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报:中国银行业用“假存款”回避监管
加拿大《环球邮报》网站27日刊文称,中国的银行正在玩一个危险的游戏:存款转换。在四大国有银行中比较保守的中国银行,去年12月份和今年6月份报告的平均存款比这6个月的日均存款基本额高了6%。
参考消息网8月29日报道 加拿大《环球邮报》网站27日刊文称,中国的银行正在玩一个危险的游戏:存款转换。规则很简单,将数十亿元客户存款放到资产负债表上,以应付财务报告,之后再把资金归位。
文章指出,这种弄虚作假的目的很简单——使银行的贷款看起来不超过存款的75%,这是规定的限额。政府对银行存款利率所规定的上限使银行获得资金的成本很低,但也难以获得存款,所以银行要想办法应付这种制度。
在四大国有银行中比较保守的中国银行,去年12月份和今年6月份报告的平均存款比这6个月的日均存款基本额高了6%。在前六个月,这两个数字相差4%。
部分多余的存款来自所谓的理财产品,这些基本上是通过银行出售、由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的收益较高的定期存款。惠誉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估计,发行的这类产品有10.4万亿元。许多产品定于季度末付钱,在银行最需要的时候变成存款,几天以后就可以变成新产品。
日均存款与一个时期末的存款之间的差距主要在于对“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差距,包括理财产品的发行机构。它们需要现金支付给到期产品的持有者,所以出现以下情况可能就不足为奇了:在中国银行,一段时期始末的平均存款数要比日均存款数高10%;而积极销售理财产品的交通银行,去年9月份至今年3月份对其他金融机构的风险敞口扩大了一倍。
相对于真正的存款而言,这些假存款不是那么稳定的资金来源。更加令人担心的是,银行希望而且能够走在监管机构的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