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应海外应收账 外管局紧急启动监管预案

2008-11-21 10:59560

针对海外应收账款愈演愈烈的局面,11月18日,国家外汇管理局紧急启动监管预案,帮助中国企业渡过“难关”。

    外管局发布公告,从12月1日起,要求出口商报告商品发货后超过90天的海外应收账款。若延期收款时间预计将超过一年且延期收款规模超过500万美元的,出口商必须向外管局报告。

    值得注意的是,外管局还将针对延期应收账款在总出口收入中所占比例达到或超过20%的公司进行调查。

    风险放大3倍

    “外管局的监管非常及时,有利于更加准确地统计我们出口企业遭受到的海外坏账危险。”深圳发展银行总行保理业务总经理林晓中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统计,我国出口商平均坏账率约为1%,而今年同期坏账率已经高达3.3%。

    早在今年广交会上,有关专家发出预警,2007年中国企业的海外坏账超过200亿美元,预计今年我国企业出口业务平均坏账率达5%。

    这表明,今年以来我国出口商的海外坏账比例明显增加,最严重的是中国对美国出口,坏账率增长了至少3倍。

    据统计,素有“外贸风向标”之称的义乌企业的海外坏账率增长约268%。截至今年9月份,中国信保义乌营销服务部累计收到义乌企业报损案件93起,报损金额折人民币共计2560万元,同比增长超过1500%。

    仅义乌地区而言,报损企业大部分集中在纺织品和工艺品行业上,风险已经由美国逐渐蔓延到其他欧洲、南美等国家和地区。

    “我们本周又接到了好几起出口企业报损案件,问题还将在年底集中爆发。美国金融危机是造成浙江企业出口风险大增的关键原因。”浙江信保业务管理处处长助理陈锋表示。

    自去年下半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至今,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温州办事处在全市范围内已经接到出口项下报损案件35起,总金额625万美元,同比增长265%,金额报损率达到2.2%。

    这意味着,中国信保在温州承保的出口中,每100万美元保额中有2.2万美元发生风险。

    浙江省的情况表明,今年前10个月浙江信保接到出口项下报损案件357起,总金额5968万美元,分别同比增长65%和72%,金额报损率达到1.7%。在这些报损案中,有三分之一来自美国,四分之一来自欧盟。

    这意味着,浙江信保承保的出口中,每100万美元保额中有1.7万美元发生风险。个数报损率达到4.5%,这意味着浙江信保承保的国外买家中,每100个就有4.5个发生风险。

    浙江信保前10个月承保的34.4亿美元出口,仅占该省一般贸易出口额的4.4%。

    在过去5年里,浙江信保承保的出口中,金额报损率平均为1.3%,而2008年以来,这一数据不断被刷新,今年上半年的报损率已达1.6%,进入9月以来,金额报损率急剧攀升,9月达2%,10月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2.3%。

    “比过去5年的平均水平增长77%,也就是说浙江省出口企业的收汇风险增加77%。”浙江信保相关负责人表示。

    与浙江形成对比,据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统计,今年上半年该公司承保了30多亿美元的对美出口业务,其中大部分是放账交易,同期收到受损报告1亿多美元,坏账率为3.3%。而在正常年份,该公司的坏账率一直稳定在1%左右,今年同比增长了2倍。

    据介绍,中国企业对外出口80%以上采用放账形式,欧美国家的买方付款期一般在交货后90天,有的长达120—150天,拉美地区甚至长达360天,这给坏账埋下了隐患。

    更让人担忧的是,目前由于90%以上的中国出口企业都没有办理出口信用保险业务,大部分中小企业对于国际收账风险只能“听天由命”。

    记者从福建省外经贸厅获悉,受美国企业破产影响,今年已有500多家福建出口企业被卷入美国的“赖账门”,被拖欠账款高达10多亿美元。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表示,今年前8月,福建省报损案件中涉及美国市场达15个,同比增加8个,报损额4021万美元,同比增长近100倍。

    多方积极应对

    商务部的数据表明,中国进出口企业至今累计超过1500多亿美元的海外欠款难以追回,并且还以每年150亿美元的速度增长。

    海外应收账款日益恶化引起多个国家部委重视,在外管局出台上述措施之前,商务部已经制订相关政策。

    此前于11月初,商务部出台相关措施,对各省市商务主管部门、商协会以及企业提出要求和建议,力求多方合力保障企业出口收汇安全。

    商务部公告,各地商务部门加强对本地区企业出口收汇风险情况的跟踪分析,对收汇风险中出现的重要情况要及时报告。

    此外,各地商务部门特别要针对中小企业国际贸易经验不足、风险承受能力也较差的情况作出统计,并引导企业建立一套成熟的海外业务风险管理制度。

    据商务部一项研究报告统计,中国从事进出口业务的企业中只有11%建立了自己的海外信用监管体系,而这11%中又有93%是具有外资背景的跨国企业。

    目前国内出口企业出口商品投保率不到6%,远低于国外12%—15%的投保水平。很多国内公司至今没有认识到海外欠账的风险,根本没有建立应收账款管理制度,或者有制度而没有落实。

    记者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温州办事处获悉,金融危机发生后,今年前10月已有70家温州企业为出口投保出口信用保险。而去年全年投保企业数是59家。市场应变能力强的温企在困难面前是一手接订单,一手拿保单。

    “总体而言,目前中国出口企业面对风险,应对手段显得单一,往往自认倒霉。”深圳发展银行总行保理业务中心林晓中表示,对企业来说最安全便捷有效的途径仍是利用金融工具,把控风险,通过投保权威专业的信用保险等来寻求风险转嫁。

    据记者了解,在外贸出口中,中国外贸企业主要依靠投保信用保险防范贸易风险。然而,我国的信用风险体系还存在很多弊端,特别是中小企业很难得到中国信用风险体系的庇护。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