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平台贷款是一笔糊涂账
沉重的钱袋、细细的麻绳,在最新一期《新世纪周刊》上,这样的画面赫然在目。中广网北京6月13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根据这一期《新世纪周刊》封面文章《命悬平台贷款》的报道,地方平台贷款正在经历新一轮的“体检”。请听中国之声记者柴华对《新世纪周刊》金融新闻部主任李涛的采访。
沉重的钱袋、细细的麻绳,在最新一期《新世纪周刊》上,这样的画面赫然在目。尽管用千钧一发这个词形容中国的地方平台贷款形势可能有所夸大,但封面画面提出的问题值得深思,那就是——吊着中国钱袋子的麻绳是不是只剩下了最后一股?
中广网北京6月13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根据这一期《新世纪周刊》封面文章《命悬平台贷款》的报道,地方平台贷款正在经历新一轮的“体检”。一方面,银监会将银行去年对平台贷款的清理推倒重来,6月底再度汇总结果。另一方面,多次延期的分类拨备政策、审计署今年的全国政府性债务审查也将在6月底迎来大限。
届时,地方融资平台的风险是否将正式摊牌?请听中国之声记者柴华对《新世纪周刊》金融新闻部主任李涛的采访。
平台口径和定性仍旧模糊的 基本上是一笔糊涂账
柴华:对于地方融资平台贷款规模究竟有多大这个问题,我们一直没有个很确切的答案,银监会说超过9万亿,央行说可能有14万亿,到底有多少?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别?
李涛:一个是与有关报道表达不严谨有关,2010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数据指出的各地区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占当地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的比率基本不超过30%,但是就是说各地区平台贷款占当地人民币贷款余额的比率是有高有低的,低的只有不到20%,最高不超过30%。但是外界测算依据却是依据的最高比率30%,所以他测算出来的数据是明显高的。
第二个原因就是央行对平台贷款的口径定义的确比银监会的要宽泛,央行将“铁公机”包括铁路、公路、机场和基础设施的一些贷款还有教育、医疗一些公性的平台贷款都统计在内,但是在银监会的统计口径当中,铁路贷款并不在统计范围之内的,所以他的范围要小一点,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平台的口径和定性现在仍然是非常模糊的,就是基本上是一笔糊涂账,有的地方人士就讲,今天是一个标准,明天是一个标准,所以说让他们感到很被动。
周小川:市政债加财产税有助于解决中国城镇化融资问题
柴华:我们也看到,根据报道6月底将会有各种关于平台贷款的期限到来,而按照目前的情况,地方平台贷款的风险高峰期会出现在什么时候?而目前正在着手的"剥离方式"能够化解这些风险吗?我们还有什么办法可以用上?
李涛:根据2010年银监会一项内部统计显示,当时统计的7.66万亿的平台贷款余额当中有26%,也就是约2万亿存在严重问题,另外有4万亿的平台贷款现金流不足以覆盖其本息,所以就是说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目前这些项目,存在问题的这些项目不存在付息的压力,但是他的还本高峰期是在2012和2013年,也就是说在未来两年一些还的风险会有所加剧,就是会出现一些风险的高发期。
另外现在一些平台贷款已经感受到非常大的压力了,应不应该贷款它现在就开始集体致信一些银行,称如果再不放贷再不续贷的话就将面临着巨额的逾期贷款,另外一点就是说现在所有的这种剥离方式,一些人看来这种剥离方式无疑走回头路,鼓励地方政府(逃税债),像以前做的那么,地方就会觉得总有中央买单,最后依然会肆无忌惮的大干快上,所以说现在有些,包括央行的一些官员就提出来,应当引导直接融资大规模的向经济融资转移,改变地方融资平台以银行贷款为主的融资的格局,银行行长周小川指出,通过市政债加财产税的组合就有助于解决中国城镇化过程当中融资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