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国际压力趋于温和

闫立良 |2011-06-20 10:35360

与此前的强硬态度不同,近期国际社会对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要温和很多。专家称,近期海外市场尤其是对冲基金对人民币升值预期减弱,也证明了国际社会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有所缓和。

  ■ 本报记者 闫立良

  与此前的强硬态度不同,近期国际社会对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要温和很多。

  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于6月初表示,中国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并减少对资本流动的管制,这些都不会对美国经济构成重大风险。并且中国的汇率改革对全球经济大有裨益。

  亚洲开发银行行长黑田东彦此前称,亚洲国家面临着应对通货膨胀压力和资本流入的迫切挑战。提高汇率弹性可能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有效方法。他称,人民币需要进一步升值。

  在6月中旬IMF对中国经济最新评估的新闻发布会上,IMF中国事务主管乔克重申了该机构的观点,即过去几年中人民币的升值幅度不大。但乔克拒绝给出一个其认为合适的明确数字。

  作为IMF总裁一职的主要竞争者,法国财长拉嘉德到访中国,她赞赏人民币到目前为止的升值幅度,并说她希望人民币还能继续升值。

  乔克和拉嘉德在措辞上不同也说明国际社会在中国汇率政策问题上的争议并没有消除。

  自去年6月中国结束两年来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已升值5.2%。但同期以一篮子贸易伙伴货币衡量的人民币实际汇率却在走低,因为人民币仍然与美元密切相关,而美元对其他国家货币则在贬值。

  IMF对中国经济的最新调查表明,中国经济仍然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一个亮点,但中国仍有房地产泡沫的倾向。IMF维持其对中国经济2011年和2012年9.5%的增长率预期,该组织同时预计到今年年底前中国的通胀率会降到大约4%的水平。

  据渣打集团全球研究经济师李炜分析,不可忽视的是,汇改促使人民币升值,吸引热钱进入增加外汇占款,推高了基础货币量,进而推高了广义货币发行量。今年一季度热钱大规模回流,倒逼部分物价上涨。

  招商银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6月13日发布的报告指出,人民币境内远期与境外无本金交割远期(NDF)价格倒挂的现象已持续一个月左右。由于海外市场较为敏感,NDF价格倒挂说明海外市场对国内计价持比较悲观态度。海外市场对于人民币升值预期变弱,而焦点是下半年国内经济是否会硬着陆。刘东亮指出从历史上看NDF的波动能准确反映人民币升值的预期,2008年的价格倒挂与人民币升值停止时间较为吻合。

  但有专家分析指出,NDF常用于衡量海外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与国内市场关系不大。NDF涉及的境外交易群体与国内的交易群体是不一样的,是两个分开的市场,两个市场产生两种价格是很正常的,如果不设置套利渠道,NDF与人民币升值关系不大,而现在这种套利渠道是有控制的。

  专家称,近期海外市场尤其是对冲基金对人民币升值预期减弱,也证明了国际社会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有所缓和。

  大部分企业能积极应对并基本适应汇率波动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促进外贸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效应逐步显现

  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我国国际收支状况,2010 年6 月19 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显著增强,2010 年6 月19 日至2010 年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3%。为了解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对企业的影响,中国人民银行通过问卷等方式对23个省份和计划单列市的858 家样本企业1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各地区样本企业生产、经营、就业和财务状况总体趋好,综合竞争力稳步提高,大部分样本企业能积极应对并基本适应汇率波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促进外贸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效应逐步显现。

  各地区进出口企业生产、经营和就业平稳

  企业进出口额继续增长,出口价格稳中有升。问卷调查显示,2010 年第四季度,67.7%的样本企业出口销售额环比增长或持平,增长幅度在5%以上的企业占样本的28.7%。外部需求增长仍是首要推动因素,有73.3%的样本企业认为“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是影响当期出口销售额的最主要因素。此外,出口价格上涨也是名义出口销售额增长的重要原因。2010 年第四季度,31.4%的样本企业出口产品单价环比增长,其中提价幅度在5%以上的企业占13.1%,表明部分企业通过提价来维持利润空间。

  出口订单总体增加,短单占比较高。2010 年第四季度,样本企业出口在手订单较上季增长的企业占比为40.0%,下降的企业占比仅为25.6%,但企业出口订单总体以短订单为主,6 个月内的订单占比86.7%。同时,由于担忧外部需求增长的不确定性,大部分样本企业对下季度出口形势的判断趋于谨慎,在对下季预测中,分别仅有29.1%和33.8%的企业预计订单和出口额将继续增长。

  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对就业的影响总体平稳。从全局的视角分析,汇率弹性的增强促使各地区的出口由简单加工转向深加工和精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和细化分工,有助于调整优化就业结构,从而增加就业总量,同时,也有助于加快服务业的发展,吸纳更多就业。

