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我国服务质量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日前发布的《中国服务质量发展现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已进入服务质量持续提高阶段,但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那么,制约我国服务质量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要基本达到国际标准还需要做出什么努力?尽管早在十多年前国务院就发布了《质量振兴纲要》,提出到2010年我国服务质量应基本达到国际标准,但目前一些地方对提升
服务质量战略意义的理解还不到位,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往往忽视服务质量“软件”建设,并没有真正认识到服务质量与服务业对地区经济发展和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性。
要做到服务质量持续提升,必须有相应的体制机制,但是,目前我国恰恰缺乏这样的体制机制。一些企业在服务创新方面与发达国家的企业比还有差距,有的被动模仿,创新能力不强;部分企业服务手段、技术、方法落后,配套设施不到位,亟待提高科技含量,创新手段,完善设施。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国家鼓励、支持一切组织和个人对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社会监督。但是,由于一些社会组织尚未受到足够重视,我国服务质量社会监督机制仍然比较脆弱,总体监督功能与作用得不到应有的发挥。
从企业角度看,一些企业由于服务质量管理不到位,存在着许多隐患。有的企业没有深入了解消费者、公众的需求,服务停留在表面、局部层次;有的服务承诺不兑现,导致诚信缺失;有的企业忽视质量,导致危害消费者权益的安全事故发生;一些企业标准滞后或执行不严,也直接影响了服务质量的提高。
此外,目前我国的服务质量发展也很不平衡。东部沿海城市服务质量水平高于中部、西部城市,城市服务质量水平高于农村,竞争激烈的行业的服务质量水平高于垄断性行业。
如何尽快提高我国的服务质量,顺利实现到2010年基本达到国际标准的要求?记者日前专门采访了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有关负责人。
这位负责人表示,要持续提高我国服务质量整体水平,就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服务质量主要由消费者、公众来评价,通过科学的抽样和调查来实现;
——加快服务业市场化步伐,在非自然垄断性业务领域引入竞争;
——加快推进服务业标准化,抓紧制订和修订物流、金融、邮政、电信、运输、旅游、体育、商贸、餐饮等行业服务标准;
——加快建立服务质量诚信体系,打造更多的名优企业和诚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