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创汇到外贸平衡:见证中国外贸由大变强

2008-10-14 17:45 595

新华网广州10月14日电题:从出口创汇到外贸平衡:见证中国外贸由大变强

    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日前表示,尽管中国也受到目前金融危机的冲击,但庞大的外汇储备是中国能较好地应对危机的三大因素之一。

    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已经突破1.8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而在30年前,中国的外汇储备还不足1.7亿美元。

    30年间,中国的外贸顺差在外汇储备的增增减减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从当年的“创汇第一”到如今的“贸易平衡”,中国外贸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     

    出口创汇曾是历史重任

    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国际清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外贸顺差一般又是各国外汇储备的最重要来源之一。

    事实上,从1978年到2008年的30年可以正好分成两部分——1993年前的15年间,中国年进口常常多于出口,时不时还有外贸逆差。

    分析当时我国的经济发展态势可以看出,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仍然处于外汇短缺阶段,出口创汇、增加外汇储备,仍然是我国外贸的重要任务之一。

    1986年4月召开的第59届广交会就是一个典型案例:经国务院批准,大会把“千方百计扩大出口,多创外汇,支援国家经济建设”作为中心工作。

    曾长期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心任职的一位老外贸回忆说,那时部分企业就算亏损也要出口,因为创汇任务重于一切。直到1993年前后,有关部门才将“创汇为主”的方针调整为“创汇和效益并重”。

    外贸专家表示,这一时期中国的对外贸易战略可以归结为“出口创汇和技术引进战略”,外贸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扩大社会就业、实现国际收支平衡不可缺少的力量。

    历史证明,这一决策发挥了作用——1994年后,随着我国外贸体制和外汇管理体制的进一步改革,我国外贸进入了迅速增长期,年贸易顺差少则100多亿美元,多则超过400亿美元。

    2000年以后,人们就已经很难在广交会的工作任务中寻觅到“创汇”这一项了。   

  高额顺差刺激中国外贸转型路

    取而代之的,是“实现贸易平衡”。

    这是因为我国外贸不再只是量的增长,而是质的飞跃,外贸顺差和外汇储备也随之产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以2007年为例,当年我国全年外贸顺差达到2622亿美元,外汇储备则大幅增长4619亿美元,达到15282亿美元,成为世界上外汇储备增长最多和总量最大的国家。

    国内外经济学者普遍认为,爆发式增长的外贸顺差和外汇储备,尽管有着各种原因,但客观上已经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多不稳定因素。

    中国政府已经清醒认识到了这一点,并着手改变——就在当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广交会正式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

    发展改革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说,这象征着中国正努力从出口导向的外向型经济模式向出口、进口和内需并重的开放型经济转变。

    “以往一直注重出口的广交会增加进口功能,是中国传递给国际上一个良性信息,即中国正在采取行动追求贸易双赢和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授张孝德说。

    外贸顺差增速放缓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市场已经向世界敞开大门。

    外贸人士指出,扩大进口有助于减少国际贸易纠纷,有助于人民享受到更加便宜的国外产品,也有助于刺激中国相关产业的发展。而这一切,都是以我国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为后盾的。

    “贸易平衡理念的贯彻,表明在全世界享受‘中国制造’的同时,中国人也开始分享世界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张燕生说。

    然而,在即将召开的第104届广交会上,面对汹涌而来的金融海啸造成的国际市场波动,中国外贸企业更关心的,将是如何在日益严峻的国际市场空间中获得生存空间。

    海关总署13日发布的数字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外贸出口10740亿美元,同比增长22.3%,增速比去年同期减缓4.8个百分点。前三季度累计贸易顺差180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6%。

    面对挑战,商务部贸研院研究员李健说,出口企业一方面要提高产品附加值,拓展利润空间和增强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也可尝试加大力度开拓国内市场。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