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民生领域投资占比60%
政府“救市”的财政刺激政策撩开了一些面纱。
本报记者获悉,10月23日,国家发改委投资司牵头,相关司局和相关部门参加召开内部会议,商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内容。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国家部委权威人士透露,这项投资规模有多大,目前仍然在商议阶段,需要等到12月份全国发改委工作会议尚见分晓。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固定资产投资的基本方向大致明确了,即集中在港口、铁路、能源(核电)、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基本可以肯定的是,资金来源将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增发长期建设国债,二是增加预算内投资资金的比重(指的是在正常的每年预算盘子里面加大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
上述人士还向本报记者强调,相比于美国8000多亿美元的救市计划,“中国并不是当期拿出几千亿来直接拉动经济,不是美国那样的救市措施,而是经济导向性的刺激措施,期望对社会资本产生一种导向作用。”
该人士进一步说,“这些固定资产投资并不是针对当前经济下行的刺激措施。拉动经济不是一个当期的效果,是需要时间的。未来2-3年后才显效出来。”
医疗、教育、文化民生投资占60%
在具体投资项目上,上述权威人士透露,比如核电方面,可能在中部省份的湖北、安徽或江西选择一个地区来建设;而铁路领域,今后或将加强东西路段的战略性建设。
“铁路是南北快了,但东西跑不动了,这轮投资,会加强东西向的铁路建设。这些都属于‘战略性’的铁路。”
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日前表示,现在国务院批复的铁路投资额达2万亿元,其中在建项目投资规模超过1.2万亿。据本报记者了解,这些投资规划主要是投融资改革,需要未来3-5年才能完成,关键要看投资进度如何。
据本报记者了解,按照正常程序,发改委内部讨论初稿后将征求地方和各部门的意见,然后在12月全国发改委工作会议上讨论后基本成型。紧接着在下一年3月份的全国两会上予以审议通过。
此前,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也向记者透露过,11月份将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按照惯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为下一年经济政策定调。换言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后,全国发改委工作会议将具体执行宏观调控措施、协调经济运行。
而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经过测算认为,假定2009年财政收入仅增长12%,若要明年GDP增速达到8.8%左右,财政赤字则将由今年占GDP的0.6%扩大到明年的2.3%。如此规模的赤字意味着债券发行量将由今年约7500亿人民币提高到明年的13300亿。即增发国债5800亿左右。
在此轮经济下滑中,有不少专家已经指出,现在是时候重提积极财政政策了,财政政策是刺激经济的有效手段。
据悉,发改委上述会议拟议的固定资产投资一般有两部分,一是“技术改造”投资,一是“基础设施”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包括民生的基础设施,如教育和卫生。
相比于10年前的固定资产投资,上述人士强调,过去是大项目,多投向国企的技术改造领域,但往往没有技术改造,却用去弥补其经营型损失。“而现在民生领域是弱项,所以此次将加大对民生的投入,即医疗、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投入,可能占比60%左右。”
除了民生领域,还将围绕“三农”领域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加强小水电、乡村公路的建设等等。
慎提财政刺激政策
尽管相比于10年前亚洲金融危机时的扩张财政政策,中国经济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私人经济占比不断提高,然而,当再次面临保增长的命题时,拉动内需方式仍然选择了固定资产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张斌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的医疗、教育、公共交通、环保等一系列受严格管制的产业中都面临严重供给不足,“这里蕴藏着巨大的投资机会。”
而社科院世界经济政治研究所所长余永定更是向本报记者指出,我们的投资率已经很高,刺激内需的重心应放在消费上,“即使是增加投资,也要增加可以改善经济结构的投资,比如能增加公共品供给的投资。”
经过多年重工业化模式的发展,中国经济结构亟待调整,经济增长的数字并没有完全反映到老百姓的福利中,医疗、教育、住房成为压在老百姓身上的“三座大山”,而启动消费则必然需要解决老百姓花钱的后顾之忧。
因此中金公司哈继铭提醒认为,政府需慎用反周期财政刺激政策——理由是,以前私人经济占比小,政府及国企占比大,积极财政作用较大;以前银行大量发放政策性贷款支持地方政府投资,如今银行已上市,难以推行政策性贷款;以前基础设施薄弱,机场、港口、公路、桥梁等设施亟须改善,容易发现项目投资,如今多数基础设施已显著改善甚至饱和,可投项目有限,盲目拉动基建项目投资可能造成未来严重过剩。
张斌则建议,如果能尽快推进医疗、教育等部门的放松管制,出口部门被迫转移出来的资源和劳动力就找到了“新家”。
“当中国能成功把资源重新配置到这些服务业部门,更多的劳动力和资源将服务于国内市场,更多的服务业而不是制造业将大大减轻环境和交通压力,更好的医疗、教育将让中国人更有信心应对老龄化的到来。”张斌跟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