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万亿准备金哪去了
当著名的“不可能三角”遇上中国,就可能了?
这个被众人奉为金科玉律的理论,更好的术语应该是“蒙代尔不相容三位一体”,即一个国家在固定汇率、资本自由流动和货币政策独立性三者之间无法兼得,学术界历来对此理论是否适用于我国有争议,认为前提条件不具备如利率非完全市场化、无发达的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等,而近期又有观点认为此“不可能三角”在中国会可持续,原因在于中国央行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个“炙手可热”的调控工具能被运用得炉火纯青,调控流动性,以此捍卫神圣的中国货币政策理论上的独立性。
央行最近动用这一工具是在5月12日,在4月金融数据公布后的次日。M2增长仅有12.8%、社会融资规模和贷款增长都低于预期,加上宏观经济数据也相对较差,质疑也接踵而至,认为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存准率太滞后,未起到前瞻的作用。
更神秘的是,将近16万亿的准备金似乎一旦收到央行账户就“蒸发”掉了?
而降准的指征又出现了:外汇占款又现负增长。粗略估计,4月当月约有360亿美元流出。
“神秘消失”的准备金
过去几年,央行一直扮演着“清道夫”的角色,完成着特定的防守任务。面对汹涌而来的外汇占款,不得不发放巨量央票和提高存准率予以对冲,央票存量在2008年一度攀升至4.6万亿元,至今法定存准率依然在20%以上的高位。
纵观近十年来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多次调整,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却呈现了快速上行的趋势。而既然被冠以“法定”字眼,就意味着金融机构无“还价”之力,无法和央行进行价格或数量的“打折”。
从理论角度说,一旦央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就直接收紧了金融机构的银根;反之,则放松了金融机构的银根。
事实如此?以4月人民币存款余额84.23万亿元为例,目前法定准备金的规模应在14.32万亿-16.85万亿之间(以存准率17%-20%计算),若在货币乘数为4的条件下,理论上收紧的资金量为57.28万亿-67.4万亿,但同期人民币贷款余额才57.93万亿元,“换言之,收紧的货币远远大于贷款规模,若果真如此,中国经济早就通缩和严重衰退了。”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所长王国刚指出。
而如此庞大的准备金哪去了?
王国刚分析说,在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条件下,如果央行果真“冻结”了对应数量的资金,那么,在央行的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就必然有这笔资金的存在。但央行历年各项资产中,不仅找不到这笔资金,甚至连“人民币资产”的科目都没有。如此巨额的法定存款准备金不可能在运行中“蒸发”,唯一的解释只能是,央行在得到这些资金后又将它使用出去了。
王国刚通过分析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得出其基本的操作过程是: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金融机构按规定向央行缴纳法定存款准备金、央行的“金融性公司存款”增加、央行使用这些资金向金融机构购买外汇资产,由此金融机构按照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要求缴纳给央行的人民币资金又回流到金融机构。
“在这个循环中,就金融机构整体而言,以缴纳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名义交给央行的人民币资金又通过央行购买外汇资产回到了原点,因此,人民币资金并没有减少。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与外汇占款的这种对冲机制表明,央行屡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主要用途在于对冲外汇占款。”他提醒说。
预期6月降息
现在,引发降准的主要指标外汇占款又现负增长!央行随后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金融机构外汇占款减少605亿元,逆转了之前连续三个月的增长,为今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
5月24日,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4月,银行代客结汇1102亿美元,售汇1139亿美元,结售汇逆差37亿美元,为今年以来首次出现逆差。
外汇占款的缩量,是因为热钱正在加速流出吗?
从外汇收入项看,4月份出口1632.52亿美元,进口1448.26亿美元,录得贸易顺差184.26亿美元,而3月份是贸易顺差53.47亿美元。贸易差额增加说明4月份货物贸易渠道并没有拖外汇收入“后腿”。
FDI渠道,4月份FDI新增84.01亿美元,相比3月份少增了33.56亿美元。“FDI带来的外汇流入占当月的跨境外汇净收入约30%,但FDI流入有一定季节性,每季度末往往有比较多的FDI流入,4月份FDI流入情况基本符合市场预期。”海通证券(600837,股吧)宏观经济高级分析师李明亮认为。
“假设4月份的外汇跨境净收入等于贸易顺差与FDI流入的和,收汇结汇率在60%,则4月份应该有1013.52亿元新增外汇占款。实际外汇占款下降超过600亿元人民币。表明风险偏好下降和人民币贬值预期下,热钱有大量流出。”李明亮分析说,按照新增外汇占款减去贸易顺差再减去FDI粗略估计,4月份当月有364.5亿美元热钱流出,是外汇占款低于预期的主要原因。
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预计,6月还将下调一次准备金率50个基点。因为汇丰PMI数显示,继4月增长下滑以来五月经济仍在继续放缓。待年中前后CPI降至3%以下后预计还会有一次25个基点的利率下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