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已稳定 货币政策适时转向

2010-11-03 23:15 427

  央行加息后,货币政策的走向就成了关注的焦点。按照惯例,12月份将会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昨日有媒体称,有关部门已经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议题进行调研讨论,将对“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进行重新

  央行加息后,货币政策的走向就成了关注的焦点。按照惯例,12月份将会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昨日有媒体称,有关部门已经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议题进行调研讨论,将对“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进行重新评估。

民政部称中国人均捐款仅25元 慈善未被大众接受 10月31种食品近8成涨价
二套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上浮10% 三部门年底前一次性清理钢铁项目 通用电气借不定时工作制逃加班费 车船税草案被指有失公允 北京血液库存缺口达4000袋 [微博] 亚太区加息透露一个问题   昨日,在“2010年新浪金麒麟论坛”上,权威专家对未来货币政策走向、物价走势等进行了权威解读。

货币政策要从“宽松”适时转向“稳健”甚至“谨慎”

在经济确定稳定增长时,可以考虑转向稳健的甚至谨慎的货币政策,但是,目前货币政策还未变调。昨日,在“2010年新浪金麒麟论坛”上,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这样回应近期一些人士对于货币政策变调的猜测。

按照惯例,每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2月召开。有媒体报道,有关部门已经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议题进行调研讨论,将对“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进行重新评估。

针对“货币政策变调,已经从适度宽松转为稳健”的报道,李稻葵表示,目前货币政策未变调。他认为,现在主要的观察点就是宏观经济的增长速度是否已经完全稳定下来,不再出现大规模的下滑,下一阶段整个货币政策取向讨论的变化就可以进行了。

“一旦经济增长率出现稳定,货币政策可以从现在适当宽松的转向稳健的甚至于谨慎的货币政策。”昨日在北京举行的新浪金麒麟论坛上,李稻葵称,“当然条件要成熟,并不是说今天要转型。”

他指出,如果增长速度下滑能够稳定住,经济矛盾的主要方面就转变为了资产价格、物价,还有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要应对物价和资产价格上涨的压力,政策的取向会变。

李稻葵没有明确表示何时为货币政策可以考虑转向的时间,但他认为,这个时机必须是“中国经济增长下滑的态势要基本被遏制住。”

同时他也指出,“种种迹象表明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的态势在很大程度上正在被遏制住,如果不发生重大意外的话,明年的经济形势增长速度应该是比较好的。”他认为,中国经济温和的物价上涨的格局,有可能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甚至可能持续5年。

全年物价指数保持3%“有难度,能实现”

昨天诸多经济专家云集的会议上,也不可避免地谈到了未来的物价走势。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在论坛上预计,今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不会高于3.5%。他认为,能实现3%左右的目标。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9月份CPI上涨3.6%,创23个月新高。近日,研究机构纷纷预测,全年CPI涨幅将达到4%。对此,姚景源也坦承的确存在物价上涨压力。

昨日还有权威专家也表示,物价上涨压力很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朱之鑫称,当前物价上涨压力仍然很大,明年重点关注经济增长、就业、通胀率和国际收支。

朱之鑫是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介绍开展“十二五”(2011-2015年)规划建言献策活动情况的发布会上作出上述表示。

“这个月(10月份)物价上涨累积已经达到2.9%,当月已经3.6%,应该说物价上涨的压力还是很大的。”朱之鑫称。

姚景源称,现在物价上涨当中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食品价格上涨为主,食品价格占了物价上涨总水平的70%,所以物价上涨确实存在压力。

9月CPI同比上涨3.6%,涨幅创下23个月新高,当月食品价格同比涨幅高达8%。1-9月CPI同比则上涨2.9%,而中国年初设定的CPI涨幅目标为3%左右。

虽然姚景源认为10月份CPI可能比9月份还高,但他也表示,总体看应该是全年CPI保持3%左右“有难度,能实现”。

“中国的CPI维持在3%上下,三个因素都起了作用。”他指出,首先是,2010年中国广义货币量(M2)料增长19%,远低于1993年的37%。其次是,对中国至关重要的粮食产量,2010年将突破1万亿斤,高于1994年通胀严重时的8900亿吨,供给充裕。再次,固定资产投资率今年预计增长24%,也远低于1993年的61%。

中国要警惕短期内资金倒流风险

除了货币政策,李稻葵在昨日演讲中还强调,中国要警惕短期内的资金流出。他指出,目前,中国可能处在一个“桑拿浴”,全球都是流动性过剩,但“桑拿浴”很热的情况下,很有可能很快变成“冷水澡”。

民政部称中国人均捐款仅25元 慈善未被大众接受 10月31种食品近8成涨价
二套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上浮10% 三部门年底前一次性清理钢铁项目 通用电气借不定时工作制逃加班费 车船税草案被指有失公允 北京血液库存缺口达4000袋 [微博] 亚太区加息透露一个问题   他在论坛上指出,三种形式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必须高度关注:首先是资产价格过快上涨形成的泡沫。其次是,大规模金融机构经营状况的下滑,也会带来整体的经济冲击。

