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不足考验农村金融体系
在两亿多农户中,一方面借钱的农户有40%以上没有从正规的金融机构借到钱,另一方面,即使从正规金融机构贷到款的农户,仍有1/3的农户表示贷款不能够满足需求。这是记者今天从中国农业银行举办的2009年中国农村金融论坛上获得的整体感受。
本报北京10月28日讯(记者姜业庆) 在两亿多农户中,一方面借钱的农户有40%以上没有从正规的金融机构借到钱,另一方面,即使从正规金融机构贷到款的农户,仍有1/3的农户表示贷款不能够满足需求。这是记者今天从中国农业银行举办的2009年中国农村金融论坛上获得的整体感受。
“农村金融是一种理念,我们的信贷是一种服务,既然是一种服务,我想强调这个服务应该尽量做到普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韩俊在论坛上指出。
韩俊认为,普惠型金融体系应当是全方位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来提供金融服务,尤其为那些金融体系现在还没有覆盖到的穷人或社会低收入阶层,为他们提供服务,在国际上这样的体系也是有效的。
他指出,要建立普惠型农村金融体系的现实差距还很大,农业发展银行主要给农业龙头企业、粮棉收购企业,包括资质比较好的私营企业提供贷款。信用社主要给有抵押、有担保的农户包括一些企业提供贷款。现在缺乏抵押品,难以找到担保的大量小农户和小企业是得不到有效的金融服务。这是下一步金融体系应该要解决的问题。
“金融主体供给缺位很明显地会导致资金供给的不足。”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李子奈认为,中国农村金融供给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供给不足,资金短缺是主要问题。
李子奈指出,满足金融需求和金融机构可持续性,这两大目标之间的矛盾是造成农村信贷资金短缺的主要原因。追求这两个目标本身是存在矛盾的,这是目前制约农村金融发展的主要原因。不同地区的金融机构的发展模式应该有所差异,贫困农区以政策性金融和农村信用社为主体,传统农区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体,大力发展互助金融。农村信用社改革要因“变”制宜,不能搞一刀切。
“由于供给不足,自然就会产生农村金融体系的竞争性不足,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还不够,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激励不足等问题。”韩俊指出,在“扩内需、保增长”的重要阶段,亿万农民的金融需求也应得到满足。
“按照发展城市金融的思路来推动农村金融改革,事实证明这条路是走不通的。”韩俊认为,农村金融面对的风险比较高,交易成本较高,因此,农村金融创新势在必行。
至于如何创新,韩俊认为,主要在四个方面:强化现有的金融机构服务农村的责任、规范发展多种形式新的农村金融机构、创新农村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优化农村的金融环境。如健全农村的保险以及担保体系,发挥财政政策的杠杆作用,形成更强的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