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中小企业受困高利贷 面临生存难题
近一段时间,有传闻浙江温州市多家民营企业的掌门人因资金断链不约而同地选择“跑路”。温州市的一份监测数据显示,去年温州市民间借贷规模达到了1000多亿元,温州60%的农村企业、50%的城市企业以及87%的个人企业主都与民间借贷发生关系。
近一段时间,有传闻浙江温州市多家民营企业的掌门人因资金断链不约而同地选择“跑路”。日前,记者前往温州调查,发现目前尚无证据证明温州中小企业普遍进入困难期。不过在多数中小企业背后,高利贷暗流涌动,令其发展如履薄冰。
温州市发改委政策研究人士表示,当前的温州,一方面是产业底子薄弱,呈现“低、小、散”的局面,中小企业发展面临融资难、利润率不高的困境;另一方面却有大量民间资本找不到投资方向。
在投资资源性商品、房地产受阻后,近段时间在温州掀起了私募基金投资热。温州市政府亦希望能够引导民间资本通过股权投资等形式来推动温州市“十二五”期间的产业升级,形成几方共赢的局面。
从4月份开始,温州市接连曝出三旗集团等多家企业资金断链而停业,企业老板因身负巨债选择“跑路”,引起一片哗然。上述企业在温州当地均颇有名气,其一夜关门引发了社会对中小企业生存状况的担忧。
来自温州市发改委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温州企业订单、出口数量情况较为乐观。绝大部分企业运作正常。有关人士指出,相对于温州庞大的中小企业基数,少数企业出现资金断链属于正常现象。
而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则表示,目前温州中小企业面临通胀、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多重压力,生存艰难。如果货币政策持续紧缩,民间借贷利息继续抬高,那么下半年将有更多温州中小企业会倒于资金断链。
资金断链 老板一夜失踪
今年4月,位于温州乐清的电缆制造企业三旗集团被发现厂房易手他人,老板陈富财的手机也不再由其本人接听。
记者在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相关人士处了解到,以电线、电缆、电器为主业的三旗集团之所以资金链断裂濒临破产,与老板陈富财过去数年多元化经营的决策有直接的关系。除了主营电缆等产品,三旗集团还涉足红酒和房地产等领域。资料显示,该集团资产遍及江苏、秦皇岛、广东、江西、上海等地,其中在江苏太仓购置了近800亩的土地,据说是用于扩建厂房。
很显然,陈富财高估了多元化经营的回报速度。由于大量资金被困在某些项目里,一时无法周转,最终引发了资金断链。 仅是乐清市人民法院接到的起诉标的,三旗集团已累计欠款近1.23亿元。债权人包括建设银行、上海浦发银行和农业银行等多家银行。
而据知情人士透露,陈富财至少还向温州商人圈中的朋友借了数千万的资金。胜武实业有限公司、温州市基安机械有限公司和昌林液压气动成套有限公司等几家公司也因为三旗集团担保而身陷“泥潭”。除了胜武公司偿付了2000万元担保金额,其他两家企业均因担保导致自身经营出现困难。
就在三旗集团错综复杂的债权债务关系还未理清时,江南皮革有限公司又被曝出资金断链,身负2.5亿元至3亿元债务的老板黄鹤“一去不复返”。紧接着,温州鹿城区餐饮连锁企业波特曼西餐馆老板严勤为夫妇,在留下支付给员工及供应商的工资财物后,匆忙从上海浦东机场出境。而从温州瑞安起家的教育机构西西里教育服务有限公司也突然关门大吉,老板洪邦云也告失踪。
尚未陷入集体倒闭潮
作为国内民营经济最为活跃地区之一的温州,近期接二连三的老板“跑路”事件也引起了全国的关注。就在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温州市曾经上演过民营企业关闭潮。据统计,当时有27%的温州企业发生倒闭、外迁和停工。那么,企业现在的生存环境是否再度出现了恶化呢?
