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药企:2007年的中国之路

2008-01-14 15:11 1041

2007年是中国整个医药行业在发展中趋于稳步回升的阶段,国内的医药企业和市场在经过了前一阶段的持续低迷之后,已经表现出回暖的迹象。而长期占领着医药主要市场份额的外资药企,更是紧跟着中国经济的急速发展,加快了对这一新兴市场的开拓,其变化呈现出六大明显特征。

    2007年是中国整个医药行业在发展中趋于稳步回升的阶段,国内的医药企业和市场在经过了前一阶段的持续低迷之后,已经表现出回暖的迹象。而长期占领着医药主要市场份额的外资药企,更是紧跟着中国经济的急速发展,加快了对这一新兴市场的开拓,其变化呈现出六大明显特征。


  第一:中国成外资药企首选市场

  关键词:合作、并购

  “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这句话在跨国药企的中国征战中体现得尤其鲜明。从诺华与葛兰素史克(GSK)成功缔造的兰美抒,到罗氏与拜耳合作的力度伸,再到礼来与勃林格殷格翰携手打造的欣百达,最近一年频现跨国药企在华“化敌为友”的例子。曾经的老对手在中国圈地时也开始惺惺相惜,从针锋相对变为强强联手。

  美国礼来与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在华携手

  2007年4月,美国礼来与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在中国开始对于“欣百达”的联合营销更像是一种资源互补。据礼来中国区总裁欧泰格博士介绍,礼来与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将侧重于不同的客户,礼来的长项在精神专科医院和心理诊所,而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则与综合医院的神经科联系紧密,如果没有联合营销,单靠一家公司的力量不能实现最快速度的推广,而展开合作将拥有更多的资源,产生更大的成绩。

  第二:外资医药企业不断追加在中国的投资

  关键词:增持股份、加强投资

  外资增持合资药企的股份已经不是新闻,在很大程度上,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股权争夺。一方是技术资本雄厚的外资医药控股巨头,另一方是在合资药企建立初期介入的本土医药企业,面对外资出于整体发展提出的收购要求,本土药企这方的利益只能做出退让。外资企业频频向国内医药商业龙头企业伸出橄榄枝,借助合资方式曲线进入国内药品分销市场,这也被认为是最明智的选择。另外,国内药品分销行业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国内大型药品分销企业刚刚走出行业谷底,外资药品分销企业选择了一个相对低成本的时间切入点。

  强生增持西安杨森持股比例

  2007年11月强生增持西安杨森预计持股比例由原来的52%增至70%;强生表示,此举是出于对企业长远利益的考虑。

  来自西安杨森方面的消息称:其四家中方股东均将把所持西安杨森股份的37.5%转让给控股股东强生。转让完成后,强生的持股比例将达到70%,中方四家总共持股30%。这只是转让的第一步。11月20日,重庆华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表示:其子公司汉江药业持有西安杨森4.8%的股权,拟以7800万元的价格向强生公司转让1.8%的股权。

  据悉,1985年10月,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成立,总投资19亿元人民币,由美国强生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比利时杨森制药有限公司与陕西省医药总公司、陕西汉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医药工业公司和中国医药对外贸易总公司合资兴建。注册资本比例为外方占52%,中方共占48%,合资期限50年。

  亚洲药业入股维信北京大学生物科技公司

  亚洲药业(AsiaPharm)以9940万元人民币(1990万新元)的价格,收购维信北京大学生物科技公司(WBLPekingUniversityBiotechCo.)的43%股权。亚洲药业已和维信集团签署有条件买股协议,维信北京大学生物科技公司的主要产品是血脂康,这是一种用来降低胆固醇的天然药品,分销到包括新加坡在内的3500家医院。维信北京大学生物科技公司的其他股东是北京大学(30.45%)和北京企业控股香港有限公司(26.55%)。

