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食品频出问题 为何还是国民宠儿?
3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2011年11月进境不合格食品、化妆品名单显示,共有176批次产品不合格,"上榜"的进口食品种类繁多,其中不乏国际知名的高端品牌
在此次被检出的不合格产品中,欧莱雅(中国)有限公司从法国进口的12批次阿玛尼男士香水,由于超过保质期被拒入境。北京哈文迪经贸有限公司进口的英伯伦绿茶被检出稀土超标。张家港市长谊进出口有限公司进口的马来西亚产特级初榨橄榄油,检出"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超标。进口商为浙江省国际贸易集团温州有限公司的两款重量均为0.054吨的肯迪雅婴儿配方奶粉和肯迪雅较大婴儿配方奶粉粉别因乳糖、维生素D、硒含量和蛋白质、硒含量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而被浙江进境口岸检验检疫机构予以销毁处理。此抽检商品的产地是法国,制造商为CANDIA。同为法国"身份"的"依云"高端矿泉水被检"亚硝酸盐"含量超标。但是依云方面表示,目前没有证据表明该批次"依云"矿泉水系本公司生产,目前已经和国家质检总局联系,将进行样本检验。
此外,沃尔玛再次“染黑”;沃尔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进口的美国好时巧克力味糖浆存在标签不合格问题;锦江麦德龙现购自运有限公司进口的蒂比亚克蒸粗麦粉、小麦粒则发生腐败霉变问题。
国家质检总局强调,所列批次食品、化妆品的问题是入境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时发现的,都已依法做退货、销毁或改做他用处理。不合格批次的食品、化妆品未流入国内市场。
本次波及的进口问题食品和化妆品不仅是品种繁多,而且进口问题食品的来源广泛,既有欧洲,也有紧邻东南亚。而且近年来准备青睐的进口食品"事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也主要是两方面造成的,一是国内民众在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愈演愈烈的当下。对国产食品的消费信心有所降低,对进口食品的信赖程度相对上升,当然也与收入的增加、购买力欲望增强有关。进口食品的消费量、品种的增加,出现的问题也跟着增加;二是很多国际食品生厂商,在对待中国这个大市场上,执行"差别政策",不仅是价格还有制作工艺和质量档次上,这已不是什么秘密。
比如本次曝光的"依云"矿泉水,一瓶500ml依云矿泉水价格为2.16美元,而美国亚马逊上的普通矿泉水价格基本在2美元左右,也就是说,依云在美国跟普通矿泉水价格无异。在法国,依云矿泉水价格更低,500ml一瓶价格约0.5欧元,折合人民币4元左右。而在国内,依云矿泉水500ml售价9.6元/瓶,而在国内星级酒店的价格更是40元~80元不等,而雀巢500ml纯净水只有1.2元/瓶,依云水是雀巢水价格的8倍。
第一农经认为,国际食品和奢侈品公司在对待中国市场的态度和政策上存在着双面性,一方面,他们想得到高于本国市场的高利润;但是另一方面,又缺乏对中国市场精耕细作的耐心,不注重质量和品牌,更多的心思放在了通过营销策略和文化输出紧抓国内消费者的不成熟"消费观",从而塑造和保持奢侈品牌的高端形象。维持高的价格盈利。但是随着国民消费理念的日渐理性和国内食品安全状况的改善,"洋食品"要保证市场份额和高盈利,恐怕还得专注食品安全和品质,而"洋品牌"并不一定就是食品安全的"附身符"。
虽然进口食品的“事故率”呈增加的趋势,但是我们还是应该清晰的看到,相对于国内食品,"进口食品"在国内市场还是“宠儿”;这主要与国内消费者不成熟的消费观念和国内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导致消费者信心不足有关,当然也与国内消费者惯性的认为"洋品牌"就是品质保证的固化思维有关。有数据表明,80后青少年和白领更加趋向于进口食品,实际上这样的人群原因很简单,就是"国产食品感觉上不安全了",虽然进口食品的问题也不少,但是毕竟没有国产食品的曝光率高,也就是买个"安心"罢了。
"舌尖上的中国"近日热播,引起了国内民众的巨大反响,在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当下,实际上也是民众追求安全、健康、生态食品的感情共鸣。因为国人舌尖上的中国并不是纪录片中那样文化与健康美食的完美结合,而是恐慌与期待的感情交织,我们希望国产食品能够让国人吃得健康,看得舒服;安全有保障,但是现实并不是这样的,所以相比之下我们更加信赖"洋食品",实际上这也是在对国产食品失望的情况下一种无奈的选择和心理反映。我们希望国产食品能做出质量,做出品牌,卖出健康;输出文化;让舌尖上的中国不再"如履薄冰",而是让中国人的舌尖能够尝到国产的美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