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进口量年内首回落 不堪煤价惨跌贸易商转行
来自海关总署8月21日的统计数据显示,1-7月我国进口煤及褐煤1.64亿吨,同比增长55.5%;进口金额为178亿美元,同比增加61.3%。其中,上半年,我国累计进口各种煤炭约1.4亿吨,同比增长65.9%,其中,炼焦煤、烟煤和褐煤进口量分别为2764万吨、4360万吨和2687万吨,分别增长44%、175%、90%。
来自海关总署8月21日的统计数据显示,1-7月我国进口煤及褐煤1.64亿吨,同比增长55.5%;进口金额为178亿美元,同比增加61.3%。而煤炭出口方面,前7月煤及褐煤出口628万吨,相比去年同期的966万吨,下降35.1%;出口金额11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17.7亿美元相比,同样下降37.9%。
不难看出,煤炭进出口的数量、金额差距如此之大,“预计年内进口煤炭数量将将远超去年的1.82亿吨,突破2.5亿吨。整个国际煤炭市场好的时候,进口煤的优势体现不出来,但在煤价下滑比较厉害的时期,其下跌幅度远远超过同时期的国内煤价,加上进口煤质量通常较好,在国内还是很有市场的。”一位业内资深专家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煤贸商纷纷转行
虽说一直以来进口煤多是作为补充国内煤炭不足的身份出现,但是在经济下行,煤价直线下跌的上半年,进口煤炭无论从量上还是金额上都连月保持着大幅增长的态势,颇受业界关注。
在持续了半年多逐月上涨的态势后,进口煤终于在7月份有了下降的迹象。根据海关总署8月21日的统计数据,2012年煤炭进口量首次在7月份环比出现了下降。
数据显示,2012年7月我国煤炭进口量为2427万吨,环比下降10.74%,同比增长14.2%。虽然与去年同期相比进口量仍有增无减,但显然增幅出现明显收窄。7月份我国出口煤及褐煤50万吨,较2012年6月份增加3万吨,环比下跌6.38%,与去年同期相比下跌45.05%。
至于出现下降的原因,上述专家告诉记者,“上半年整个煤炭市场不好,煤价的下跌使得部分主做进出口煤炭的贸易商损失严重,尤其是到6月份左右,屡屡听到有煤炭贸易商毁约的消息,甚至部分已经暂停进口,这是造成7月份进口煤出现首次下降的最直接原因”。
“现在,很多以前主要做煤炭进出口贸易的公司都把业务转向了其他方面,尤其是沿海地区的贸易商。”山西当地一家煤炭贸易公司销售经理张国栋告诉记者。据他介绍,往年这个时候,公司通常已经开始大量地购买煤炭,因为马上就要到煤炭消费的下一个旺季了。但是,今年公司已经不敢像往年一样囤货了。
在他看来,经济形势的不明朗使得很多贸易商不敢轻举妄动。自然,进口煤下降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最根本还是在于国内经济下行,下游需求下降。
不过,进口煤增速回落,对于国内的煤炭企业来说倒是好事。“这将有助于缓解国内煤炭企业的市场压力,同时也将减轻国内从企业到港口的高库存。”上述专家说道。
前7月进口量激增6成
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显示,1-7月我国进口煤及褐煤1.64亿吨,同比增长55.5%,进口国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印尼、越南、俄罗斯等国。
其中,上半年,我国累计进口各种煤炭约1.4亿吨,同比增长65.9%,其中,炼焦煤、烟煤和褐煤进口量分别为2764万吨、4360万吨和2687万吨,分别增长44%、175%、90%。上半年,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口岸占全国煤炭进口量的72%,仅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四省(直辖市)进口量就占总进口量的58%。
与此相对应的出口量却可怜得很,1-6月我国煤炭累计出口578万吨,同比下跌34%。“这与国际欧美经济形势不太好以及国家的政策有很大关系。”上述专家如是表示,国家如今对煤炭的政策是鼓励进口,控制出口,同时,国际经济形势不好,国际煤炭价格大跌,虽然上半年国内煤价下跌幅度也很大,但与国际煤价相比,仍然没有价格优势,出口肯定会受到影响。
青岛海关统计,上半年山东省口岸进口煤炭1436万吨,同比增加近1倍;金额达18.3亿美元;进口平均价格为127.6美元/吨,同比反而下跌0.7%。同期,山东省口岸出口煤炭129.5万吨,减少39.2%;金额2.4亿美元,下降47.5%。
那么,从前7月的煤炭进口形势看,后5个月的市场又将如何?对此,上述专家认为,温总理前一阶段提到经济困难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目前看,与上半年相比,下半年煤炭进口量会放缓。
只是7月份乃至下半年进口放缓的迹象仍不能改变2012年我国煤炭全年进口量将大幅增长的现状。“从以往看,煤炭消费的下一个旺季马上就到来了,”他表示,今年已经过去了7个月,煤炭进口量已经到了1.64亿吨。以上半年以及7月份的煤炭进口量为基准计算,预计今年煤炭进口量将会突破2.5亿吨。去年,我国进口煤炭总量为1.82亿吨。
山西当地煤炭贸易商张国栋也向记者透露,“近几个月,多数买家向他购买煤炭或是询问煤价,也多是询问印尼等国家的进口煤炭价格”。据他介绍,进口煤一般煤质非常好,价格又比较低,在中国还是非常有市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