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路资金砸向光伏电站 利益链条催生“倒爷”
6月26日,光伏大佬赛维LDK公布财报显示巨亏。业内预计这一行业惨景,最坏或将延续至2015年。
光伏寒冬渗入肌骨,产业生死命悬一线。6月26日,光伏大佬赛维LDK公布财报显示巨亏。业内预计这一行业惨景,最坏或将延续至2015年。
尽管如此,证券时报记者在调研过程中了解到,政策及资金门槛较高的光伏电站建设,已成为许多企业谋取短期利益的法宝。不管主营业务是否与电力或光伏相关,越来越多的互联网、金融、房地产类企业,都疯狂涌入到光伏电站建设的队伍中来。据介绍,只要能拿到“路条”,仅建站后转手卖出,就可获得10%左右的净利润。而走完全部流程,一般不会超过半年时间。
与此同时,建设光伏电站主要地区的审批主管部门,也在考虑适当抬高进入许可。近日,青海省发改委相关人士向记者透露,发改委希望未来的申报企业能为当地带来新技术或新产品,对此,业内人士分析称这相当于提高了门槛。
发改委的路条
华东地区某大型民营光伏企业负责人,决定延迟记者上门采访的时间。他解释称,并非接待环节出了问题,而是公司正在向发改委报批一个电站项目,不希望因媒体关注而节外生枝。他此前曾告诉记者,各地地方政府一哄而上兴建光伏产业园、产业基地,而忽略了价格因素对这一产业的影响,这使得行业的恶性竞争愈演愈烈。
中金公司最新调研报告称,2012年5月举行的上海SNEC光伏展会上,参展企业数量较往年大幅增加,但真正下订单的客户踪影难觅,预计行业产能过剩还将恶化。
“光伏组件企业的利润率很低,由于上游材料降价,盈利链条正在逐步向下游转移,其中就包括光伏电站建设等。”同样地处华东地区的某A股上市电力公司董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然而建设一个光伏电站,需要盖48个章,而且都是不同的部门,跑起来很不轻松。”上述企业负责人说,但对于有建站经验的企业而言,熟门熟路操作起来反而有优势,而且最终利润也比较高。
据证券时报记者了解,一个太阳能光伏电站的建设申请,首先需要获得建站当地省区发改委的批复,并且还有土地、环保、水保、消防、地质灾害、压覆矿产、发电资质、并网手续等诸多环节需要疏通,对于无操作经验的企业来说,难度极大。
多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发改委的审批就是“路条”,打通了这一关,后面的基本就水到渠成了。没有“路条”,连银行贷款都搞不到。
政策依赖症
据了解,目前太阳能光伏电站的发电成本,仍高于传统的石化能源发电、水电、核电及风电等。但多数国家通过政府补贴、协议上网等方式,都对太阳能光伏发电给予了政策扶持。
不可否认,目前环境下,任何国家发展光伏电站事业,都需要依赖政策的扶持。按照我国现阶段所鼓励的大型电站建设思路,对资本金的集中度要求很高,其短期发展将不可避免取决于政府各环节补贴及高价强制上网政策。但要获得这些政策扶持,通过一道道关口并不容易。
资料显示,我国太阳能电站建设的具体职能管理部门,主要是国家能源局及相关的环保部、住建部、财政部等。如果是去国外建设电站,还需经我国商务部批准。
但要想获得各路“通关公文”,首先要过建站当地的省区发改委这道关。上述民企负责人对记者说,希望发改委能放宽准入门槛。只有管得少,行业和企业才能在市场化中获得成长。能否盈利及如何掌控风险,企业自己心里有数。
国海证券研究所资深行业分析师张晓霞指出,2011年至2014年是太阳能行业发展的过渡期,欧洲市场正在由政策驱动向市场化迈进,新兴市场国家仍需依赖国家政策的扶持而获得培养。
但这种政策“依赖症”却是一把双刃剑。能优先获得政策支持的,就拥有了独立而独特的盈利渠道;被政策拒之门外的,只能继续原地踏步。
转向BT模式
这里说的盈利渠道,指的是光伏电站的BT模式,即所谓“申请批文-建设电站-并网-转卖移交”模式。
张晓霞在今年4月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在国内,光伏电站的投资运行仍是非完全竞争市场,壁垒主要来源于建站和并网的审批。据她调研,企业完成上述BT操作,一般需花费3~6个月时间,转卖移交之后就可实现资金回收,并获得8%~10%的净利润。
