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企业叫苦:成本高 货源少 融资难
综合报道 |2012-09-19 14:511367
“货源减量、成本高企、融资困难,三大原因让广州物流企业今年普遍叫苦,公路省际干线运输最受影响,货源减量将近四成。广州市物流与供应链协会副秘书长王伟坦承,物流企业融资难,有其行业的特殊性。
“货源减量、成本高企、融资困难,三大原因让广州物流企业今年普遍叫苦,公路省际干线运输最受影响,货源减量将近四成。”广州市物流与供应链协会副秘书长王伟说。
据调查显示,今年1—6月,广州铁路货运量、水路货运量分别是2950万吨、5623.71万吨,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5.65%、1.94%,其中6月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10.34%、7.97%,好在公路货运及航空货运均实现两位数的增长率,货运总量较去年上半年增幅为8.99%。但不容忽视的是,物流成本仍居高不下,供应链割裂、运行效率不高等问题凸显。
业界人士认为,振兴广州现代物流业,亟待出台扶持物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制定并实施切实可行的物流业发展规划。此外,13个部门管着物流业,“有利益争着管、有问题踢皮球”现象时有发生,建立高效统一的领导统筹协调机制迫在眉睫。
成本高企货源减量
8月7日,记者来到沙太北路捷锋大厦。这里曾是广州北部最兴旺的公路货运信息集散中心,随着大批货运场站向白云太和转移,如今这里仅有一些中小型物流企业在坚持。
“4楼往上到10楼,去年最多有50多家物流公司,现在还剩多少?还不到10家,除了一部分的确是搬迁办公外,超过半数以上的公司关门不干了。”张正(化名)在此经营一家第三方物流公司,由于主要客户分布在日用化工领域,受经济下行影响不算太大,公司尚无“关门”隐忧。
张正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铁路方面,我们主要走广州昆明线,一个货柜60吨,以前的价格是1.3万元,现在涨到了1.7万元;公路方面,3年前成本还在220元/吨徘徊,现在涨到了480元/吨;水路方面,主要走上海北京线,成本也有上扬,原来7000多元一个柜,现在涨到了9000多元。”张正坦言,他自2003年入行以来,感觉今年是最困难的一年。
来自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的调研报告显示,今年1—6月,重点物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5.7%,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16.2%,增幅高于主营业务收入0.5个百分点。1—6月份物流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91.5%,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1—6月份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4.8%,比1—5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
“主营业务收入虽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但主营业务成本增速快于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水平继续下滑,物流企业在高成本、低服务价格压力下,经营困难依然较为突出。”上述报告分析。
一方面是高成本,一方面则是业务缩减。广州物流与供应链协会副秘书长王伟透露,据他们调查,物流企业普遍出现业务量缩减情形,其中公路省际干线运输最受影响,货源减量将近四成。
“有些业务是我们主动断的,有的客户货款原是两个月一结,但慢慢变三四个月一结,出于风险考虑,我们不敢再深入合作。”张正说。
物流成本占GDP比重居高不下
早在2003年,广州市政府颁布《广州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纲要》(下称《纲要》),提出到2010年,加快完成“3+5”物流园区控制性规划,为物流业发展和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行政管理提供依据。加快黄埔、南沙、广州空港三大国际性枢纽型物流园区和白云、芳村、增城、花都、番禺五大区域性综合型物流园区的道路、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引导现代物流企业入园区经营,促进物流产业聚集发展。
与此相配套,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州市经济贸易委员会、广州市交通委员会等14个部门联合颁布《关于加快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穗发改贸[2007]7号),从规划用地、物流财税、物流信息化、物流通关等多个方面出台扶持政策,提出构建中国南方国际现代物流中心。
