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银:中国经济或在二季度看到周期低点
投行瑞银近日发布投资策略报告指出,意外低迷的经济数据预示,美联储有可能采取进一步行动。瑞银预计,欧洲央行在未来几个月内将把欧元区基准利率下调至0.5%,最终将采取更有实质性的措施预防危机迅速恶化。
投行瑞银近日发布投资策略报告指出,意外低迷的经济数据预示,美联储有可能采取进一步行动。该行继续看好美国资产,同时看淡欧洲。该行的策略师表示,巴西、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继续放松货币政策,中国经济可能在二季度看到周期低点。
看好美国 看淡欧洲
从全球投资选择来看,瑞银表示,该行仍全面看好美国,看淡欧洲。瑞银投资策略师安德森认为,总体来看,美国经济仍强于欧洲。“我们仍看好美国股票,看淡欧元区股票;看好美元,看淡欧元;看好美国公司债,尤其是美国高收益债券。”在货币中,英镑和加元是瑞银最看好的美元替代选择。
当前,被投资人视为最安全品种的政府债券,收益率接近甚至低于零,与此同时,经济增长放缓可能导致股市波动性升高,因此,瑞银认为,现阶段的最佳投资策略仍是集中关注公司债券的盈利收益率,尤其是美国高收益债券、全球投资级债券和新兴市场以美元计价的债券。
在股票方面,瑞银建议投资人增持美国,而非欧元区。美股的势头相对更强,最新的财报季可能证明,美国上市公司业绩强于欧洲。如果将欧洲面临结构性问题的三个行业(即金融、电信和公用事业)排除在外,美国股市的估值优势更加明显。
在货币方面,瑞银看好美元,看淡欧元。该行同时还看好英镑,因其有望从减持欧元的趋势中获益。加元仍然是瑞银最看好的货币,相对强劲的经济和立场较为强硬的央行,为加元在今年下半年升值奠定了基础。
而在大宗商品领域,瑞银仍然减持能源。该行认为,布伦特原油价格将在未来几个月内下跌,原因是挪威和利比亚的暂时性供应中断已经结束,而全球需求依然低迷。
增长动能下半年减弱
从经济基本面来看,瑞银的策略师表示,领先经济指标显示,全球增长动能将在今年下半年减弱。尽管欧洲形势已有所企稳,但尾部风险依旧存在。另一个备受关注的大型经济体——中国,预计将通过下调政策利率加大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投资人应该密切关注市场,努力寻找潜在的拐点。在此之前,瑞银的资产配置在很大程度上仍保持不变。
近期欧洲出现了稍稍企稳迹象。7月份,欧洲的意外负面经济消息减少,但数据显示经济收缩趋势依然未改变。瑞银指出,欧元区综合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保持在46.4,预示着经济减速将会持续至第三季度。欧洲央行表现出支持经济增长的意愿,将基准贷款利率下调至0.75%,并在近期表示准备不惜一切代价捍卫欧元。
瑞银预计,欧洲央行在未来几个月内将把欧元区基准利率下调至0.5%,最终将采取更有实质性的措施预防危机迅速恶化。
但从目前来看,对西班牙银行业的救助仍然是市场关注焦点,希腊退出欧元区的风险也已经上升,欧洲边缘国家的国债收益率,仍处在不可持续的水平之上。考虑到这样的基本面,瑞银重申减持欧洲股票和欧元的观点。
同样在欧洲,仍游离在欧元区之外的英国,央行最近宣布将量化宽松计划扩大了500亿英镑。尽管英镑的表现令人失望,但瑞银仍然认为,英国的形势相对较好。“我们认为英镑可作为欧元和美元的流动性强的替代品。”
中国经济二季度见底
对于美国,瑞银认为,美国的经济数据近期表现混杂,但经济未衰退。
近期美国经济数据好坏不一。供应管理协会发布的经济领先指标从53.5骤降至49.8,消费者信心指数和零售销售下降,但是瑞银并不认为,美国正陷入经济衰退。原因在于,一方面,消费者信贷增长仍然强劲,同时首次申请失业救济金人数继续下跌,总体上来看,“硬性”经济数据(例如工业生产)的表现优于情绪指数。
在经济不济的背景下,美联储的表现有些令市场失望,迄今尚未推出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但在瑞银看来,意外低迷的近期经济数据预示着,美联储有可能采取进一步行动。但在此同时,对于6070亿美元(占GDP的3.7%)自动削减开支的“财政悬崖”和增税的任何决定,在11月的大选之前似乎都不太可能出台。
与美欧经济体类似,新兴经济体也在发送货币政策。中国已进一步放松了货币政策,7月份再次下调了基准利率。通货膨胀回落,给央行创造了更多的宽松空间。基础设施投资不断增长,贷款增长也是如此,汇丰制造业PMI初值上涨。总体上,瑞银判断,第二季度是中国当前经济周期的低点。
另一个大型新兴经济体上周刚刚再次降息,将利率降至历史最低的7.5%。而在印度,该国仍然受困于高烧不退的通货膨胀,难以采取宽松和刺激政策推动经济增长。瑞银指出,与西方国家相比,新兴经济体的政府拥有更为健康的资产负债表。
粮价短期仍会上涨
粮价是近期的一大热点。瑞银的策略师认为,短期内,粮食价格可能还会进一步上涨,涨幅在10%至20%左右。
具体到单个品种,瑞银指出,玉米和大豆作物产量可能将被向下修正,因此需求方面需要做出更多调整。风险最高的是玉米。即使未来几天和几周天气情况好转,对农作物造成的破坏基本上也无法逆转。大豆的情况有所不同,因为有利的天气条件将使美国的产量达到38蒲式耳/英亩,与去年相比仅下跌8%。
瑞银的商品分析师施奈德表示,未来几个月缺乏替代供应渠道,对玉米也是一个利好因素,因为南美的产量不到全球玉米供应量的15%。这将导致2013年第三季度前市场供需紧张。如果美国对含乙醇的混合汽油机制不做重大修改,遏制原料需求的压力将上升。瑞银认为,这个目标可能通过玉米价格上涨至9-10美元/蒲式耳来实现。
对于大豆,阿根廷和巴西的产量占全球供应量的50%,可能在2013年第一季度恢复并起到平抑价格的作用。另外,中国仍可能向市场出售部分国有库存,并力求减少进口需求。这将使短期内大豆价格在19美元/蒲式耳封顶,并使12个月内的大豆/玉米价格之比低于2。
而在小麦方面,由于预期2012至2013年市场的供应缺口将达到全球需求的2%,库存形势也预计会保持紧张。2012年底厄尔尼诺现象可能加强,可能会威胁到澳大利亚的小麦产量。因此,瑞银认为,小麦价格仍将高于玉米。“我们的看涨立场体现了我们对未来3个月的看法。从12个月期限来看,随着种植者努力增加供应,形势应该会有转变。这意味着价格将会从目前的水平再次下跌15%,从而使得玉米(我们最看好的大宗商品)只适合风险偏好较高的投资者。”施奈德在报告中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