  各地区进出口企业积极应对人民币汇率波动

  除国际市场需求、产品价格、外贸政策、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等因素之外,汇率变化对各地区企业的影响也较强,各地区企业的汇率风险意识逐步增强,应对能力逐步提高。2010 年第四季度的问卷调查显示,65.6%的样本企业预期未来半年内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会升值,其中,50.3%的企业认为升值幅度将会在1-3%的范围内。在此背景下,各地区企业积极采取措施规避汇率风险,其中“改变出口货款回笼速度”、“贸易融资”和“利用境内银行提供的外汇衍生产品”是主要的三种避险方式,分别被35.0%、33.9%和30.5%的样本企业所采用。同时,随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范围的扩大,“改用人民币计价结算”的样本企业占比已经达到18.1%。此外,还有15.6%的样本企业未采用任何经济手段对汇率风险进行管理,相关企业反映,主要由于其不具备从事衍生交易的便利条件、对汇率变动方向幅度的不确定及衍生产品的匮乏。

  另一方面,汇率弹性增强促使各地区企业采取多种经营策略提高整体竞争力,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具备积极调整和应对市场变化的灵活性和能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促进外贸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效应逐步显现,2010 年我国机电产品和高科技产品出口分别增长30.9%和30.7%,增速比上年大幅提高,两类产品合计占2010 年出口总值的90.4%,其中,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机电及高科技产品分别占其全年出口总值的96.2%、55.7%、49.0%和45.7%。

  各地区进出口企业财务状况总体良好

  由于企业的积极应对,2010 年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尽管由于同期人民币汇率升值,与2009 年第四季度相比,人民币汇率与出口每美元成本的价差有所缩小,但各地区出口企业销售利润率总体呈上升态势,出口每美元成本大多低于当期汇率水平。根据全国23 个省份外汇管理局相关监测数据,2010 年第四季度,各地区平均出口销售利润率为4.34%,同比提高1.03 个百分点,环比提高0.66 个百分点,其中,东北和中部地区企业出口销售利润率高于东部和西部地区。尽管目前企业压缩财务费用和管理费用的空间日益缩小,而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仍可能波动上行,企业继续提价的难度上升,从而可能在短期内给企业带来一定压力,但各地区企业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营效率,压缩生产成本,2010 年第四季度,各地区样本企业的平均每美元出口成本为6.4520,继续呈下降态势。

  总体看,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积极,下一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按照“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的原则,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随着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需要进一步完善配套措施,提高微观经济主体外汇风险应对能力。各地区企业应高度重视外部经济环境变化对生产经营的影响,更为积极地应对挑战,积极转换贸易发展模式,着力提高整体竞争力。各地区金融机构应加强相关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及推广,协助企业管理汇率风险,为外贸企业的平稳健康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金融环境。

  (本文选自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2011年6月份发布的2010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略有删减)

  人民币汇改大事记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宣布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当天,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由8.2765上调至8.1100,上调2.1%,从此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逐渐形成更富弹性的汇率机制。

  2006年1月4日央行引入询价交易方式和做市商制度,改进了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形成方式。

  2006年3月7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比前一交易日猛升了43个基点,达到1美元兑8.0425元人民币,在询价和撮合两个交易市场上,人民币最新收盘价的跌幅更是扩大到59个基点,为汇改以来单日最大跌幅。

  2006年5月15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突破8∶1的心理关口,达到1美元兑7.9982元人民币。

  2007年1月11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突破7.8,同时人民币汇率13年来首次超过港币。

  2007年5月9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一举突破7.7关口。

  2007年5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千分之三扩大至千分之五。

  2007年5月21日银行间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日波幅从±0.3%扩大到±0.5%。这是自2006年初银行间市场引入做市商制度以来最重要的举措。也是自1994年以来对人民币对美元汇价波幅的首次调整。

  2007年7月3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一举升破7.6∶1关口,为7.5951元人民币兑1美元。

  2007年10月24日 G7财长会议举行后,人民币突破7.50。

  2008年4月10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首度“破7”,达到6.9920元人民币兑1美元。

  2008年下半年-2010年6月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人民币停止了升值走势。

  2010年6月19日人民银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重在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继续按照已公布的外汇市场汇率浮动区间,对人民币汇率浮动进行动态管理和调节。

  2011年6月17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4716,创出汇改以来新高。汇改重启一年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5.2%,2005年汇改以来升值21.8%。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2024第九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数字人民币,交易银行的新战场

2024-11-15 17:05
19819

国家外汇局:8月境外机构继续净增持境内债券 外资配置人民币资产意愿保持稳定

2024-09-19 13:44
143588

腾讯亮相2024服贸会展现数字人民币“跨境场景”拓展应用

2024-09-13 13:02
97791

跨境供应链平台易芽EasyYa完成1.5亿人民币融资

2024-08-28 13:12
117248

数字人民币使用风险提示书?

2024-08-23 15:14
124062

吉尔吉斯斯坦将人民币列入官方每日公布汇率货币名单

2024-08-22 13:33
118872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