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不排除使用任何货币政策工具
逆回购近期已成为央行常态化的调控工具,而市场一直盼望的“降准”和“降息”迟迟没有落地。央行21日在公开市场进行15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3.40%;同时进行的7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3.60%。
“哪种工具都不排除”—— 周小川一语被解读降准降息仍有可能
逆回购近期已成为央行常态化的调控工具,而市场一直盼望的“降准”和“降息”迟迟没有落地。市场人士由此猜测,逆回购的频繁使用,是否可能会降低准备金率和利率工具的使用频率?
央行行长周小川昨日在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十年庆”间歇回应称:“哪种工具都不排除。”市场人士将此解读为,央行仍然可能在适当时候采取降息和降准。
央行21日在公开市场进行15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3.40%;同时进行的7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3.60%。单日 2200亿元的逆回购规模,创下了单日逆回购规模的历史新高。由于逆回购可以精准地控制货币增减,因此,从今年6月开始,它已经成为央行调控流动性的新宠。
逆回购操作简便但调控效果却十分明显。仅21日,对冲资金到期后,净投放的资金达到了1700亿元,效果与下调0.2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相当。由于在一定程度上具备替代存准率的功能,也使得市场对于迟迟未落地的“降准”预期再度延期。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形象地比喻:“以前没有将逆回购常态化的时候,采用降息这种方式很难把水流调节到合适,要么多了,要么少了。
而现在逆回购可以非常精确地控制这个水流。”他认为,无论央行降不降准备金率,由于逆回购的存在,在政策基调不变的情况下,整体流动性都是比较宽裕的。因此降不降准备金率不重要。
但也有分析师认为,如果逆回购未来的脚步放缓,新一轮的降准预期就可能会触发。
而利率工具的使用由于会放大宏观效应,特别是在楼市呈现回暖,各地投资重现热火朝天景象的情况下,如果降息放水,容易向市场传递出偏向宽松货币环境的信号。因此,有业内人士认为年内再次降息的可能性并不大。
鲁政委也坦言,考虑到货币政策滞后性,年内如果继续降息会给明年的调控带来困扰。所以眼下不应该对贷款利率过于急躁,要多观察。(卢晓平 苗燕 郭玉志)
央行祭出天量逆回购 浇冷短期降准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