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净值人群谋划财富传承
“富不过三代”,这恐怕是高净值人群最不愿听到的一句话。基于传统观念,大多数企业家都会选择将自己的财富交给下一代继承。但由于诸多原因,或许继承人还不足以掌管这样一笔庞大的资产,而多位业内人士认为,财产传承信托将是信托业的下一个“蓝海”。
创业难,守业更难。这部分高净值客户中,有相当一部分已经具有了财富传承的需求。而财富传承涉及到资产的保值增值等问题,成为这部分高净值客户关注的焦点。
如何将财富顺利地传承下去?怎样才能使下一代更好地成长?这是摆在许多高净值人群面前的现实问题。在本期《华夏时报》沃伦创富会举办的“信托理财与财富传承”圆桌论坛上,北京国际信托副总经理时宝东向大家介绍了信托的财产传承功能,嘉宾们也就此谈论了各自的看法。
信托制度凸显 财富传承优势
“富不过三代”,这恐怕是高净值人群最不愿听到的一句话。基于传统观念,大多数企业家都会选择将自己的财富交给下一代继承。但由于诸多原因,或许继承人还不足以掌管这样一笔庞大的资产,而多位业内人士认为,财产传承信托将是信托业的下一个“蓝海”。
王连洲:现在财富高度集中在少部分人手中,这其中就包括我们的企业家。这些企业家急切地需要把他的财产管理起来,进行增值保值。而且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家,他的后代并不愿意做接班人,这就产生了财产需要通过什么渠道来管理的问题。
时宝东:信托财产具有独立性、安全性,并具有保护隔离等功能。天然的制度优势使得信托成为最适合进行财富传承的工具。
信托财产实际上可以是现金、房产、黄金,也可以是隶属品,比如股票、债券等等。这种财产形态上无论如何变化,都不会影响信托财产的归属。由于有了信托财产的独立性这样一个特点,所以信托财产就有隔离保护的功能。
彭宪波:我认为随着信托制度的不断向前发展,最终还是要走到英美法系这种制度上来。信托财产的传承应该是放在第一位的。因为信托的模式,横跨三个市场: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和实业领域,能为高净值人群做好传承提供了很多有利条件。
财产传承信托 亟待突破困局
在圆桌论坛中,业内人士都普遍认为信托在进行财富传承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事实上,在英美等国,信托公司已经开展了相关业务并且成功地为众多高净值人群进行了财产传承和增值。那么,在国内信托公司开展财产传承业务是否已经具备条件了呢?
彭宪波:现在信托公司为开展财产信托做了很多准备,每个信托公司基本上都看重这个形式。比如现在信托公司都在建立自己的财富中心,也都在扩充自己的人员。但是做这个业务需要各方面的准备:第一,公司的业务模式要转变。从原来以融资为主,转变成主动管理;第二,提供的产品要改变。现在信托的产品一般都是一年或者多年期的,达不到财富传承的效果;第三,需要和监管部门多沟通。目前咱们只能说是正在准备的过程当中。
张海冰:咱们国家目前的法律环境和信托公司的自身准备,离刚才讲的这个财富传承的实际操作,还有什么差距?
时宝东:目前开展这方面业务实际上有几个问题。第一个是信托问题。比如最简单的房产过户,把财产变成信托财产的话,按照国内规定需要交契税和其他额外的税,另外房产变成法人持有后,每年需要交纳个税。第二个是事业传承,把公司股权交给信托公司,但是能不能选到合适的经理人,这个不是信托公司来决定的。国内的职业经理人市场是否成熟,是否能选到合适的职业经理人,这是行业内共同面临的问题,要靠社会共同的力量来实现。当然,这个市场也需要一个培养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