而光伏行业过早步入寒冬,也加快了企业向BT模式的探索步伐。去年以来,不少企业项目停产、盈利锐减及大幅裁员,部分具备渠道优势的企业便开始转向这一经营方式,从中获取渠道溢价。
前述公司董秘告诉证券时报记者,现在有能力从事BT模式的,并非都是电力类的公司。所以他们建好电站后,自己不愿意也无法实现上网销售盈利,更多的还是直接卖掉。他介绍道,BT企业不仅能为买主办妥前前后后所有手续,而且连电站交付后的上网电价,都早已协调好了,可谓是“交钥匙工程”。
建设光伏电站具有较强的抗风险优势,这已成为行业下行周期中,企业转移风险和保有收益的重要手段之一。Wind金融情报所的相关分析指出,截至2011年末,光伏电站组件价格已下跌超过30%,电站建设成本相应减少了约20%。同时,电站的建设周期较短,相关补贴政策易于把握,越来越多的公司正在加入。
张晓霞认为,随着国内新能源并网政策及技术的逐步完善,光伏电站审批流程将更为简单透明,BT企业的竞争也将随之加剧。
新一轮西迁
在利益的驱使下,建设光伏电站的竞争逐步加剧,各地相关企业也开始了新一轮“西迁”。而与此同时,曾经一度对建站企业给予土地优惠或免费划拨政策的青海等省区,现如今也正在开始对“外来和尚”提出了新的要求。
据了解,我国西部地区光照时间长,光伏转换效率高,2009年前后,青海、甘肃、宁夏等省区一度对建站企业给出多项优惠政策。但日前青海省发改委能源局相关人士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全力支持企业的同时,希望企业能同时带来新的技术或产品,支持青海当地中上游企业发展。对此,业内人士解读称这相当于提高了门槛。
这位发改委人士告诉记者,青海省遵循国家相关政策,欢迎各地优秀企业前来投资建设。尤其是去年开始,来青海建设大型光伏电站的企业明显增多,如今在建企业已有40余家,在外围履行流程的还有100多家。他说:“在国家新的电价政策出台之前,我们会对有贡献的企业加以倾斜。”
围绕同样的问题,记者还分别向内蒙古、新疆自治区发改委进行了了解。新疆发改委相关人士不愿多言,仅表示,国家对不同的省区都有一定建设指标,但各地的配套设施、光电资源、并网条件等均有所差异,不建议企业一拥而上。据该人士介绍,新疆区内(不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部分)在建的光伏电站装机规模约在40万千瓦以上。
公开资料显示,按照我国太阳能资源年辐射总量进行排序,宁夏北部、甘肃北部、新疆东部、青海西部和西藏西部等地属于最佳的一类地区,而四川、贵州两省部分地区及重庆市,则属于太阳能资源最弱的五类地区。
相关新闻·
根据中国证监会最新公布的IPO(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报企业基本信息情况表,6月27日,皇明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终止审查。由创业板发行监管部公布的申报表则显示,另一家太阳能企业——江苏辉煌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已于6月26日申请终止审查。
此前,已有日地太阳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光伏企业止步IPO,加上上述2家,今年以来光伏企业上市受阻的案例已达9家。申报表显示,目前仍有福莱特光伏玻璃集团、浚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中来光伏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3家光伏企业在排队IPO,其状态均为“落实反馈意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