  维信北京大学生物科技公司去年的营业额为1亿6210万元人民币(3240万新元),税后盈利为2600万元人民币(520万新元)。这项收购是亚洲药业在过去六个月内的第三项收购活动。

  拜耳医药增资2亿扩建亦庄

  2007年6月世界五百强企业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追加投资2亿,将其在北京开发区的生产基地扩大1.5倍,扩建后其拥有中国地区甚至亚太地区速度最快的生产线,生产能力达到现在的4倍。

  第三:外资医药巨头加速中国市场的产品研发

  关键词:新品、研发

  每每谈到中国市场,有两大因素是国际大公司不能忽视的,一是中国的13亿人口,这是药用临床研发最大的市场,其次,是中国价格不高但是却是全球优异的研发人才,这可以为国际医药巨头日益加大的研发投入经费提供合适的解决方案。于是就有了罗氏、诺华、阿斯利康、诺和诺德和赛诺菲-安万特等医药公司纷纷大举投资于中国研发项目的景象。

  辉瑞未来3年将在中国上市20个新产品

  跨国制药企业———辉瑞制药有限公司2007年7月份对外表示,未来3年该公司将在中国上市20个新产品。据辉瑞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艾德透露,这些新产品涉及抗肿瘤、抗艾滋病以及抗生素等药物。据了解,辉瑞公司在心血管、内分泌、中枢神经、泌尿男科、眼科等治疗药物领域保持世界领先地位。迄今为止,辉瑞公司已在中国上市了40余种创新药品,其中包括8种全球年销量超过10亿美元的药品。

  葛兰素史克上海建立大型研发中心

  葛兰素史克(GSK)2007年7月2日宣布在上海设立其研发中心,该中心最终将担负起全球范围内用于治疗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药物的职责,其规模计划将达到或超过GSK费城以及伦敦研发中心,成为GSK最大型的研发机构之一。GSK全球副总裁PerryNisen称,该研发中心第一年的运作预算可达4000万美元。

  另外,葛兰素史克还将在华投入1亿美元研发资金。按照英国医药公司葛兰素史克计划,在今年底之前,向其在中国的神经科学研究中心投入1亿美元,这个中心将成为该公司全球药物研发的关键一环。

  葛兰素史克的这项投资标志着一个最新动向,西方大型医药公司进入中国不只是为了低成本制造、临床实验和不断增长的药品销售额,它还想得益于中国快速发展的科研基础。该中心目标是在6年之内聘用1000名科学家,使之成为该集团不断扩大的神经科学“药物发现卓越中心”的领衔地位。

  第四:各大医药巨头纷纷裁员,中国市场风光独好

  关键词:裁员

  各国政府对于药品安全的监管以及跨国企业对药品研发的投入竞争,都使药企的业绩受到了相当大的影响。鉴于全球制药业处在短期下滑的周期中,裁员计划成为去年的风潮。但是,无论跨国企业的国际机构如何裁员,他们的企业在中国的职位却出现了有增无减的现象。不难看出,这与中国高速增长的医药市场和不断扩大的医药需求有着极大的关系。

  拜耳先灵全球裁员6000人在华不裁1人

  2007年8月,历时一年半,花费170亿欧元(约合224亿美元)的医药界并购大案———德国拜耳公司收购先灵公司终于尘埃落定。拜耳执行总裁维尔纳·文宁指出,由于部门重叠,此次并购将使两家公司10%的员工失业。

  据悉,已经完成合并的两家中国公司也揭开了神秘面纱,将以“拜耳先灵医药”的新身份亮相。但是,公司主管表示:“尽管公司还是会根据各国不同的情况来制订人员计划,不过目前中国市场正处于快速增长时期,所以我们不仅不会裁员,反而将会增加职位。”同时拜耳医药保健也将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力度。