蓝图虽好,但从战略层面落实到执行层面,尚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记者从广东省物流行业协会、广州市物流与供应链协会了解到,从实施层面来看,除了南沙、广州空港实现战略预期,其他项目皆存在推进困难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物流业跨领域、跨部门,我们算过,有13个部门可以管物流,涉及的利益主体太多了,难以协调。”广州市物流与供应链协会一位人士说。
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物流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论者认为,物流业越发展,效率越高,物流成本越低,物流总成本在GDP的比重就越低。
《纲要》曾提出,至2010年,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由目前的17%—20%下降到13%左右。广州物流界多位人士承认,以广州物流业发展现状而言,难以达到13%这个比率。
经记者多方了解,广州今年并未公开发布这一比率。华南理工大学物流与电子商务学科首席教授桂寿平透露,广州曾有一个内部测算数据,目前大约在15%左右。
现状
配套政策体系亟待建立
前不久,广州市物流与供应链协会专门成立了融资委员会,旨在破解物流企业融资难问题。
广州市物流与供应链协会副秘书长王伟坦承,物流企业融资难,有其行业的特殊性。“主要的固定资产就是车,但折旧太厉害,银行都不愿贷款。”王伟说。
物流企业融资难,正是广州物流业配套政策缺乏的一个缩影。以深圳为例,其物流业发展政策扶持体系涵盖物流企业、物流项目、港航发展、航空发展和拖车运输五个方面,每个领域都有专门政策相对应。仅以物流企业扶持政策而言,扶持对象包括综合型物流企业和技术服务型物流企业,《深圳市现代物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是政策主体。对于符合一定条件的重点物流企业,政府会对其主营业务经营给予高额的贷款贴息鼓励;针对管理创新型物流企业、大型物流企业总部和重点物流企业,深圳市政府会一次性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
据了解,广州市物流与供应链协会首次评定了20家重点物流企业和15家重点物流项目。“针对重点物流企业,市层面尚无优惠政策体现,但针对一些技改项目,有可能给予一定补贴。”王伟说。
桂寿平告诉记者,广州市交通委员会目前正在牵头制定新的物流业发展规划,或将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
分析
物流园区规划期待落地
白云、芳村、增城、花都、番禺五大区域性综合型物流园区曾列入《纲要》开发重点,但时至今日,进展不大。
“大部分物流园区还处在一个概念或规划上,进展非常缓慢,部分园区还没有落实用地,真正进入实质性建设的园区几乎没有,导致目前还没有可以投入运营的物流园区。而相当多的物流企业由于无法进入园区,基于自身发展需要,只能零散征地,造成物流产业布局凌乱,缺乏统一规划。”广东商学院学者肖怡论及。
《关于加快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曾提出,依照“3+5”物流园区总体规划要求,加快制定广州重点物流园区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但近年来,鲜见物流园区用地控规出台。
广东省物流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廖建文坦承,物流园区集聚功能基本未实现,货运站场自发形成、分散各地,以白云区为例,大大小小的站场几十个,主要分布在石井片区和太和片区。
“主要的模式是私人、企业从村集体租地,签一个长合约,从最简单的停车场做起,多少有一些收益,但很难有良好管理和服务。”廖建文说。
廖建文认为,广州市迟迟不出台具体的物流园区规划,也让一些投资人心里没底。“从城市功能升级考虑,说不定哪天政府部门要你搬,你就得搬,但你5年、10年的投资还没收回来咋办?”廖建文表示,沙太路货运站场的搬迁教训值得吸取,不能搬到太和后,还处于零散状态,而是需要提前谋划、布局。
管理体制创新迫在眉睫
业界人士认为,物流活动是一个跨行业、跨地区、多部门、各种运作形式交集的活动,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不仅涉及铁路、航空、水运、公路、仓库、场站等硬件设施的建设,同时也涉及商流、信息流、资金流、人才流及其相应管理体制和水平等各项软环境建设,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肖怡认为,严重的条块分割状况至今还影响着完善而有效的协调机制的形成,特别是现代物流业的基础设施,包括公路、铁路、空运、仓库、港口等分属不同行业、不同部门管理,导致各自为政、各行其是,严重阻碍了物流资源的合理流动。
而据记者了解,广州最近正在做的物流业发展规划,仍然由两个部门主导,交通部门主要负责货运场站,经贸部门主要负责批发市场。
面对此种情形,物流业管理体制创新势在必行。仍以深圳为例,深圳市先后成立“深圳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深圳市港口发展委员会”、“深圳市空港管理委员会”和“深圳市物流电子大通关建设领导小组”。而在大交通体制下,深圳市交委既能够使海、陆、空、铁、水等多种运输方式得到有效衔接,充分发挥综合交通在物流供应链体系中的重要载体作用,又能直接出面协调市、区和街道各部门,解决物流业发展的空间规划、土地出让、资金扶持、基础设施建设等各种问题。
