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增长重在增效益

刘先云 | 2012-07-05 10:45 350

部分盲目投资带来的“伤疤”还未愈合,有的地区打着“稳增长”的旗号,投资热情再度高涨,不免让人担心。

近日笔者在西部某市采访时,听基层干部讲了一个故事:前两年当地政府融资平台向银行贷款5000多万元,在一景区投资兴建了一条索道。由于景区山不高,乘坐索道的人非常有限,索道运行每天的收费仅四五百元,这点钱连维持索道的正常运营都十分困难,更不要说偿还银行的本息了。几年过后,财务问题越来越大,让相关部门苦不堪言。

 近几年,部分投资项目在地方政府主导下匆匆上马,缺乏商业可行性论证,造成项目难以取得预期收益,投资收益低下直接加重了当地的债务负担。

国家审计署的审计显示,截至2010年底,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达到10.7万亿元。虽然总体债务风险可控,但局部地区负债率已达到100%,超过国际警戒线。

如今,部分盲目投资带来的“伤疤”还未愈合,有的地区打着“稳增长”的旗号,投资热情再度高涨,不免让人担心。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增速保持在年初预期目标区间内,但国内外环境更加错综复杂,出现一些新的变化。世界经济复苏的曲折性、艰巨性进一步凸显。国内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特别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此时,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启动一批事关全局、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适度扩大投资实属应当。

但也要看到,当前我国经济形势远远好于2008年。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之时,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急剧恶化,四季度GDP增速一度降至6.8%,而今年一季度GDP增速还维持在8.1%。再以就业而论,2008年沿海地区出现了2000多万农民工“返乡潮”,而当前不少地区还存在招工难现象,就业形势要明显好于当时。因此,扩大投资一定要坚持适当原则,把效益放在首位。

总体来看,政府主导的投资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通常具有项目大、见效快等特点,在经济反周期性操作中能起到较好效果。但是,这种投资模式带来的风险正在加大。

当前我国基础设施主干线建设已经基本完成,新的支线建设普遍面临使用率偏低问题。同时,传统的制造行业已经普遍出现产能过剩,投资回报率也在显著下降。此外,近年来投资比较集中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由于技术、市场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其投资风险也不容忽视。

因此,当前为稳增长启动的投资中,每一个项目都应认真算算投资收益账,尤其是政府主导的项目更要精打细算,绝对不能只图一时之快,随便上马一些低效项目。

稳增长并不是片面地追求数字,而是要与经济结构调整更好地结合起来。我们所要的增长,是有效益、讲质量的增长,是物价稳定、民生改善的增长。为了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稳增长重在增效益!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