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树伟: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

郭涛 | 2011-07-04 15:08 1032

20年前,济南高新区成为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之一,肩负“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重任,踏上了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征途。20年后的今天,济南高新区已经成为济南市乃至山东省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自主创新的重要载体和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本报记者 郭涛报道

  20年前,济南高新区成为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之一,肩负“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重任,踏上了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征途。20年后的今天,济南高新区已经成为济南市乃至山东省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自主创新的重要载体和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一座座科技园区在这里拔地而起、一个个重大项目在这里落地生根、一批批科技企业在这里创新创业,跨越发展的奇迹正在济南高新区上演。在科技部最新公布的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中,济南高新区综合排名第13位。数字背后,他们经历过怎样的创业历程,找到了怎样的创新路径,谋划的是怎样的发展蓝图?近日,本报记者专访了济南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苏树伟。

  “三步走”化身区域创新先锋

  “济南高新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大致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苏树伟说。从1991年到2000年前10年是起步阶段,济南高新区从开发面积仅1.76平方公里的科技城起步,在发展平台、载体和空间十分有限,科技成果和产业化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努力奋斗,在机构设置、运行体制等多方面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十五”期间,济南高新区开始大规模打造平台、开拓发展,扩大发展空间。园区建设显著加快、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投资环境显著提升、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为在新起点上实现新发展创造了条件、积累了经验。

  “‘十一五’时期是济南高新区加快发展的5年,园区主要经济指标都翻了两番,在济南市的分量有了很大的提升,成为该市经济发展的强势板块。”苏树伟如此评价第三个阶段的发展。特别是2008年以来,济南市提出“举全市之力支持高新区加快发展”,在济南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借城市发展东拓的机遇,济南高新区提出了“形成全市经济增长极,跻身全国一流高新区”的奋斗目标。统计结果表明,截至2010年底,济南高新区全部税收收入已占到济南市的17%,其他主要经济指标也都占到10%以上,出口比重占到20%以上,增长极的作用正在显现。“现在济南高新区已经成为济南市考核的一个板块,且分量越来越重,产业布局也逐渐清晰。”苏树伟表示。

  目前,济南高新区已创建了全国独一无二的国家信息通信国际创新园(CIIIC)、国内外知名的软件产业发展基地——齐鲁软件园、国家级示范性软件学院——齐鲁软件学院、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济南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和中国济南留学人员创业园、集“加工、物流、口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保税区——济南出口加工区,成为全国10个软件出口创新基地之一、20个服务外包示范基地之一、13个游戏动漫产业发展基地之一、8个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之一。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浪潮高端容错计算机项目、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三维CAD/CAM软件项目、填补国内空白的EDA项目等高科技项目在这里研发成功,实现产业化;中国重汽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齐鲁电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齐鲁制药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山东省信息通信研究院、山东省量子通信研究院在这里建设发展,引领自主创新;美国GE、微软等知名企业在这里大显身手;积成电子、法因数控等在国内外成功上市,取得发展新优势。

  数据显示,济南高新区目前共有各类企业4712家,其中世界500强投资企业24家、国内500强投资企业45家,年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1家、过10亿元的13家、过亿元的82家,形成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交通装备和现代服务业四大主导产业,涌现出一批在国内有影响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初具规模。2010年,园区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404.4亿元,同比增长30.2%,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7.23%。园区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30家。建区以来,园区科技企业承担各类科技项目累计达到2645项,获得各类专利累计达到6795件,其中发明专利2645件。园区高端人才引进工作取得突破,被认定为山东省10个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之一。

  “四大路径”加快建设科技新城

  “十二五”是济南高新区跨越发展的关键期、转型升级的机遇期。“济南高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应该承担起四大责任:一是经济发展增长极的责任,成为经济增长的强势板块和重要引擎;二是高端产业发展“领头雁”的责任,成为产业高地和龙头;三是新城区建设主力军的责任,成为彰显济南形象的现代化新城;四是转方式、调结构“排头兵”的责任,成为自主创新的核心载体和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强大支撑。”苏树伟表示,济南高新区将加快实施产业化、城市化两大战略,努力打造自主创新核心区、高层次人才聚集区、高端产业发展示范区和现代化新城区,力争早日形成济南经济增长极,跻身全国一流高新区。“十二五”期间,济南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速度将达到30%以上。

  “要实现新目标就必须在科学、扎实的发展路径上开拓进取、奋发有为。”苏树伟对此颇有信心。他表示,济南高新区已经明确了今后发展的四大路径。

  一是产业拉动,培植“3个千亿级产业”,打造产业之城。产业是高新区之根,济南高新区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加快推进转方式、调结构步伐,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强做大特色优势产业,实现产业优化升级,努力培植3个年销售收入上千亿元的高端产业: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以汽车摩托车、电工电气装备、新能源制造为主的先进制造业;以服务外包、软件研发、金融、会展和总部经济为主的现代服务业。

