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I回升未必确认增长底部已过
何时见底取决于政策放松的力度与节奏,如果政策放松慢于预期,一季度增速8.1%未必是个底。
在4月份PMI中,生产指数达到57.2%,比3月份上升2个百分点,为去年1月份以来最高值,生产指数的大幅提高,显示产出转好趋势明显。同时,产成品库存指数为49.5%(低于50%),比3月份下降1.1个百分点,反映出当前生产加快未带来过多产成品库存积压。但新订单指数回落至54.5%,比3月份回落0.6个百分点,落后生产指数2.7个百分点,供需差距仍较为明显,则显示出当前国内需求特别是投资需求仍相当疲软。
据此预期尚未公布的4月份其他主要经济数据,社会零售品总额同比增速或提升至15.3%,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或略提高至12%。但主要受房地产调控与地方融资平台贷款限制等因素影响,投资仍将呈现下降趋势,预计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或为20.7%。
当然,敏感的进出口数据更值得关注。4月份PMI中,新出口订单指数为52.2%,比上月回升0.3个百分点,已连续三个月保持在50%以上,显示海外经济有所企稳并带动企业承接的海外订单有所增加;进口指数为50.5%,比上月下降1个百分点,反映出当前国内需求仍旧疲软。但鉴于今年海外经济形势难有大的起色,特别是欧元区经济下滑不可避免,预计未来中国出口仍将受此影响。
笔者据此预测,4月份出口和进口同比增长分别约为14%和10%,贸易逆差或为188亿美元,今年全年贸易顺差将略超1000亿美元,占GDP的1.5%左右,这将有利于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预计今年年末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最多升值至6.15水平,且会出现升值和贬值的双向波动趋势。
短期通胀压力有所减轻,这是4月份PMI数据分析的又一重要看点。其中,4月份购进价格指数为54.8%,比3月下降了1.1个百分点,其中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等17个行业高于50%。另据商务部与统计局食品价格的监测数据显示,4月份食品价格呈现下降走势,特别是3月份带动食品价格上涨的蔬菜价格已有所回落,占食品价格权重较高的猪肉价格也有所下降。另外,受国内油价提升及购进价格指数上涨等因素影响,4月份非食品价格将会有所回升。综合来看,4月份CPI或达3.2%,比3月份将有所回落,这也为政策调整留下了空间。但受欧美国家仍然奉行量化放松政策及国内货币政策进一步松动等因素影响,今年通胀回落幅度将相对有限,估计全年通胀将维持在3.8%左右水平。
透过分析4月份PMI数据,或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讨论本轮经济究竟会在何时见底这个热点问题。
从目前来看,当前中国经济之所以会明显下滑,这是海外经济放缓、国内房地产调控及清理地方政府投平台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鉴于消费需求短期内难以大幅提升,出口又受到海外经济的较大影响,稳定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重点已蜕变为“稳投资”。
由央行一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显示,一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2.46万亿,高于去年同期2169亿元,显示总量放松步伐已加快,流动性状况将得到逐步改善。但1季度中长期贷款仅增加6282亿元(同比少增3748亿元),占比为26%,远低于50%的正常水平,显示贷款对投资的支持作用有限。但伴随日后财政拨款陆续到位,将支持基础建设投资,并将带动中长期贷款的提升,对今年三季度经济反弹也将起到支撑作用。另外,伴随温州金融改革试点的推进、信贷支持力度加大及非公36条进一步细化,对恢复中小企业活力的作用也将逐渐体现。
总之,当前PMI的持续反弹,显示中国经济不会出现“硬着陆”。但二季度经济增长能否有所回升,主要取决于宏观政策的结构性调整力度,如改善中长期贷款结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等,特别是存款准备金率仍有下调必要,但短期内降息的可能性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