据调查显示,今年1—6月,广州铁路货运量、水路货运量分别是2950万吨、5623.71万吨,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5.65%、1.94%,其中6月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10.34%、7.97%,好在公路货运及航空货运均实现两位数的增长率,货运总量较去年上半年增幅为8.99%。但不容忽视的是,物流成本仍居高不下,供应链割裂、运行效率不高等问题凸显。
业界人士认为,振兴广州现代物流业,亟待出台扶持物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制定并实施切实可行的物流业发展规划。此外,13个部门管着物流业,“有利益争着管、有问题踢皮球”现象时有发生,建立高效统一的领导统筹协调机制迫在眉睫。
成本高企货源减量
8月7日,记者来到沙太北路捷锋大厦。这里曾是广州北部最兴旺的公路货运信息集散中心,随着大批货运场站向白云太和转移,如今这里仅有一些中小型物流企业在坚持。
“4楼往上到10楼,去年最多有50多家物流公司,现在还剩多少?还不到10家,除了一部分的确是搬迁办公外,超过半数以上的公司关门不干了。”张正(化名)在此经营一家第三方物流公司,由于主要客户分布在日用化工领域,受经济下行影响不算太大,公司尚无“关门”隐忧。
张正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铁路方面,我们主要走广州昆明线,一个货柜60吨,以前的价格是1.3万元,现在涨到了1.7万元;公路方面,3年前成本还在220元/吨徘徊,现在涨到了480元/吨;水路方面,主要走上海北京线,成本也有上扬,原来7000多元一个柜,现在涨到了9000多元。”张正坦言,他自2003年入行以来,感觉今年是最困难的一年。
来自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的调研报告显示,今年1—6月,重点物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5.7%,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16.2%,增幅高于主营业务收入0.5个百分点。1—6月份物流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91.5%,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1—6月份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4.8%,比1—5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
“主营业务收入虽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但主营业务成本增速快于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水平继续下滑,物流企业在高成本、低服务价格压力下,经营困难依然较为突出。”上述报告分析。
一方面是高成本,一方面则是业务缩减。广州物流与供应链协会副秘书长王伟透露,据他们调查,物流企业普遍出现业务量缩减情形,其中公路省际干线运输最受影响,货源减量将近四成。
“有些业务是我们主动断的,有的客户货款原是两个月一结,但慢慢变三四个月一结,出于风险考虑,我们不敢再深入合作。”张正说。
物流成本占GDP比重居高不下
早在2003年,广州市政府颁布《广州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纲要》(下称《纲要》),提出到2010年,加快完成“3+5”物流园区控制性规划,为物流业发展和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行政管理提供依据。加快黄埔、南沙、广州空港三大国际性枢纽型物流园区和白云、芳村、增城、花都、番禺五大区域性综合型物流园区的道路、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引导现代物流企业入园区经营,促进物流产业聚集发展。
与此相配套,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州市经济贸易委员会、广州市交通委员会等14个部门联合颁布《关于加快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穗发改贸[2007]7号),从规划用地、物流财税、物流信息化、物流通关等多个方面出台扶持政策,提出构建中国南方国际现代物流中心。
蓝图虽好,但从战略层面落实到执行层面,尚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记者从广东省物流行业协会、广州市物流与供应链协会了解到,从实施层面来看,除了南沙、广州空港实现战略预期,其他项目皆存在推进困难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物流业跨领域、跨部门,我们算过,有13个部门可以管物流,涉及的利益主体太多了,难以协调。”广州市物流与供应链协会一位人士说。
