整体债券发行规模的比重攀升至74%。这组数据告诉人们,随着内地与香港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越来越多的境外机构、居民和制造业企业,开始将人民币作为借贷、投资、结算的对象。
为什么人民币在香港市场会受到境外机构、居民和企业的宠爱?
一方面,在离岸人民币市场中,较之伦敦和新加坡等海外离岸人民币市场,香港作为国内境外市场,其与内地更为紧密的经济联系,以及香港所拥有的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的基础设施、市场规则和法制环境,以及在人才储备、资金规模、会计与法律服务、“一国两制”特殊安排下中央政府提供的政策支持等方面的优势,而成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最现实的路径。也就是说,中央政府已将香港视作为全球各地开展人民币业务的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全面和一站式服务的人民币金融平台。为巩固并提高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地位和影响力,促进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的快速发展,近年来,中央政府不仅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国债,还安排境内银行和企业赴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不断扩大人民币在境外的使用,支持第三方利用香港办理人民币贸易投资结算,进一步提高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的额度,扩大试点机构范围,丰富投资产品品种,放宽投资比例限制等。这些举措,在巩固和提升香港作为面向全球的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同时,也提高了人民币对机构和居民的吸引力。
另一方面,为打通人民币回流通道,中央政府还批准深圳前海作为金融改革试验区,积极探索、先行先试,扩大跨境人民币业务试点,创新粤港澳人民币业务,使香港的人民币能通过跨境人民币贷款等路径,实现与在岸市场的循环流通,进而增加了香港对人民币资金流入的吸引力,以及机构和居民对人民币的喜爱,也使得人民币货币期货的发展具有坚实的市场基础。
众所周知,人民币能否实现国际化,既取决于人民币能否在贸易结算中被广泛使用,也取决于人民币能否在资本市场进行各种金融交易,实现套期保值或投资盈利。只有当人民币在贸易和投资交易中被广泛使用,进而获得国际社会认可,人民币才能最终成为储备货币。而使用标准合约、在电子平台交易的人民币货币期货这一金融衍生品的推出,说明在中央政府批准扩大人民币兑美元的日波动幅度区间后,随着汇率波动性有所增加,随着越来越多的机构对人民币兴趣的不断攀升,香港对人民币套期保值、对冲汇兑风险的市场需求正在不断增长。如果说跨境贸易结算是人民币走出去的开始,那么推出人民币货币期货,就是在创造条件让境外机构、居民和企业使用人民币进行投资交易。
在人民币存款、人民币债券和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之后,香港交易所进一步推出以人民币交易为核心的衍生产品,表明人民币国际化已经逐渐走向深入,也表明香港在抢夺人民币离岸定价权的同时,作为最大的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巩固。日前发布的《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要“支持香港发展成为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和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随着香港人民币衍生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在货币期货之外,未来进一步推出人民币期权、远期等衍生产品,以进一步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既不会令人惊讶,也将是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