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E3或推动外汇占款增长短期改善
北京时间14日凌晨,美联储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如期落地。去年四季度以来,受短期国际资本(所谓“热钱”)流出影响,我国外汇占款增长呈现长期低迷态势。随着美联储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的出台,外汇占款增长乏力的情况有望发生改观。
北京时间14日凌晨,美联储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如期落地。短期来看,QE3将有利于提升投资者风险偏好、缓解人民币贬值预期,从而刺激“热钱”回流,并对我国外汇占款增长形成正面影响。不过,考虑到QE3效果可能较前两轮大打折扣,而且人民币升值预期已经发生趋势性逆转,对于外汇占款改善所持续的时间和空间,以及由此带来的流动性宽松程度均不宜高估。
去年四季度以来,受短期国际资本(所谓“热钱”)流出影响,我国外汇占款增长呈现长期低迷态势。究其原因,一是全球经济疲软、欧债危机发酵导致避险情绪升温,投资者从新兴市场国家撤离资金,转投美元资产;二是随着我国对外贸易趋于均衡,从2002年开始持续了近十年的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发生趋势性逆转,加上国家严格调控房地产市场和股市不振也使得资本市场缺乏赚钱效应,升值和短期资本利得对国际“热钱”的吸引力下降。此外,在美元阶段性走强的同时,海内外市场上兴起了一波较强的人民币贬值预期,导致进出口企业购汇意愿上升、结汇意愿不足,也加剧了外汇占款的下滑。统计显示,今年4-7月我国新增外汇占款累计仅81.28亿元,而同期以“外汇占款-贸易顺差-外商实际直接投资(FDI)”简单估算的“热钱”和结售汇影响金额则达到-8180亿元。
随着美联储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的出台,外汇占款增长乏力的情况有望发生改观。一方面,新政将提振市场对于经济回暖的信心,促使“热钱”回流新兴市场国家。自从9月份QE3预期不断升温以来,反映投资者情绪的标准普尔500波动率指数持续下行,QE3出台当日更是从上一交易日的15.80跌至14.05,显示市场风险偏好显著上升;另一方面,数量宽松开启美元新一轮跌势,人民币贬值压力相应得到缓解。目前美元指数已经由8月底的81以上跌至79附近,人民币1年贬值预期则由8月底的1.7%左右降至1.33%,而短期内还看不到美元止跌的迹象。这一背景下,企业结售汇意愿将会有所回升。
事实上,从银行间市场表现来看,上述改变可能已经在发生。数据显示,8月底以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已连续三周实现净回笼,但同期货币市场利率却依然保持平稳运行,7天回购利率甚至由上月底的3.5%下行了逾10个基点。除了财政投放季节性加快的因素外,外汇占款的增加或功不可没。
从历史经验来看,在前两轮量化宽松过程中,我国外汇占款均出现过明显的由低增到高增过程,特别是在第二轮(2010年11月至2011年6月)前后,外汇占款月度增量一度达到5000亿元左右。可以预期, QE3的实施将有望给我国外汇占款增长带来持续改善。
然而,历史不会简单重复,本轮外汇占款的改善在持续时间和空间上,恐怕难以效仿以往。首先,QE3效果可能较前两轮大打折扣。由于欧债危机的根本解决还任重道远,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速面临趋势性下滑,全球经济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市场风险偏好或难以长期持续。同时,鉴于美国经济复苏步伐毕竟快于欧洲,美元还将继续充当资金避风港的作用,从而制约美元的下行空间;其次,在“调结构”背景下,人民币结束单边升值、步入双向波动已成市场共识。8月以来美元节节下挫,而市场上却并未重现人民币升值预期就说明了这一点;第三,我国坚持严格调控房地产行业、A股市场低位徘徊,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资金的流入热情。
就银行体系流动性而言,由于外汇占款改善将带来基础货币投放的被动增加,而经济“稳增长”决定了央行不会采取强硬手段进行对冲,中期来看资金面有望稳中趋松。但与此同时,考虑到量化宽松背后的输入性通胀隐忧,我国未来的货币政策空间实际上受到了压缩,降准概率进一步下降的同时,央行对流动性的监控也将更加严密,因此对于流动性宽松的程度也不宜过分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