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物流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论者认为,物流业越发展,效率越高,物流成本越低,物流总成本在GDP的比重就越低。
《纲要》曾提出,至2010年,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由目前的17%—20%下降到13%左右。广州物流界多位人士承认,以广州物流业发展现状而言,难以达到13%这个比率。
经记者多方了解,广州今年并未公开发布这一比率。华南理工大学物流与电子商务学科首席教授桂寿平透露,广州曾有一个内部测算数据,目前大约在15%左右。
现状
配套政策体系亟待建立
前不久,广州市物流与供应链协会专门成立了融资委员会,旨在破解物流企业融资难问题。
广州市物流与供应链协会副秘书长王伟坦承,物流企业融资难,有其行业的特殊性。“主要的固定资产就是车,但折旧太厉害,银行都不愿贷款。”王伟说。
物流企业融资难,正是广州物流业配套政策缺乏的一个缩影。以深圳为例,其物流业发展政策扶持体系涵盖物流企业、物流项目、港航发展、航空发展和拖车运输五个方面,每个领域都有专门政策相对应。仅以物流企业扶持政策而言,扶持对象包括综合型物流企业和技术服务型物流企业,《深圳市现代物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是政策主体。对于符合一定条件的重点物流企业,政府会对其主营业务经营给予高额的贷款贴息鼓励;针对管理创新型物流企业、大型物流企业总部和重点物流企业,深圳市政府会一次性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
据了解,广州市物流与供应链协会首次评定了20家重点物流企业和15家重点物流项目。“针对重点物流企业,市层面尚无优惠政策体现,但针对一些技改项目,有可能给予一定补贴。”王伟说。
桂寿平告诉记者,广州市交通委员会目前正在牵头制定新的物流业发展规划,或将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
分析
物流园区规划期待落地
白云、芳村、增城、花都、番禺五大区域性综合型物流园区曾列入《纲要》开发重点,但时至今日,进展不大。
“大部分物流园区还处在一个概念或规划上,进展非常缓慢,部分园区还没有落实用地,真正进入实质性建设的园区几乎没有,导致目前还没有可以投入运营的物流园区。而相当多的物流企业由于无法进入园区,基于自身发展需要,只能零散征地,造成物流产业布局凌乱,缺乏统一规划。”广东商学院学者肖怡论及。
《关于加快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曾提出,依照“3+5”物流园区总体规划要求,加快制定广州重点物流园区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但近年来,鲜见物流园区用地控规出台。
广东省物流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廖建文坦承,物流园区集聚功能基本未实现,货运站场自发形成、分散各地,以白云区为例,大大小小的站场几十个,主要分布在石井片区和太和片区。
“主要的模式是私人、企业从村集体租地,签一个长合约,从最简单的停车场做起,多少有一些收益,但很难有良好管理和服务。”廖建文说。
廖建文认为,广州市迟迟不出台具体的物流园区规划,也让一些投资人心里没底。“从城市功能升级考虑,说不定哪天政府部门要你搬,你就得搬,但你5年、10年的投资还没收回来咋办?”廖建文表示,沙太路货运站场的搬迁教训值得吸取,不能搬到太和后,还处于零散状态,而是需要提前谋划、布局。
管理体制创新迫在眉睫
业界人士认为,物流活动是一个跨行业、跨地区、多部门、各种运作形式交集的活动,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不仅涉及铁路、航空、水运、公路、仓库、场站等硬件设施的建设,同时也涉及商流、信息流、资金流、人才流及其相应管理体制和水平等各项软环境建设,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肖怡认为,严重的条块分割状况至今还影响着完善而有效的协调机制的形成,特别是现代物流业的基础设施,包括公路、铁路、空运、仓库、港口等分属不同行业、不同部门管理,导致各自为政、各行其是,严重阻碍了物流资源的合理流动。
而据记者了解,广州最近正在做的物流业发展规划,仍然由两个部门主导,交通部门主要负责货运场站,经贸部门主要负责批发市场。
面对此种情形,物流业管理体制创新势在必行。仍以深圳为例,深圳市先后成立“深圳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深圳市港口发展委员会”、“深圳市空港管理委员会”和“深圳市物流电子大通关建设领导小组”。而在大交通体制下,深圳市交委既能够使海、陆、空、铁、水等多种运输方式得到有效衔接,充分发挥综合交通在物流供应链体系中的重要载体作用,又能直接出面协调市、区和街道各部门,解决物流业发展的空间规划、土地出让、资金扶持、基础设施建设等各种问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