  二是创新驱动,增强内生驱动力,打造创新之城。创新是高新区之魂,在提升创新能力方面,济南高新区力争跨入创新型科技园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行列,重点是实现四个聚焦:

  聚焦研发资源。加快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建设,重点要加快山东省信息通信研究院、山东省量子通信研究院和齐鲁电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齐鲁制药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重汽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的建设发展;全力引进科研“国家队”和跨国公司的全球研发机构,力争在国内乃至亚洲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到2015年,园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品达到2000项以上、发明专利达到3000件以上。

  聚焦高端人才。以领军人才为核心构建连接全球、国际国内联动的格局,引进一批高端人才、带来一批项目、培育一批产业。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和5150大厦、国际社区建设,使高层次人才真正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力争到2015年,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300名以上,其中列入省级人才计划的50人以上、列入中央“千人计划”的10人以上。

  聚焦金融服务。大力引进风险投资、担保、银行、小额贷款、金融租赁等机构;积极引导企业上市融资,力争到“十二五”末,园区上市公司达到95家。

  聚焦创新载体。立足于软件出口创新基地、服务外包基地、集成电路设计及产业化基地、游戏动漫发展基地等4个国家级基地,CIIIC、创业服务中心、齐鲁软件园等3个国家级园区和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平台及孵化基地形成完备的创新、研发和孵化体系。

  三是城建带动,增强承载功能,打造宜居之城。城建是高新区之体,济南高新区将重点抓好道路、“四供两排”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到“十二五”末,基础设施配套投入累计达到100亿元以上。中心区按照建设现代化东部新城的要求,建设210万平方米的齐鲁外包城、350万平方米的金融商贸总部基地、400万平方米的国际会展中心综合体,完善为企业总部、现代服务业和居住服务为主的相关配套设施;出口加工区按照建设对外开放示范区的要求,完善为保税物流、加工贸易服务为主的基础配套设施,争创国家保税物流园区;东部新区按照建设现代化工业新城的要求,围绕先进制造业规模发展,完善为大项目及其相关配套产业服务的基础设施配套。抓好服务业的配套,努力成为产业高地、投资洼地、创业宝地、生活福地。

  四是和谐促动,注重共享共建,打造和谐之城。和谐是高新区发展之基,济南高新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发展;高标准抓好旧村改造,千方百计抓好就业工作,尤其是抓好失地农民的上岗培训和再就业;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覆盖面,做到应保尽保;加快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不断提高居民幸福指数。

  “三大领域”抢占科技高端

  “目前国家高新区已达83家,其中山东省有7家。国家高新区作为当地改革开放的排头兵、自主创新的载体、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应立足自身实际、发挥当地优势,形成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国家高新区必须依靠特色发展打破趋同化。”苏树伟表示。

  济南高新区坚持走特色化发展之路,集中精力在量子通信、超级计算机和集成电路三大领域确立自主创新领先优势。近日,中国科学院量子技术与应用研究中心暨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在济南高新区揭牌,落户山东信息通信技术研究院,这将有利于推动量子通信技术研究与产业发展,提升通信技术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山东将加快推进量子试验网建设,尽快形成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领先的量子通信核心技术,建设以量子技术为核心的产业化基地,努力抢占未来信息技术发展的制高点。超级计算机是济南高新区的又一亮点,目前齐鲁软件园正在建设超级计算机中心,这在全国也屈指可数。此外,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也已经居于全国八大基地前列,涌现出华芯、力创赢芯等一批知名研发机构和企业,发展后劲十足。华芯半导体有限公司是山东省政府确定的集成电路生产线建设主体和集成电路设计龙头企业,已在硅谷、慕尼黑和我国香港地区设立了合作研发中心。2009年5月,华芯成功收购德国奇梦达科技中国研发中心,拥有了世界先进水平的存储器设计团队,获得先进的软硬件设计平台和高水平的分析测试实验室,成为中国领先的半导体存储器集成电路设计研发企业。

  “20年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起点。只有依托各自不同的优势打造特色发展体系,才能千树万树梨花开。济南高新区将沐浴着政策春风,站在新起点、瞄准新目标、实现新跨越。”苏树伟表示。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张青松:坚持中国特色发展道路 推动支付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2-09-19 14:19
14864

16家获批民营银行各具特色 发展将面临多重挑战

2017-01-05 11:50
24358

走特色发展之路 打造一流创新型园区

2011-06-27 13:33
596

滨海农商行探特色发展之路

2011-06-07 13:49
970

菲律宾贸工部寻求与TikTok加强合作,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

2024-06-28 11:52
7611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