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专家:央行票据可以考虑逐步淡出了
国债和央行票据都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工具,但是两者有显著区别。在央行负债表上,国债表现对政府的债权,央行票据则是央行对其他金融机构的负债。央行的国债操作和票据操作都可以通过影响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控制货币供应量。然而,央行所持有的国债的增减不会直接增加央行财务成本,相反,持有国债到期还能给中央银行带来一定的利息收益;发行央票则不可避免地要支出一定的利息,这增加了央行的财务成本。央行票据的发行规模越大,央行付息的压力就越大。由于央行票据是滚动发行的,因此付息也是连续的,要不断对到期的央行票据还本付息。央行付息会导致基础货币增加,货币供给增加,部分抵消了冲销效果。央行并不是一个盈利性组织,利息支出没有相应的资金来源,这种情况持续下去,无疑是在向市场扩张信用。
央行超规模发行票据的负面效应,笔者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巨额央行票据存量,加大了央行的利息支出,而这部分利息支出的货币创造乘数效应将增加货币供应量,增加了货币调控的难度。央行作为发债主体,没有明确的偿债资金来源,债券兑付过程实际上是货币超额发行的过程,可能对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造成干扰。其次,央行票据替代国债和金融债,成为银行间债券市场最为活跃的交易品种,有可能挤占了其它券种的市场份额,增加了其它券种的发行成本,也不利于我国国债市场和其他债券市场的发展。第三,由于央行大力超规模发行票据,作用逐渐超出了最初公开市场业务调控目标,银行间债券市场中短期债券价格受到了许多不利的影响,其定价功能正在弱化,不利于形成正确的债券和票据的收益率曲线。第四,大量发行央行长期和远期票据进行冲销可能导致将来的信用扩张,使得基础货币大幅增加。第五,由于央行票据功能单一,发行收入不仅不能产生经济效益和更广泛的社会效益,还要为之支付数以千亿元计的费用和利息,所以用央行票据执行货币政策成本过高。第六,如果长期票据发行增加,将会影响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将来的决策,影响将来货币政策目标实施。
发行中央票据的方式回笼资金增加了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成本,这也决定了公开市场操作中,央行票据可能无法在长期内代替国债。
由于市场存在降息预期,债券价格会进一步上升,国债不断受追捧,有利于国债的发行。同时我国实现总投资4万亿扩大内需,此次拉动内需将采取财政举债方式,发行国债规模可能达上万亿元,庞大的国债市场规模也将有利于央行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而央行1年期央票发行频率调整为两周一次,3月期央票品种也将隔周发行,并且发行数量相对以前也有所下降。央票的缩量发行,国债的增量发行,这两者之间的替代将有利于央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优化。央行副行长易纲最近强调通货膨胀的压力在迅速减退,未来主要是防通货紧缩,因此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不断扩张信贷。随着国债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央行应该更多地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向市场注资,不断增加央行国债资产的存量。从美国、英国和日本的资产负债表结构可以看出,央行对政府的债权较高,公开市场业务国债买卖是其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国债在中央银行的资产结构中占有很高的比例,而目前在我国央行资产负债表上,外国资产占中央银行资产的主要部分,对中央政府的债权所占的比重很低,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有效执行货币政策的条件还不够充分。为保障公开市场操作的持续性及有效性,我国必须扩大债券市场规模,从长远看,应积极通过发行国债替代央行票据,使市场中的债券所对应的资金收入控制在财政手里,并发挥更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才是更为理想的资金运作方式,也是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相互协调的必然趋势。(陆前进 作者系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