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本优势渐弱 资金“回流”明显分化
尽管中国劳动力价格依然大大低于美国,但由于美国生产自动化程度更高,工人生产效率更高,一些美资企业迁回本土生产后可在不同程度上对冲人力成本的差距。
“跨国公司主要根据三个因素来考虑是否选择中国作为其产业链中的一环。”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碚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一是要素,即哪里便宜去哪里;二是技术,技术是否先进,配套设施是否完善等;三是产业文化氛围。”
正因为如此,尽管中国劳动力价格依然大大低于美国,但由于美国生产自动化程度更高,工人生产效率更高,一些美资企业迁回本土生产后可在不同程度上对冲人力成本的差距。
比如,在惠而浦的格林威尔工厂,工人一般每小时工资大约在12.4—16.5美元之间,外加福利。而在中国东部地区,工人每小时工资水平在3.4—3.5美元。不过,惠而浦通过提高自动化生产、精简生产线员工、与供应商协作等方式压缩了成本。
实际上,让业内最关心的是中国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趋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24556元,同比名义增长18.3%,增幅提高4.2个百分点。不少经济学者认为,中国人口红利正逐步消失。
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的报告认为,由于中国工人工资的上涨,以及生产率的提高落后于工资增长,到2015年左右,就多数面向北美消费者的商品而言,其在美国部分地区生产将会变得和在中国生产一样经济划算。
该报告认为,在普通的中国工厂,工人工资和福利正以每年15%到20%的速度增长,这将导致中国相对于美国低成本州的劳动力成本优势由现在的55%骤减至2015年的39%,而美国工人拥有更高的生产效率。此外,对于很多商品而言,由于运输、关税、供应链风险、工业地产以及其他成本都被完全考虑进去了,因此,在未来5年中,相比美国的某些州,中国制造工厂的成本节约空间会变得更小。报告认为,在未来5年中,对于多数销往北美市场的商品而言,相比美国部分地区,在中国沿海城市建厂只能减少10%-15%的生产总成本。如果制造商的产品定位为北美市场的话,那么在美国投资建厂将会是最佳选择。
在成本、技术、市场等诸多因素影响下,美资“回流”出现了明显的分化特征。江苏省人民政府参事室主任宋林飞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目前再工业化对我国利用外资的影响尚不明显,但某些行业的回流应值得关注。首先是受市场影响较大的行业,比如产品是面向中国市场销售的,那么外资回流的可能性较小;面向美国市场销售的,回流的可能性较大。其次是受要素成本因素影响较大的行业。美国政府推出各项鼓励政策,鼓励企业回归本国创造就业,资本在综合考虑成本后若能盈利,那么回流将是必然选择,否则企业不会因政府行为而发生改变。
威普咨询公司全球合伙人单小虎说,从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从中国回流的企业多是一些中小型制造业零部件生产企业。这类企业对产品的质量和时间要求较高,而对人力需求不高。从地域上看,位于中国沿海城市的企业回流较多。随着沿海城市各种成本的上升,这些企业考虑将厂址迁至中西部,但此举会导致更高的运输成本和丧失在主要沿海城市已形成的工业群集优势。因此,回美国本土生产的选择可能更佳。
某供应链管理专家表示,对于诸如重型机械在内的体积很大或是分量很重的商品而言,回归美国生产的可能性较高。因为相对价格而言,这类产品的运输成本很高。其他可能回归美国生产的商品包括,经常需要依照消费者要求来改换颜色或款式的昂贵商品。
金碚强调,美国推行再工业化不仅仅是为了创造国内就业、改善贸易不平衡,更重要的是力图保持制造业技术的全球领先地位。这些产业有的是美国国内本来就有,有的是在政府鼓励政策下回流的。这类产业的回流主要体现在跨国公司在全球产业链布局中将中国等国家或地区的布局转回美国,除了加工环节回流外,很多供应商也有回流迹象。
“应该说,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实施两年多来是有效果的。”金碚表示,有一些企业确实回归美国本土了,有些产业的推进步伐确实比过去快了,如新能源、低碳等新兴产业取得了较为明显的发展。“但这种回流不是大规模的,毕竟中国还是有优势的。”
丝绸之路控股集团董事长凌兰芳同样认为,制造业回流美国主要集中在一些高端制造业,但这种回流并不会成为“大规模现象”。但他认为,美国等发达国家大力推进制造业复兴无疑将对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带来较大的影响。“我们的制造业在向上爬的时候,原本可以利用发达国家的通道,但现在他们把这个通道拿走了,自己发展。这就加剧了中国制造业升级发展的艰难。”凌兰芳不无忧虑地说。
在成本、技术、市场等诸多因素影响下,回流的美资出现了明显的分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