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融资将企业“捆绑”联动
在采购原材料的过程中,既无足够的周转资金、品牌信用,也没有足够的对手信息和谈判地位;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遭遇扩大产能太难、融资成本太高、仓库管理太累等难题;在产品销售过程中,无法实现买家资信保证、账款专人催收、账务清晰管理、账款及时回笼。
上述种种现象,都是中小企业在供应链各环节上可能遇到的问题。为帮助企业在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管理上提高实效、增加价值,时下,不少银行推出了“供应链融资”产品,即银行将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联系在一起,运用结构性短期融资工具,基于贸易中的存货、预付账款、应收账款等资产,为企业提供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如深圳发展银行的“供应链金融”、浦发银行的“供应链融资”、中国银行的“融通达”、北京银行的“资金快链”、交通银行的“蕴通”等,都受到不少企业青睐。
来看一则案例:某钢材经销商公司从事各种钢材的国内贸易,上游采购对象主要是国内大中型钢厂。在下游销售方面,公司交易伙伴多为国内军工企业,由于有下游客户的稳定需求作支撑,公司购销渠道畅通,销售收入逐年增长。不过,由于公司在钢材产业链中所处地位,与钢厂贸易结算一般采取提前预付货款方式,预付账期在3-4个月,由此形成大量预付账款,预付款余额占流动资产40%以上。随着业务发展,公司急需通过融资缓解资金压力,并获得扩大贸易规模的机会。然而,作为一家中小型钢材贸易公司,其无法提供固定资产用于抵押,也无法提供实力更强、符合银行要求的第三方担保,因此很难获得传统授信。基于公司的背景,某商业银行向其推荐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通过考察公司整体经营状况,并依据其与上游钢厂的关系和交易细节,银行以公司向上游钢厂支付的预付账款项下采购的钢材为质(抵)押,给予公司5000万元授信额度,向其提供短期贷款,专项用于向上游钢厂采购一次性支付预付款项,从而解决了公司的流动资金短缺压力。
可见,供应链融资其实就是银行将产业上下游的相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提供融资服务,将资金有效注入交易链中相对弱势的中小企业,以此解决企业的融资难题,使之快速成长。正如银行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各方对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问题日益关注,供应链融资模式值得金融机构拓展。而且,该模式还能为企业和银行带来双赢。
对银行来说,供应链融资可改变银行过于依赖大客户的局面,培养处于成长期的优质中小企业,分散授信风险;同时,银行以核心企业为中心,可成批开拓市场和客户,增加获利,降低营销成本。
对企业来说,中小企业融资往往金额小、次数多、周转速度快,而供应链融资恰好具备高流动性、短期性和重复性的特点,同时更强调针对资金流和物流的操作控制,淡化财务分析和准入控制,相对于传统信贷产品,供应链融资准入门槛更低、审批流程速度更快。因为开展供应链融资业务的银行一般会淡化企业财务报表和企业规模,而是更看重贸易结算记录、合同履约能力和现金流转情况,即企业在市场上能否持续“赚钱”的能力。许多达不到贷款条件的中小企业,就可通过供应链融资获得银行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