李稻葵特别强调短期内的资金倒流风险。他指出,“桑拿浴”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很快就会变成“冷水澡”。

“如果国外金融情况一收缩,资金如果无序的、大规模的流出的话,对经济的影响不堪设想。”李稻葵强调,必须通过现在改革的方式,化解这场系统性的金融风险。

其次,他还提到了人民币汇率问题的核心不是汇值的问题,而是主动权的问题。“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需要更加灵活、更加有浮动的汇率体制,也可能需要一定的升值的幅度。但是,一个灵活的体制,是要牢牢地掌握在我们手里。”

地方政府的隐形负债已占GDP的20%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表示,地方政府的隐形负债在8万亿出头,约占GDP的20%至25%。

2010年7月,中国银监会公布,截至6月30日,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共7.66万亿。贾康表示,除融资平台贷款外,加上公司债等其他形式的负债,地方隐形负债在8万亿出头。公共部门负债率在50%上下,低于60%的控制线。

据统计,截至今年8月底,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抵押物估值占全部平台贷款余额的49.4%,约3.75万亿元。前三季度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清查结果显示:地方政府财政性担保依赖过度、平台法人权属不清、贷款期限过长,且普遍存在整借整还、风险延期暴露问题,隐患较大。

贾康介绍,地方债的结构大量是决策分散,规范度低,透明程度不高的扭曲的负债。据银监会的调查,在7.66万亿贷款中,23%有明显风险,约1.76万亿。

2009年,中国财政赤字9500亿元,2010年达到10500亿元。贾康表示,和年度GDP相比,赤字所占比例为2.8%左右,实际上暗合欧盟3%的控制线。他强调,中国财政状况比较稳健,当前更应注意债务结构和运行机制。

官方表态

央行:高度关注潜在通胀压力

引导货币条件逐步回归常态水平


南方日报讯 央行昨日发布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重申将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央行同时强调价格上行压力不容忽视,需加强通胀预期管理。

央行表示,要把握好货币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重点,在保持货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将前瞻、灵活地调整政策重点、力度和节奏,引导货币条件逐步从反危机状态向常态水平回归。

央行强调,当前还存在结构性的价格上行压力。国内劳动力和服务业等价格趋升,资源环保成本加大,资源性产品价格有待理顺,都可能影响通胀预期。

报告指出,受全球经济复苏不确定因素影响,各经济体政策退出较为谨慎,随着原有刺激措施逐步到期,发达经济体开始推出新的经济刺激措施,大量资金可能向增长较快的新兴经济体流入。在流动性充裕和通胀预期较强的大背景下,富余资金必然寻找各种途径和出口,潜在的通胀压力须高度关注。

报告指出,要执行好差别化房贷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同时,将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继续推进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建设,不断提高科学定价能力。

在汇率机制改革方面,央行重申继续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国际动向

5大央行本周议息美或带头启动宽松政策

澳洲印度率先加息防通胀成新兴国家当务之急


全球都在屏息静待这一周金融市场即将掀起的波澜。在各国大打汇率战的时刻,货币政策成为当下全球瞩目的焦点,而美、英、欧、日、澳洲、印度几大央行齐齐在本周议息,这或今年最吸引眼球的一周。美联储是否会释放新一轮的量化宽松政策?为了应对美联储二次量化宽松引发美元贬值的冲击,全球主要央行又会采取什么措施?抑或,国内的通胀才是各国考虑的重点?这周,各国央行的选择将逐一揭盅,而这些决定都深刻地影响着目前全球市场。

民政部称中国人均捐款仅25元 慈善未被大众接受 10月31种食品近8成涨价
二套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上浮10% 三部门年底前一次性清理钢铁项目 通用电气借不定时工作制逃加班费 车船税草案被指有失公允 北京血液库存缺口达4000袋 [微博] 亚太区加息透露一个问题   数据显示经济没二次衰退估计美国启动二次量化宽松力度不大

昨日凌晨开始,掀动全球的美联储开始了为期3天的例会,有分析人士把这三天喻为影响全球“金融市场的33个小时”。不少分析人士都预计,按照目前美国的经济情况,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将启动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

鉴于实际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已降至零,额外的宽松调整意味着联储已准备购入更多资产,进一步扩张资产负债表,并向金融体系注入更多流动性。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总裁杜德利曾表示,购买5000亿美元债券的效果很可能等同于将联邦基金利率调降0.5或0.75个百分点。

美国商务部此前公布的美国三季度GDP增长比二季度高了0.3个百分点,好于预期。三季度的消费增长更是达到2.6%,比二季度高出0.4个百分点,是2007年以来最快的消费增长。良好的数据显示美国并没有处于二次衰退,也使得市场对二次量化宽松力度的预期有所减弱。“美联储的措施有可能让市场失望,政策力度可能不够大。”摩根大通资产管理公司全球策略师戴维·夏尔普认为。汤森路透的一项调查显示,市场预期美联储在新计划下将每月购买800亿-1000亿美元的资产以提振疲弱的经济。

