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门槛该如何迈过去

张韵 | 2012-07-03 09:44 351

人民币在周边地区的大受欢迎并不能掩盖其在欧美市场仍然较难被贸易商和个人接受的事实,人民币跨境流通待解打入西方主流市场的难题。

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流通已日见规模,作为成长为国际货币的第一步,在跨境贸易中的广泛使用是人民币在最近十年中走出的最重要一步。然而,人民币在周边地区的大受欢迎并不能掩盖其在欧美市场仍然较难被贸易商和个人接受的事实,人民币跨境流通待解打入西方主流市场的难题。专家预测,从区域化到国际化,人民币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人民币在周边成“第二美元”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对外经贸交往的快速发展,加之币值长期保持稳定,人民币正被越来越多的周边国家和地区所接受。早在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在《2004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就曾指出,在边民互市和边境小额贸易中,人民币已被广泛用作计价、支付和结算货币,其在境外的流通量不断增加。

据了解,如今人民币在东南亚地区的自由流通已受到“第二美元”的待遇,如缅甸、越南和柬埔寨等国的部分居民还把人民币作为一种储藏货币。人民币在这些国家很受欢迎,在这些国家的流通现钞总量中占据了很大比例,在有的国家人民币甚至可以全境通用,一些国家的领导人在不同场合提出鼓励国民使用人民币。在老挝、柬埔寨、蒙古和缅甸北部,人民币是疲弱的本地货币的代替品,成为当地的主要贸易货币。

在新加坡和泰国,可以用人民币购物的商业场所数量正不断增加。人民币在韩国已成为“准硬通货币”,银行、个人所设兑换点广泛分布于其国际机场、商业区、旅游风景区及宾馆等地,人民币在当地的兑换不受限制。

进入2012年,对人民币的储备和投资更是在周边国家和地区写下了浓墨重彩的几笔。继韩国贸易协会呼吁增加人民币贸易结算比重之后,2012年3月韩国央行正式获得3亿美元人民币证券投资额度。同月,马来西亚央行宣布推出人民币结算业务,随后该国11家银行加入该业务。而泰国已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该国央行也表示将准备投资人民币业务。

欧美市场接受程度不高

周边国家和地区高挂“欢迎使用人民币”招牌的背后是双边经贸合作的不断深化和人员往来的不断增多。但人民币离实现真正的全球流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欧美国家,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被使用的机会仍然很少,贸易商对人民币的接受程度仍然不高。

据《环球时报》报道,在中欧和中美贸易结算中,买卖双方多用欧元和美元。“现在用人民币结算还不现实,欧美客户很难接受,但以后应该是个趋势吧。”从事外贸十余年的张先生这样说。

德国智库柏林世界经济研究所金融专家阿尔斯曼表示,目前在对外贸易中用人民币进行计价和清算还不是很“自由”,主要还是用美元,还有一些用日元和欧元进行计价清算。阿尔斯曼认为,中国应在外贸领域大力推动用人民币计价清算。这是将人民币影响力扩大到欧美国家的基础手段,而这也成为中国央行大力推进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原因。

2009年4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同意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2011年8月,中国内地全境都已可用人民币结算跨境贸易。但与新兴市场的热情相比,欧美客商仍难接受用人民币作为跨境贸易结算货币。

西联公司旗下的西联商业支付日前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称,美欧等发达市场的公司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贸易结算的意愿较低。研究结果显示,美国企业的不愿意度最高(占42%),欧洲企业(占23%)和东南亚企业(占13%)分列其后。尽管可以降低汇率风险与交易成本,但逾四成的中国企业仍不愿主动要求海外贸易伙伴使用人民币付款。中国企业认为这其中的障碍主要在于交易的不方便性(33%)以及人民币兑换程序(20%)。

据外贸企业经营者反映,目前阻碍海外商家接受人民币报价和结算的因素主要有两点:一是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目前出口市场仍是买方市场,在商品议价以及货币结算方面,海外采购商更具话语权。为了能够留住客户,中国出口商只能延用美元结算;二是大部分出口企业对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的办理流程缺乏了解,加上此前通过锁定汇率、设置根据汇率波动来协商的调价空间等,已经能达到降低汇率风险的效果,所以企业还是习惯使用之前的操作方式。但随着人民币汇率波幅空间的扩大,以前的操作方式将越来越难以保证企业利润不受汇率的影响,因此业界期待完善相关制度以利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开展。

跨境流通渠道有待拓宽

对于如何提高欧美企业和个人对人民币的接受程度,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鄂永建指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制度“道路”已经铺平,但银行流程、海关税收等细节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中国银行副行长陈四清4月在伦敦出席活动时指出,自2009年启动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以来,覆盖多种业务的跨境人民币政策体系已经初步建立,人民币的跨境使用已经从贸易领域扩展至投资领域,香港等离岸人民币市场初具规模。预计未来人民币的跨境流通渠道将进一步拓宽,以推动人民币的跨境良性循环,进一步便利境内外企业使用人民币开展经贸活动。

 综观一国货币成为世界货币的历史,均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英镑、美元、日元和欧元均不例外,其过程充满了波折和反复。著名经济学家陈雨露在其著作《构建国际货币体系新秩序》中写到,人民币国际化需要在未来30年中逐步完成,第一个10年是“周边化”,即完成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使用;第二个10年是“区域化”,即完成人民币在整个亚洲地区使用;第三个10年是“国际化”,使人民币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关键货币。目前,人民币仍处于第二个10年的前期阶段。从周边化向区域化发展,已经在这一阶段打好基础。第二阶段稳步向前才能向更高的国际化阶段迈步。

0
标签: 国际化 门槛 该如何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人民币国际化门槛该如何迈过去

2012-07-06 14:05
2480

《跨境人民币观察》问卷成果展示与交流会成功举办:专家学者共探人民币国际化前景

2024-05-28 14:29
181166

交通银行唐建伟:人民币国际化展现新趋势新挑战

2024-05-27 15:24
182956

赵锡军:以经贸合作为抓手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走深走实

2024-05-27 15:23
181449

“千员访万户,汇率避险正当时”宣导会暨“数字化、便利化、国际化”交流会顺利召开

2023-09-11 18:12
240346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