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周报:中非引发全球新贸易潮 100万中国人留非
在德国有许多关于中国人涌向非洲大陆投资、建造公路和抢购宝贵资源的报道。许多非政府组织也指责中国,称中国人只对自然资源感兴趣,这不利于非洲环境保护和人权发展。自从非洲发现中国这个贸易伙伴后,非洲经济在20年停滞后,重新开始走“上坡路”。
德国《时代周报》8月3日文章,原题:中非新全球贸易潮
在德国有许多关于中国人涌向非洲大陆投资、建造公路和抢购宝贵资源的报道。实际上,双方的贸易交流已有很长时间,远比外界流传得多。在中国港口城市广州的老城区小北路就有一个非洲服装市场,这里已成为中国的非洲区。广州是与北京、上海和深圳齐名的中国经济重镇,目前居住着2万到10万非洲人。他们买下一袋袋内衣、T恤、牛仔裤和塑料凉鞋回国出售。
中国和非洲之间正掀起新一轮“贸易潮”。自新千年以来,中国和非洲大陆的贸易平均每年增长32%。仅盛产石油的安哥拉,2012年第一季度与中国的贸易就比去年同期增长40.5%。而莫桑比克与中国的贸易更是增长45.8%。2009年,中国就已取代美国成为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
同样有趣的还有人员流动:2011年估计共有超过100万中国人在非洲居留。其中1/4在南非,安哥拉则有20万,尼日利亚15万,津巴布韦,苏丹和马达加斯加各5万。但这种居留不是永久性的。有兴趣长久定居在非洲的中国人比例很小。而非洲人完全迁往中国的愿望也很低。
欧洲和美国正在用怀疑的眼光看待非洲和远东的“新贸易潮”。许多非政府组织也指责中国,称中国人只对自然资源感兴趣,这不利于非洲环境保护和人权发展。
不过,自从非洲发现中国这个贸易伙伴后,非洲经济在20年停滞后,重新开始走“上坡路”。西方国家的企业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对非洲产生绝望。但中国仍对非洲提供发展援助。中国在前不久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上,承诺在未来3年内向非洲国家增加200亿美元发展援助。这些钱不仅仅为了道路、管线工程和港口设施的建设,以便更好运输原料,同时,中国也将为学校、医院和文化设施,以及总部设在亚的斯亚贝巴的非洲联盟的新中心提供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