瑞信亚洲首席经济分析师陶冬认为,美联储的这一轮量化宽松政策可能会在初期起始投入1000亿美元,至2011年年底金额可能累积到1万亿美元。

渣打银行G10经济体外汇策略主管也分析指出,美联储政策宽松的规模和程度应该将远小于2009年,并仍局限于美国债工具。他预计二次量化宽松政策将在短期内导致美元结构性回调,但影响力弱于2009年的量化宽松政策。

中国外汇研究院院长谭雅玲昨日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此前市场已经对美国量化宽松有充分的反映,美元贬值不少,已经部分达到了美联储转嫁国内通缩风险的目的,加上美国临近选举,预计量化宽松政策不会很猛。

防止美国“水”漫全球

各国或掀起全球印钞运动


不过,一旦美联储继续放水,对全球造成的影响不小。“美元有三分之二在全球流通,美联储量化宽松相当于把流动性释放到全世界,用世界的通胀为国内的通缩买单。各国央行应该根据各自不同的实际国内情况去制定相应的汇率政策。”谭雅玲对记者说。

实际上,上周美元小幅反弹后,昨日美元大幅度下挫,曾下跌到76.85,跌0.4%,随之而来的是各非美货币又迎来了一波升值。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首席投资长葛罗斯对媒体表示,若美联储继续实施非传统货币宽松举措,未来几年美元恐怕有贬值20%的可能。“若一家央行印制数以万亿计的美元,这无疑是通过供给让美元在全球贬值。”

高盛资深全球经济师威尔逊认为,美元持续弱势,令其他地区的经济环境有紧缩趋势,各国央行需作相应行动。

11月4日,欧洲央行和英格兰银行开会,日本银行也将例会时间提早到11月4-5日。在上月早些时候会议中,日本央行意外宣布减息,并实施规模达5万亿日元的资产收购计划。该行公布的会议记录显示,委员认为虽然购买ETF和REIT的金额可能不大,但央行购买的行动会产生正面效应,令市场更加活跃。分析人士指出,种种迹象显示日本央行或会针对美元的政策而出台进一步的量化宽松应对措施。

顾及国内通胀

澳洲印度率先加息


陶冬预测,根据目前的形势看,估计日本会有后招,而英国重开量化宽松也只是时间问题,但未必是本周。欧洲央行由于受限于本身的授权和德法的态度,预计动作较小。“央行斗法一触即发,从任何意义上,一场在和平时期罕见的全球性印钞运动即将开始,对资产价格及通胀预期均可能带来深远的影响。”不过,在美联储好戏之前,仍有央行更多考虑国内的通胀情况提前出台政策。昨日,澳洲和印度央行率先宣布再度加息。

澳央行意外宣布上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至4.75%,是澳洲六个月以来首次再度升息。印度央行也宣布了今年第6次加息,将回购和反向回购利率各提高25个基点,分别至6.25%和5.25%。

澳大利亚央行理事会表示,“从中期看,通胀抬头的风险依然存在”。消息一出,昨日澳元兑美元大幅上涨,每澳元兑换99.67美分,上升了1.2%。

自去年10月以来,澳大利亚央行已经六次上调利率,累计幅度达150个基点。此前,国际货币组织曾表示,澳大利亚的通货膨胀率很快将接近2%至3%目标区间的高端,澳大利亚的房价过高,如果该国经济继续如预期般扩张,货币当局需要进一步紧缩货币政策,将基准利率上调以抑制通胀压力。

专家指出,防通胀成新兴国家当务之急。同样面临巨大通胀压力的还有印度。印度9月份数据显示,印度印度基准的批发物价指数8月份同比上涨8.5%,稍低于7月份的9.97%,为G20中通货膨胀最严重的国家。印度财政部长穆克吉表示,印度央行的加息举措反映了该行为平衡经济增长和抑制物价上涨所持的谨慎态度。

谭雅玲认为,各国目前应该专注于国内的情况,从一国的经济状况去制定相应的措施。避免被美元“牵着走”。
0
标签: 货币政策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全面深度剖析QE、负利率等非常规货币政策

2019-09-27 10:50
63846

央行召开媒体吹风会这样解读4月金融数据、降准、房地产金融、民企发债、货币政策等

2019-05-13 15:24
52507

货币政策的变革与创新

2019-03-25 18:16
50408

移动支付会影响货币政策传导吗?

2019-01-25 15:25
27265

首次金稳会后的权威解读:稳健中性货币政策长啥样?

2018-07-05 11:25
23772

孙国峰:负利率政策可进入货币政策工具箱

2018-04-08 15:56
14724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