  强生拟全球裁员4800人中国市场不受影响

  为了削减成本,美国强生公司也宣布将在全球裁员3%至4%,预计裁员人数可能达4800人。而强生制药中国方面表示,该计划不会影响到中国市场。强生公司目前在全球的员工数约为12.05万人。而其希望能通过裁员等方式,来控制医疗部门的成本,并希望成本控制措施能在2008年前使其节约13亿至16亿美元的税前支出。

  第五:外资药企主动召回案增加

  关键词:主动召回

  根据国家药监局出台的《药品召回管理办法》,正在我国实施的药品召回,分为主动召回和责令召回两类。责令召回是指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经过调查评估,认为存在安全隐患,药品生产企业应当召回药品而未主动召回的,应当责令药品生产企业召回药品。如果是消费者起诉以后采取召回措施,企业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和法律责任。在中国政府对药品监管法律法规的不断强化和严格执法下,如今,外资药企的主动召回案也有所增加。

  默克公司召回问题疫苗中国市场同步召回

  12月12日,美国制药巨头默克公司宣布由于生产设备污染问题召回10个批次100多万支普泽欣疫苗。普泽欣是一种预防由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引起的婴幼儿肺炎、脑膜炎及其他严重感染的疫苗,在美国被推荐给所有5岁以下儿童使用,而且通常从婴幼儿2个月开始分三次注射。据国家药监局消息,近10万瓶存在潜在污染风险普泽欣在12月30日前完成了在中国市场的主动召回,目前已在药监部门监督下集中销毁。

  第六:区别降价可能引发外资药企对中国市场主导

  关键词:区别定价

  在药品质量技术方面,中国制药企业并不输于外国制药企业。但外国制药企业由于利润高、资金雄厚,市场营销手段好,其竞争力比国内企业强。加上外资药企的单独定价政策,有业内人士担忧,降价方案的最终确定,将进一步拉大国内外药品的利润差距,削弱国内药品生产企业的竞争力,迅速扩大外国药品在中国的市场份额。

  广州连锁药店叫板外资药企拒绝提价

  2007年10月,广州老百姓连锁药店透露,由于未能与中美史克等生产企业达成协议,很多畅销药正面临断货的窘境。业内人士表示,虽然药价不断喊跌,但是实际上今年以来畅销药的价格已经上涨了30%以上,其中,外资与合资企业更是酝酿一场涨价潮。

  据悉,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缬沙坦胶囊,国产的仿制药只要24.6元,而外资的则要39.7元,一小盒药价格竟然相差15.1元。广州老百姓连锁药店举行了“凭良心卖药———同类商品价更低”的活动,对外公开了部分“一药多名”的价格差异,其中最高的甚至相差十几倍。对于这种现象,广东老百姓连锁药店总经理江欣指出,有些药都已经仿制了10多年了,在工艺和技术上基本没有什么差别,“一些新药的专利过期后,就应该逐渐跟一般仿制药一样定价,因为研发成本和所应得的利润已经在专利药期间早就收回来了。”江欣透露,外资药过了专利期后,仍以高价在零售渠道销售不合理,不仅让平价药房越来越难将药品价格降下来,而且越卖越亏,更重要的是这直接抬高了患者的购药成本。

  “降价令“难撼外资药企

  全国最大力度的药品“降价令”最终还是被外资药企躲过了。从2007年10月10日开始,22种抗生素在全国范围内大幅度降价,根据国家发改委的说法,这次抗生素的平均降价幅度40%%左右,最大降价幅度达到63%,按这些药品现在的销售量测算,降价金额约40亿元。但是,在同类药品中,价格最贵的外资抗生素价格几乎未动,以“单独定价”的形式高出国内同类药品数倍,国内一些抗生素的生产企业表示,此次降价,真正利益受损的是国内企业,而外资巨头在抗生素方面的优势实际上进一步得到了强化。

  在22个降价品种中,辉瑞、罗氏、葛兰素史克、礼来都有产品,但是他们却不在降价之列,卖的价格高出好几倍。所以,有专家指出:“降了40亿,却几乎是国内企业全部埋单。”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