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困冷链物流 供港蔬菜有点难
尽管成功拿到了重庆首张进军港澳蔬菜市场的“绿色通行证”,武隆商人谭荣却还是笑不出来。这是因为,从今年5月1日开始,他的公司就要向香港、澳门的数百个菜市场大批量供应蔬菜了,但截至目前,仍没法落实运输蔬菜的冷藏车,让谭荣担忧的是,他的整个销售计划,很可能因此被全部打乱。
渝菜首获港澳“通行证”
一直以来,重庆产蔬菜并未在香港和澳门市场打开局面,但谭荣的公司将改变这一局面。昨日来自重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消息称,就在不久前,谭荣所创办的武隆县港峰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港峰农业)“首吃螃蟹”,在通过一系列“严格考试”后,部分蔬菜种植基地和供港蔬菜整理加工厂在该局完成了备案登记,获得了我市蔬菜第一张进入港澳市场销售的“通行证”。
重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表示,调查显示,谭荣的公司日冷藏加工能力达500吨,蔬菜种植基地备案达1.8万亩。完成备案登记,标志着武隆高山蔬菜可大批量进军香港等地的市场,实现规模化生产。
已签下1万吨供应大单
“就在24日,我签下了首笔来自香港市场的大单。”昨日,记者联系上谭荣,他表示,港峰农业已与香港长沙湾蔬菜批发市场、香港绿田有限公司达成采购协议,年内将向香港市场销售1万吨武隆高山蔬菜。
这批订单,包括菜心、娃娃菜、菠菜、卷心菜、大白菜等10多个品种。从今年5月1日起,每两天将有一卡车重庆武隆蔬菜发往香港,单次发货数量为20吨。预计从7月1日起,将实现每天发两卡车,数量会逐渐增加。谭荣说,年内该公司在香港的销售额,将达到7000万港元以上。
计划5年销售3亿港元
“高山蔬菜在香港很受追捧。”谭荣说,早在去年12月,该公司种植加工的40吨娃娃菜和紫甘蓝销往香港“小试牛刀”,市场反响很不错,坚定了他开辟香港市场的信心。
重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证实,开辟港澳市场,不仅可提高武隆当地农户的收益,还可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谭荣的说法或许更为直观。他称,一般说来,蔬菜在香港的售价是内地的2倍。而一些时令菜蔬,价格更贵,以今年3月份上市的菜心为例,在重庆的销售价格为每斤3.8~3.9元,在香港市场上每斤却能卖到16元人民币。
谭荣透露,未来香港和澳门市场将成为该公司的重点。按照他的计划,5年内港峰农业在港澳的销售额将力争达到3亿港元。
冷藏运输成最大瓶颈
订单和“通行证”虽然都已敲定,如何解决运输难题,如今却让谭荣火烧眉毛。
“我正在到处联系运输蔬菜的冷藏车。”谭荣无奈地说,按该公司的运输需求,从今年5月开始,如果每两天发一车,至少需同时确保12辆冷藏车运输,才能满足蔬菜周转需求。不过,冷藏车每辆成本高达上百万元,由于公司2007年才创办,实力非常有限,无法自己出钱置办专门的冷藏车,现在只能通过与物流公司合作解决运输问题,“让人头痛的是,物流公司已明确表示,仅能满足我们5月的运输需求,无法保证长期合作。”
据了解,蔬菜运往香港需全程冷藏才能保鲜,单面车程需20小时左右。根据物流公司的运作方式,当冷藏车运货抵达香港后,要等装满返程货才能回渝,否则物流公司就会亏损。这意味着,港峰农业的蔬菜销售将受制于运输环节,周转时间将大大延长。谭荣说,希望相关部门能出面协调,帮助他解决目前所遇到的困难。
我市冷链物流发展滞后
昨日,记者与市物流协会取得联系。市物流协会副秘书长严文萃表示,谭荣所遇到的问题,关键症结在于重庆的冷藏车总体规模小。经该协会粗略统计,目前全市拥有冷藏车的大型物流公司仅3~5家,车辆总数量只有100多辆,其中大部分车辆用于运输奶、肉等商品,跑长途的车辆很少。
根据我市去年出台的《加快重庆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实施意见》,由于我市冷链物流发展起步较晚,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设备严重不足,占全市库容能力75%的19座冷库集中在主城区,物流集散与城市居住功能矛盾日趋明显。目前,全市现有冷藏运输车170辆,年运输量约35万吨。万人冷藏车拥有量0.05辆,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3。据悉,我市计划到2015年,实现全市冷库总规模达到70万吨,全市冷藏车力争达到2500辆,万人冷藏车拥有量达到0.8辆以上。
相关
蔬菜进港澳需“考试”
记者昨日了解到,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供港澳的产品从种养殖基地,到加工、销售环节,都需进行备案。此外,蔬菜的农药残留、重金属、微生物等数百项指标,也必须通过安全检测。如果没有完成备案,重庆蔬菜就无法打开港澳市场的大门。在对港峰农业进行登记备案前,重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组成的备案考核组,共抽取了33个土壤和水样,以及5个蔬菜品种的样本进行农残、重金属、微生物等887项安全指标检测与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