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占款流动性盛宴谢幕 货币投放渠道或生变

聂伟柱 | 2012-08-15 10:49 1118

  外汇占款流动性盛宴谢幕  知情人士透露,基础货币投放渠道或生变;央行可能会在二级市场买卖国债  一位接近央行的知情人士透露,在二

  外汇占款流动性盛宴谢幕

  知情人士透露,基础货币投放渠道或生变;央行可能会在二级市场买卖国债

  一位接近央行的知情人士透露,在二级市场上买卖国债,可能成为央行今后投放基础货币的一个重要渠道

  绑在央行身上近十年的外汇占款“绳子”,近期终于出现松动迹象。

  昨日,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7月末,金融机构外汇占款余额达256575亿元,比6月末的256613亿元,减少38亿元。

  事实上,整个2012年前7个月,外汇占款的数据一直不甚理想:2011年末,金融机构外汇占款余额253587亿,也即是说前7个月外汇占款仅增加了约2988亿元。平均来看,1至7月,月均新增外汇占款不足500亿元,较以往动辄三四千亿的水平大幅下降。

  新增外汇占款剧降,意味着央行终于得以甩开外汇占款的包袱,走出被迫发行央票、上调存准率以不断对冲流动性的困境,货币政策自主空间也得以大大拓展。

  但硬币的另一面是,过去十年,我国基础货币供应渠道是以外汇占款被动投放为主,新增外汇占款下降,让这一运转了近十年的货币供应机制突然“卡壳”。

  下一个十年,谁来替代外汇占款?业内人士指出,央行在二级市场买卖国债或是一个替代选项。

  货币政策“解套”

  中国当下的基础货币供应机制,还要追溯到十年之前。

  “2003年,或者更准确些说,2002年下半年以来,持续、大量的国际收支顺差成为中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个显著特征,并对中国的货币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张晓慧曾撰文称,国际收支顺差使中央银行不断被动购入外汇、吐出过量的人民币基础货币,并直接增加货币供应,从而形成流动性过剩的压力。

  面对这些被动吐出的巨量人民币基础货币,央行祭出央票、存款准备金率等多重工具,回收流动性。

  截至2011年末,金融机构外汇占款已经高达25.7万亿元人民币。也正是这一机制下,若以资产规模论,人民银行悄然成长为世界第一大央行。

  “这顶帽子并不好戴。”一位未透露姓名的分析师表示,为了守住汇率,央行需要不断地发央票、降准以对冲新增外汇占款,这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国内货币政策的自主性调控空间。“此外,央票和准备金也都是需要支付利息的。”

  上述运行链条上,央行发愁的是如何对冲流动性,至于供给,只需调节对冲规模即可实现。但就在近期,这一持续近十年货币政策的逻辑,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央行数据显示,2011年的最后三个月,外汇占款余额连续三个月下降:外汇占款余额在三个月内减少1530亿元。到了2012年,外汇占款余额连续下降的态势虽然有所遏制,但整个增量依然呈现出大大少于往年的情况。

  “下半年,不但贸易顺差、FDI难有明显扩大,人民币升值预期放缓下企业和居民结汇意愿下降、售汇意愿增强还会进一步降低外汇占款增量。”交行金融研究所研究员鄂永健预计,全年新增外汇占款将从2011年的2.8万亿显著下降到1万亿左右,从而对货币供应增长构成限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范建军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也认为,随着对外贸易日趋平衡,巨额新增外汇占款的情况或将成为过去。

  “中国的货币供应终于由被动转变为主动,不用再仰人鼻息。就是转折点,既是终点也是起点,大变革时代就要来临。”东方证券研究报告称,展望未来,中国流动性的供给机制和供给水平都会有重大变化发生,十余年主动加被动的流动性盛宴可能就要谢幕。

  寻找新供应渠道

  事实上,在外汇占款之前,再贷款一直是基础货币投放的主渠道。例如,上世纪90年代的部分年份,央行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再贷款占基础货币增量比重甚至曾超过八成。

  随着外汇占款投放基础货币机制的确立,再贷款才逐渐退出。

  “近年来,适应金融宏观调控方式由直接调控转向间接调控,再贷款所占基础货币的比重逐步下降,结构和投向发生重要变化。”张晓慧也称,新增再贷款主要用于促进信贷结构调整,引导扩大县域和“三农”信贷投放。

  新增外汇占款增长乏力,再贷款能否接替外汇占款,成为基础货币投放的主渠道?

  上述未透露姓名的分析师表示,央行投放基础货币的渠道不太可能再走再贷款的路径,这不是当下的主流做法。再贷款也与实际经济活动较少直接联系,是一种纯信用性的合约,并带有一定的信贷分配色彩。

  一般而言,央行的基础货币发行渠道主要有四条:在二级市场上购买国债,这也是央行发行基础货币最常用的渠道;向金融机构发放再贷款,包括向金融机构再贴现和向货币市场拆入资金;购买黄金增加黄金储备;购买外汇,增加外汇储备。

  一位接近央行的知情人士透露,在二级市场上买卖国债,可能成为央行今后投放基础货币的一个重要渠道。

  而现行的《商业银行法》也规定,货币政策工具中,央行可以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其他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及外汇。

  “目前,投放基础货币的渠道主要是央票到期,以及存款准备金率的下降。”范建军也表示,但长远来看,可以像国外一样,在二级市场上买卖国债,吞吐基础货币。

  上述分析师还提醒,买卖国债吞吐基础货币,需要一个有足够深度和广度的国债二级市场,否则空间不够,大规模的购买国债将引发利率飙升,推高国债发行成本。

0
标签: 流动性 盛宴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