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缘何松动天然气市场出口禁令
在某种程度上,美国推动能源出口的诉求与其近期一再重申的“再工业化”进程有着高度的相似之处。
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长期以来美国在能源这一战略物资的开发利用以及进出口等系列问题上一直持极为谨慎的态度,并将“安全和自主”作为其能源发展的核心战略。那么,究竟为何美国会在此时扩大本土能源生产并打开能源出口之门?美国如从能源进口国转为能源出口国意味着什么?这与美国当前力推的“再工业化”又有什么联系?
二战后的美国能源发展,从最初的能源自给,到大幅的石油进口,再到限制石油进口,然后又松开进口管制,再到重提能源自给。本土能源利益和海外能源利益间的政策博弈从没有偏离“政治正确”的主线,那就是能源政策是否满足美国本土大多数能源企业的利益。其中不仅包括大多数能源资本的利益,还包括大多数能源劳工的利益。事实上,美国的能源市场有着较高的竞争性,出于其政党竞选制度的特点,历史上每每真正推动将能源生产重心拉回其国内的恰恰是本土市场中的广大中小型能源企业及能源劳工组织,此次也不例外。
其一,美国天然气产能过剩体现了当前美国能源市场较高的出口意愿。上世纪的能源危机之后,美国能源界便一直没有放松过对本土能源资源的发掘利用,近年来随着页岩天然气开发技术的突破性进展,页岩天然气开发利用已成井喷之势,致使美国天然气总产量近年已超过俄罗斯,成为全球第一。与此同时,美国国内的天然气需求市场却因经济低迷以及生产设施对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的依赖而趋于饱和。
在此情况下,美国国内的天然气市场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其市场价格已创出历史新低,如再不能利用海外市场消化过剩的产能,以适度提高天然气市场价格,预计将出现大量中小天然气企业的破产,以及天然气产业工人的失业。更为严重的是,还可能造成天然气这一能源品种的一定程度减产。由此,美国政府不仅要承受来自产业界和劳工组织的巨大压力,更是忧虑其以“安全和自主”为核心的整体能源发展战略会受到天然气减产的拖累。这些因素促使美国朝野两党在此问题上取得较大共识,那就是“以外促内”,通过天然气出口,推动美国逐步成为能源出口国,以保障美国未来的能源安全。
其二,国际能源价格高企造就美国能源市场较强的出口能力。美国本土天然气市场价格低迷,但亚洲和欧洲对天然气的强劲需求却推升了天然气的国际市场价格,全球天然气市场价格在区域上极不平衡,亚洲地区的价格水平便达美国的8-10倍,这个巨大价差所带来的潜在利润在客观上决定了美国未来出口天然气的巨大空间和潜能。此外,受市场需求不足的影响,美国现有12个用于进口的天然气终端设施中,利用率超过设计产能5%仅有3个。对这些终端设施进行适当改造使其用于出口,是未来天然气进入海外市场的便利所在,此次授予出口许可的项目便是计划在现有的进口终端上进行改造而成。
其三,提升美国经济的能源竞争力有助于其实现整体经济重振计划。在新的能源资源环境发展背景下,利用天然气产能过剩带动的能源出口可通过各种传导机制波及金融、经济、贸易、航运等多方面的各个产业部门,使美国在经济发展上获得更大的主动性,并借此重振经济,进而在国际经济的竞争中赢得战略上的相对优势。
制造业的回归和能源生产的回归,这是近期美国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在某种程度上,美国推动能源出口的诉求与其近期一再重申的“再工业化”进程有着高度的相似之处。两者的出发点都是提升美国经济的竞争力,共同的直接利益诉求都是增加就业,两者的实施都将重新阐释美国价值的含义,并重塑美国经济形象。
如果从全局来看美国在经济上部署的这两大最新战略,不难刻画出美国眼里未来的全球经济蓝图:通过“再工业化”恢复美国在工业创新、技术研发以及高端制造业等领域的发展优势;通过能源出口使美国再添影响并左右国际能源市场的途径,使其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获得国际经济竞争中至关重要的能源竞争力。
如以上两大战略都能取得成功并相互融合,那么,美国无疑可以在未来的国际经济发展格局中占据双重的战略制高点,这在长期将给全球经济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