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银行贸易融资业务发展综述
启航向远方
——建设银行贸易融资业务发展综述
在3月5日举行的美国《环球金融》杂志“2008年度中国最佳银行与企业”系列评奖颁奖典礼上,中国建设银行荣获“中国最佳贸易融资银行”的殊荣。这是建设银行国际业务首次获此称号,对于建设银行贸易融资业务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贸易融资业务曾长期处于被人遗忘的“角落”,发展国际业务只重视国际结算,贸易融资只是陪衬,难以达到提高市场竞争力的目的。随着过去五年中国外贸进出口的持续高速增长和贸易金融市场的迅猛发展,贸易融资这块“蛋糕”也变得越来越大,隐藏在贸易融资背后的巨额中间业务收入渐渐引起了各家银行的重视,特别是在国内商业银行积极引入风险资本管理理念,积极推进信贷结构调整的情况下,贸易融资以其风险低、周转快、节省经济资本、综合收益高、对中间业务贡献大的特点,受到业界的追捧和关注。
为发展贸易融资业务,建设银行积极开展产品和服务技术创新,及时进行业务流程梳理和信贷制度调整,加强对重点客户的直接营销力度和对分行的培训力度,积极推动分行加大贸易融资投放,确保全行国际结算业务的高速发展。截至2007年末,表内贸易融资余额同比翻了一番多,国际结算量创历史最高,达到近3000亿美元;国际结算手续费收入也创历史最高;两年来国际结算业务收入和国际结算量都翻了一番。
从过去被遗忘的角落,走到今天铺满鲜花的奖台,建设银行的贸易融资业务发展经历了艰难的转变,而这种转变正契合了该行对公业务转型的战略需要。转变意味着创新,而创新也使建设银行的贸易融资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把握创新,就能赢得成功
创新能力决定竞争力。要想在贸易金融领域残酷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打破常规,不断创新。为此,建设银行把创新作为贸易融资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创新意识落实到产品模式、制度流程和受理条件等各个方面,在跟进同业动态的同时,把分行反映的问题作为改进和创新的契机,注重把为特定客户群提供个性化融资解决方案作为创新目标和方向,将创新意识始终贯穿于贸易融资的各项工作当中。
天道酬勤,2007年,建设银行国际业务一口气推出了12项产品,其中许多贸易融资新产品属于领先同业,比如率先推出了“大宗商品融资”、“直接出口保理”、“短期出口信用保险项下买断”等业务,并独家推出了“船舶出口保理”业务。同时,建行还加强海内外联动以及与外资银行的贸易融资业务合作,积极开展贸易资产转让、贸易融资风险参与、供应链融资等新产品,产品创新为建设银行树立了良好的市场形象。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服务科技创新方面,继率先建立全行贸易融资单证处理中心,并引入世界先进的IMEX(NTFS)处理系统后,2007年,建设银行启动并完成了“网上贸易结算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推广工作,该系统的推出改变了建设银行国际业务的传统服务模式,实现了客户端与银行后台系统业务信息自动传递和客户端在线操作功能。
为了使科技创新真正发挥生产力,2007年单证中心还启动了“六西格玛”质量管理项目,通过业务流程再造,提高了审单质量,降低了操作风险。与此同时,全行贸易融资单证集中处理的规划稳步推进,集中处理的专业优势也逐步显现。
控制风险,才能可持续发展
激烈的市场竞争不仅需要丰富的创新产品做支撑,更需要转变观念,由过去过于注重客户主体准入标准的风险控制理念,转变为重视过程控制和交易风险管理,从流程上把握风险,使贸易融资解决方案更加灵活、更加贴近市场需求,牢牢把握住贸易融资风险管理的核心,加强对分行业务管理和控制能力,认真贯彻全行统一的风险偏好,所有贸易融资产品须遵循统一的规章制度和统一的标准尺度,对于超权限受理业务实行严格的核准制度,使贸易融资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能有效控制风险。
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末贸易融资余额高速增长,当年实际新发放不良率却几乎为零;期末表内外业务累计不良率也远低于行业的平均水平,通过这些成绩,可以发现贸易融资已成为全行质量最佳的对公信贷资产,事实证明贸易资产规模在急速扩张的同时,不良率也控制在历史最好水平。
从“小而美”到“大而强”
由于历史原因,建设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市场份额一直较低,虽然近几年保持了持续高速增长,但业务整体规模仍不够大。对此,该行有关负责人表示,现阶段贸易融资是以质量制胜,占全行总资产比例还很低,特点是“小而美”,但是将来必须做大做强,在规模上获得整体竞争优势。
据了解,今年国际业务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依旧严峻,面对这种情况,建设银行从年初开始积极采取了“加大产品创新力度”、“统筹协调海内外资源”等一系列措施,继续通过产品创新和业务流程再造,保证业务高速发展。从今年前两个月情况看,全行国际结算量和国际结算收入均保持了高速增长,在喜迎奥运的2008年,让我们共同期待建设银行国际业务有更多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