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交会:中国外贸“危”“机”并存
记者:您认为从这届广交会看,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对我国的外贸出口有多大影响?
何平:从这届广交会目前的成交状况来看,欧美的采购商只有上届的70%-80%,而交易商总数和上届基本持平,主要是由于来自新兴市场的采购商增加了。金融危机对欧美实体经济的影响,对我国外贸是有很大影响的,因为欧美仍然是我国出口贸易的主要对象,但向新兴市场的出口出现了很好的增长势头,部分弥补了对主要金融危机国家的出口。
中国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也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广交会展示的中国出口产品结构也由过去单一的土特产、初级产品为主,变成现在的出口产品多样化;本次广交会上,原来在一期展出的服装、家用纺织品、纺织原料面料、抽纱、地毯及挂毯、裘革皮羽绒及制品、鞋帽、医药保健品及医疗器械等产品调整到第三期展出,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对外贸易的重心转移。
同时,广交会展位和参展企业大幅增加逾30%,参展企业增加3710家,为历史之最,这一方面反映了中国涉外贸易的广度和深度的提升,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国长三角、珠三角民营出口企业在遭遇成本上升、外需减少的情况下,营销力度的加强。总体来看,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给我国的对外贸易既带来了保持进出口额持续增长的挑战,又带来了进出口产品结构调整的机遇。
记者:您认为像广交会这样的大型展会对国内商业银行来说有什么意义?银行能从中得到什么信息?对银行的业务有什么帮助?
何平:广交会作为中国对外贸易出口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其成交额和成交产品结构都可以用来预测对外贸易的趋势以及贸易结构调整的走向,这些信息可以使得国内商业银行对国民经济的走势以及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有一个更加清晰的了解,对国家宏观财政政策以及货币政策有一个更加及时的判断,对各行业的信用风险有一个更加准确的把握,以利于银行更加及时有效地将资源分配给最有潜力的行业或企业,从而在降低风险的同时达到盈利最大化。
记者:有人认为,越是在经济危机的时候,大家对于低价产品的需求会越旺盛。因此,中国的出口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你同意这样的判断吗?
何平:我不能完全同意这样的观点。毫无疑问,欧美金融危机将大大降低欧美各国人民的收入水平,人们对需求弹性高的奢侈品的需求将大幅减少,但低价产品的需求不会有太大变化。一方面,低价产品和奢侈品不具有替换性,另一方面,低价消费品,尤其是生活必需品,有一定的消费刚性,对收入的弹性较低。同时,西方国家在危机时期更可能采取贸易保护的措施来扶植本国企业,从而降低其进口产品的竞争力。
记者:从这次广交会到现在的一些情况来看,传统的欧美市场的订单有下降的趋势,但同时来自“金砖四国”和与亚非等地区的新兴市场采购商人数不仅没有下降,反而上升了不少。您认为,这些市场能否较好的代替欧美市场,成为一些外贸企业的救命稻草?
何平:“金砖四国”和与亚非等地区的新兴市场采购额增加并不能完全代替欧美市场,一是由于欧美市场和新兴市场的产品需求结构不尽相同,二是贸易模式不同。我国以欧美为出口目的地的出口制造业,无论是产品设计、专利、研发、品牌、营销、物流、售后服务等环节都高度依赖跨国企业,承担的国际分工环节单一,而向新兴国家扩张时,中国制造将面临市场调研、产品设计、销售渠道、售后服务等挑战。中国制造迫切需要的服务包括品牌推广、市场信息搜集、国际法律援助、国际市场咨询等等还相对薄弱,需要不断完善与加强,因此新兴市场虽然给我国对外贸易带来的新的契机,但要转化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长久推动力,还需时日。可以预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外贸产品结构的扩展与调整,会有一些新的企业加入到外贸大军中来;同时,新兴市场贸易模式的拓展,必然会有一些外贸企业在竞争中不断成长,成为一个生产、服务一体化的国际知名跨国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