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融资新路径,船市再现曙光
由于全球海运业运力持续供过于求,而有意愿订造船舶的船东苦于无融资渠道,即使新船价格一再下调,仍迟等不到订单。事实上,台湾长荣、阳明近期都是循此一融资模式,将逐步跨入万TEU级以上的超大型集装箱船领域。
由于全球海运业运力持续供过于求,而有意愿订造船舶的船东苦于无融资渠道,即使新船价格一再下调,仍迟等不到订单。在此逆境当中,由船厂出面斡旋,由资金压力相对较轻的船舶租赁商借贷融资、订造船舶,再转租给本就有扩张船队规模计划的航运公司,似乎就成了一条新的船舶融资路径。
肇因于全球海运业运能供过于求,航运企业或租赁商进场造船的意愿本就不高,近2年来,全球造船厂普遍面临的订单荒,早已不是新闻。
即使部分航企意图往大型集装箱船领域切入,却因银行对航企的信用持续紧缩、船舶融资不易,就算想要进场造船,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就算是手头资金压力相对较低的船舶租赁商,在市场上缺乏潜在租家状况下,租赁商也对于扩充旗下的船舶组合举步不前,这更进一步使得船厂订单状况进一步恶化。
船舶融资究竟有多难?从世界最大的船舶融资体系德国北方银行(HSH Nordbank)放款量变化,就可见到端倪。2008年时,北方银行提供的船舶贷款还有600亿美元,2010年时降至300亿美元,2011年则进一步萎缩到仅200亿美元;而德国第2大的德国商业银行(CommerzBank)日前更宣布,暂停针对所有船舶融资项目进行放款,更显示出船舶融资系统正逐步关上大门。
而事实上,造船所需资金相当庞大,航企若不寻求借贷,基本上即难以支付,这更间接提高了船厂接单的困难度。
为了突破此一困境,近期台湾造船业界已由“被动接单”转为“主动出击”,不仅要拉拢订单,更必须为财务状况受营运状况冲击严重的航企寻求造船融资的来源。而租赁商在此间所能扮演的资金缓冲角色,已为困境找出了解决的曙光:由船厂出面撮合租赁商与航企,等同于为租赁商找到确定的租家,银行在有健全担保状况下,放款门槛即大大降低,船厂订单将可顺利入袋、航企取得营运所需船舶、租赁商更新增客户,创造出多赢局面。
事实上,台湾长荣、阳明近期都是循此一融资模式,将逐步跨入万TEU级以上的超大型集装箱船领域。
长荣海运上月向希腊船舶租赁商Ensel S.A.租用由韩国现代重工打造的10艘1.38万TEU级集装箱船,预计从2013年下半年到2014年陆续完工、交付;而阳明则是在台船出面斡旋之下,可望透过租赁商下单台船,订造的万TEU大船将交由阳明营运,为阳明取得融资不易的困境、以及台船亟欲透过打造万TEU级大船扩张其竞争力的策略目标,寻得解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