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利好消息接踵来 坚定市场化改革方向
即将过去的6月,保险业利好消息接踵而至。《中国保监会关于鼓励和支持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保险领域、积极参与保险行业基础建设,大力支持民营保险机构发展。
这些政策规定有的已基本成熟,稍加完善即可发布;有的需要进一步听取意见择机发布实施。这一系列新政征求意见稿被市场认为是对保险行业的重大利好,将大幅放宽对保险公司投资渠道的限制,在提升保险资金投资收益、降低对资本市场过度依赖的同时,也对保险机构的投资能力和风险防控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
继银行业和证券业之后,保险业支持民间投资的细则措施也终于出台。《中国保监会关于鼓励和支持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保险领域、积极参与保险行业基础建设,大力支持民营保险机构发展。
《实施意见》指出,对于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积极支持通过发起设立、受让股权、认购新股等多种方式投资保险公司,促进保险公司的资本多元化和股权多样化。首次明确对于符合条件的民营股东,在坚持战略投资、优化治理结构、避免同业竞争、维护稳健发展的原则下,单一持股比例可以适当放宽至20%以上。
此次对民营资本“松绑”,在于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让此类资金在社会上有更多的渠道选择。《实施意见》实际上向市场释放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就是保险业要继续走市场化之路,但是民营资本能否大量介入保险业,要看“玻璃门”能否真正被全部破除,监管部门的决心和方向是不是真的能够贯彻下去,这个过程绝对不会一蹴而就。未来的中国保险业,民间资本将成为主角,国有资本应该逐渐向农业保险、出口信用保险这些政策性的方向来转移。
但《实施意见》在具体条款上仍有较为模糊的现象,例如“单一持股比例可以适当放宽至20%以上”中的“适当放宽”具体如何界定尚不清晰,今后在民间资本投资保险行业的具体操作过程中仍需要进一步的配套细则来指导和规范。
近日,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保险中介市场准入的通知》,要求除保险中介服务集团公司以及汽车生产、销售和维修企业、银行邮政企业、保险公司投资的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以上的保险代理、经纪公司及其分支机构和全国性保险代理、经纪公司的分支机构的设立申请继续受理外,暂停其余所有保险专业中介机构的设立许可。
今年以来,保监会连续出台政策调整中介机构的市场准入机制,旨在顺应保险中介市场转型升级的发展趋势,有效提高保险中介公司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初步预估,此举不会对保险市场形成大的冲击,总体上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据悉,保监会将从体制机制上进一步完善保险中介市场准入,尽快修订《保险专业代理机构监管规定》、《保险经纪机构监管规定》和《保险公估机构监管规定》,大幅度提高准入门槛,使保险中介市场准入机制更加完善、符合我国市场实际。在此基础上,保监会将部署各地保监局逐步恢复相关行政许可工作。
保险业发起设立基金公司近期有望取得突破性进展。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近日表示,保险公司发起设立基金公司的试点,目前正在推进中。
实际上,此前已有保险机构通过间接方式涉足基金业的先例。比如,中国平安通过旗下平安信托间接控股平安大华基金。分析人士认为,保险公司把设立基金公司定位为拓展资产管理业务的重要环节,希望发挥其营销和专户理财职能。
此外,中国人保的整体上市计划似乎暗中生变。市场消息称,尽管已于6月下旬获得香港监管部门批准其赴港上市,但考虑到最佳上市时间窗口的选择不当,以及如何与A股的协同问题,中国人保暂定推迟H股IPO的时间表,届时是选择“A+H”同步,还是“先H后A”的上市方式尚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