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娄勤俭:投资多用于解困出口型企业

2008-11-21 10:48524

11月10日, 在改革开放三十年电子信息产业主题报告会上,娄勤俭接受本报记者专访表示,在中国以4万亿投资对策应对金融海啸的大环境下,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将迎来升级换代的巨大机遇。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我们支持企业‘逆势而行’,在国际上收购拥有关键技术的企业。”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副部长娄勤俭说。

    11月10日, 在改革开放三十年电子信息产业主题报告会上,娄勤俭接受本报记者专访表示,在中国以4万亿投资对策应对金融海啸的大环境下,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将迎来升级换代的巨大机遇。

    “我们发现,有技术专长的电子信息制造类企业所受影响并不大,受冲击最小的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以及专业配套的元器件企业等。” 娄勤俭说,这更加说明拥有自主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在过去30年中,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已经翻了超过12番,2007年全国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94万亿元,居国内工业部门首位。彩电、手机、个人电脑等主要电子信息产品产量位居全球首位。

    不过,由于中国电子信息企业在产业链中普遍居于下游,劳动力密集且对出口高度依存,在全球经济步入衰退、市场需求开始萎缩之时,产业不可避免将受到冲击。工信部将以怎样的政策引导企业应对国际危机,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娄勤俭表示,一方面,政府会加大软件和外包市场的服务支持,促进我国企业承接国际市场业务。此外,对国家新增投资的使用,将主要用于解决出口型企业的问题,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

    抓住机遇,逆市收购

    《21世纪》:全球金融海啸已开始向实体经济蔓延,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受冲击有多大?

    娄勤俭:金融海啸引发的经济危机对我们的确形成了冲击。不过我们也发现,目前受到影响较大、最近有一定回落的更多是对外依存度高、出口型的电子信息企业,有技术专长的电子信息制造类企业所受影响并不大,受冲击最小的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以及专业配套的元器件企业等。

    同时,为了降低成本,国际软件外包市场反而在扩大,比如软件业收入今年仍有超过50%的增长,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服务增长也在加快。所以政府要顺应市场需求,加大软件和外包市场的服务支持,加大公共平台的建设,促进我国企业承接国际市场业务。

    另一方面,我也在呼吁,我国电子信息企业要抓住机遇,逆市而行,收购、兼并国外同类企业,在短时间内获得技术优势。长期以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大多位于国际产业链末端,原来我们买一项技术可能需要很多钱,但现在金融危机造就了收购的机遇,购买一个国外企业的成本,甚至比以前购买这个企业的一项技术的成本还要低。

    不过,收购不能盲目扩张,而是要通过收购先进技术,通过和自身制造能力融合重组,建立自己的创新体系,增强自身竞争力。

    《21世纪》:面对这些冲击和机遇,工信部将出台怎样的政策,引导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来应对?

    娄勤俭:目前我们正在研究政策,为企业减负,通过国家财税政策等方式,支持企业创新并进行结构调整,从规模型向创新型转变,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

    过去,很多政策特别是出口退税等财税政策,为出口型电子信息企业提供了很大支持。我们希望能继续稳定这种支持,让出口型企业负担更小,减小受到的冲击。

    同时,我们更要从他们的竞争实力上进行考虑,进行结构调整。我们的政策会通过财税、产业结构等方式,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改造,突破技术瓶颈进行产业升级,不断完善产业链。

    比如平板显示、电子玻璃、数字电视、集成电路等领域,有的模组发展得很不错,我们应支持其继续做强,有的需要保持投资能力尽快做大,有的正是从波峰到波谷的关键时期,需要保持稳定发展。国家都必须加以考虑,加大投资力度,提供财税支持,并帮助企业进行结构调整。

    互联网企业最近增长比较快,网上销售(额增长)比较快。人们已经对销售成本比较在意,所以支持企业建立网上服务体系,即时销售、了解动态,这对未来推动企业发展、应对风险有好处。

    拉动内需,做大市场

    《21世纪》:中央政府出台了10项拉动内需措施,到2010年全国共将投入4万亿资金,其中也包括了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我们有哪些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引导政策?

    娄勤俭:从整体上来看,内需拉动措施主要解决的是民生问题,而在政策上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一定会刺激消费,也就会刺激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站在整个产业来讲,投资拉动既是满足消费者需求,也需要装备支持和工业改造发展,市场越大,空间也就越大。

    其中,投资到信息产业部分可能较少,但信息产业还是比较好的支柱行业,所以主要投资还是用于解决出口型企业的问题。可以肯定的是,我们会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

    针对国家的民生投资,电子信息产业也能提供质量好价低的产品,比如低价格的计算机,彩电下乡,农村信息化等等,既满足民生需求,也保持产业稳健增长。

    《21世纪》:最近工信部公布了今年1到9月的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数据,从6月以来行业增长下降,电话、交换机等产品收入下降,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娄勤俭:这有几个原因。最近几个月,电信企业的重组对产品需求有所推迟,国际市场则因为金融危机出现观望,所以需求有所下降。

    但我认为这是暂时性的。一方面国内市场仍然保持着稳定的增长,另一方面国际上发展中国家市场正在兴起,长期的需求仍然很大,只要观望结束,国际市场的潜力依然巨大。所以现在我们的重点是支持企业进行结构调整,提升竞争能力,在未来抓住更大的市场。

    在此之前,国家政策引导产业发展有很好的经验。实施彩电专项、移动通信专项、软件和集成电路专项、“908”和“909”工程,推动落实出口退税机制等产业政策等等,都为产业经济结构的转型起到很大推动作用。

    五方面推动“两化”融合

    《21世纪》:因为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创新型国家战略,电子信息产业的结构调整也关系着国家工业发展。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工信部将如何引导电子信息产业转型方向?

    娄勤俭: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现在正步入由大变强的战略转型期,中国政府确立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方针,这将发展我国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工业由大变强。

    目前,我们主要从5个方面推进推动工业、信息产业融合。包括突破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提升创新能力,大力发展信息产业;选准“两化”融合切入点,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加快信息服务业发展;加快立法,完善政策,优化发展环境。

    《21世纪》:长期以来,中国电子信息企业普遍缺乏核心技术,在产业链中居于制造下游。在两化融合过程中,这些企业该如何调整?

    娄勤俭:核心技术掌握不多,这的确是当前与其他大国的差距,但我们要看到,30年来信息技术发展还是可喜的。除了制造实力增长,技术的创新也有很大进步,每年的专利数量增长超过20%。

    2007年,中国电子信息全行业研发投入超过1000亿元,占销售收入比例1.74%,占全国R&D经费支出的27%。截至2007年底,我国境内本土电子信息企业获授权的专利153483件,其中发明专利24943 件。信息产业颁布标准6876项,以TD-SCDMA、数字音频、闪联等为代表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标准21项。
   
    接下来,我们还将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通过产业联盟等形式,加强产业链各环节的合作创新。以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为契机,整合科技资源,努力突破制约工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推进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战略,及时修订工业技术标准和规范,鼓励企业在掌握核心专利的基础上联合制定技术标准,同时培育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发展,鼓励企业加快向研发、设计、标准和营销等价值链高端发展,推动产业升级。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