温州市发改委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事实上,对温州企业来说,去年下半年是一个难关,但今年以来各方面的统计数据显示企业生存情况有所好转。一季度,温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为877.5亿元,同比增长20.3%,比全省高7.4个百分点,进入较快增长区间。出口交货值141.8亿元,同比增长14.3%。 同时,企业订单也较为充足。经济监测数据表明,一季度温州229家骨干企业(工业139家,服务业90家),在工业企业中,产品订货增长的占比为40%,工业企业手持订单可供生产时间维持在1―3个月的占比为67.6%,3个月以上的比例为20.9%;57.2%的企业出口订单数量增长。而在一季度,全市进出口总额达41.7亿美元,其中出口34.73亿美元,同比增长27.2%,
该人士认为,除了上述几家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可能还会有更多的中小企业悄无声息地关门。但相较于20万温州民营企业的庞大基数,少数企业资金断链倒闭的事情属于正常范围。现在尚无证据可以证明中小企业陷入集体倒闭潮。
企业利润率不断下降
与金融危机时接不到订单的情况相比,目前中小企业的接单情况明显好转。然而,中小企业利润率不断降低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作为中小企业代言人,周德文分析说,在通胀大背景下,国内各种原材料价格较去年同期均有大幅上涨,压缩了中小企业一部分的利润。而外贸出口型企业占据温州企业总量的40%,这些企业则将直接面临着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压力。此外,劳动力成本普遍上涨了10%―20%。再加上节能减排、产业结构调整等政策压力,中小企业“活”得很不轻松。周德文认为,如果上述因素还在中小企业能够承受范围内,那么持续紧缩的货币政策或许将成为压垮中小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5月18日起,央行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今年以来第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距离上一次上调不到一个月时间。今年以来,央行保持每月一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频率,意味着我国在相当一段时间里还将采取紧缩措施对抗通胀。
周德文表示,随着银根收紧,中小企业融资很困难。目前找银行借贷基本不可行。但企业就像企业主的孩子,发生运营困难时,大多数企业主会选择抢救。中小企业为了保住现在的生产,不得不求助于高利息的民间借贷,但很可能因此越陷越深。
民间借贷利率节节攀高
温州是一个市场化程度很高的地方,在温州随便走进一家咖啡厅,就可能听到关于民间借贷的话题。大街小巷中,典当行、投资管理公司、担保公司的密度之高实属罕见。民间借贷很多时候也是温州商人紧急需要资金的最好选择。即便关系再好的亲戚朋友,只要发生借贷必算利息也是不成文的规矩。
一般情况下,在货币政策不断紧缩的预期下,民间借贷将更加活跃且利率将一路上升。事实上,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对民间借贷的监测数据已经验证了这个规律。去年四季度以来,温州民间借贷综合利率一路走高,而今年一季度综合利率单季度上涨了11.91%,比去年第四季度的涨幅高了8个百分点。1―3月份,温州民间借贷平均月利率环比分别提高0.649、0.253、0.306个千分点。3月份比年初高出1.208个千分点,达到15.381%。(相当于年利率18.46%),创下了温州实行民间借贷利率监测以来的历史新高。同时,该行还监测到一般社会主体间发生的约400笔借贷,总规模比去年第四季度增长5%,为5.65亿元;而通过30个网点监测到的中介主体借贷,总发生额为6.47亿元,比去年第四季度增长47.4%。
然而温州市的一份监测数据显示,去年温州市民间借贷规模达到了1000多亿元,温州60%的农村企业、50%的城市企业以及87%的个人企业主都与民间借贷发生关系。
而据多位有民间借贷经验的人士透露,目前实际民间借贷利率远不止公布的1分半,普遍的月息为2分至2分半。折合年利率为24%―30%,就连3分―6分的月息也不算少见。极端情况下月息超过了1毛钱,折合年利率为120%。这是不折不扣的高利贷。
一位长期研究温州金融发展的人士表示,现在很少有做实业的企业利润率能够超过10%,如果求助高利贷,中小企业最后还是难逃一劫。周德文则呼吁,中小企业是社会财富的最大创造者,希望国家在遏制通胀的同时也要考虑到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希望在财政、税收、金融服务上对中小企业有更多的扶持。
“否则今年下半年,温州中小企业可能出现集体倒闭潮。”周德文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