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建国:当前是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的最好时机|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发展论坛

2023-12-27 16:56389751

12月27日,经济观察报/经观传媒联合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上海⾼级⾦融学院在北京举办“夯实中国,拥有未来”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发展论坛。论坛邀请政

12月27日,经济观察报/经观传媒联合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上海⾼级⾦融学院在北京举办“夯实中国,拥有未来”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发展论坛。论坛邀请政府、学界和企业界的权威⼈⼠,就中国式现代化核心议题深入研讨。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在演讲中表示,当前是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的最好时机。如果中国品牌能够从“三个抓紧”出发,就一定能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质量走向全球。“三个抓紧”即抓紧全球化机遇、抓紧中国制造业优势以及抓紧中国的超大规模市场。

与此同时,魏建国表示,中国品牌当前的“软肋”是文化,但只要中国品牌抓住文化自信、文化创新、文化交流的机遇,拥有深厚中国文化底蕴的中国品牌也将会尽快地走向全球市场。

以下内容根据现场发言整理:

我认为中国品牌能够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质量走向全球,理由是三点,我把它归纳成为“三个抓紧”,只要你做到了这“三个抓紧”,(这一目标)就一定会实现。

首先,中国企业要抓紧全球化机遇。以中国家电产品为例,2003年,我率领TCL、海尔等中国企业家代表团参加了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办的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CES)。该展览会也是全球规模最大、层次和水平最高的消费类电子展览会。其中,海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时,国内主流冰箱产品仍以单开门为主,但海尔投资了几百万元在展览会上大力宣传推广双开门冰箱。也就是从那之后,海尔双开门冰箱名声大噪,海尔品牌也成功深入到美国消费者心中。

二十年后的今天,中国电子消费品市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22年,中国品牌在全球消费电子市场中贡献了37%的销售额。其中,手机和扫地机器人品牌在海外市场的销量占比均达到43%。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排名前五的手机厂商中,中国企业占据了三席。明年中国科技类消费电子市场规模有望达2.3万亿元。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中国企业抓住了全球化机遇,仅用了二十余年的时间,便实现了从OEM(原始设备制造商,即“贴牌生产”)到ODM(原始设计制造商)的飞跃。现在,可以说是中国品牌全球化最兴旺的时刻。

其次,中国企业要抓紧中国制造业优势。众所周知,中国拥有最完整、高效的产业链优势,从技术密集型产品,如电子产品、盾构机、高铁,到劳动密集型产品如玩具、服装等,中国制造均有着巨大优势,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像中国这样做到产业链如此完整、高效。预计未来5—10年,中国制造业将为中国品牌的迅速壮大提供有力支撑,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将会出现在全球市场中。

第三,要抓紧中国的超大规模市场。一个品牌只有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才能走向全球并取得成功。中国超大规模市场对于中国品牌来说是一个最理想的窗口和最佳“热身场”。与欧美消费者相比,中国消费者对商品性价比、商品外观以及后续服务等要求更高。如果一个品牌在国内已经打响知名度,那么在海外市场就有90%的机会能够取得成功。现在,一些企业家还没有充分利用好中国的超大规模市场,建议中国品牌“一只眼睛看国内、一只眼睛看国外”。

另一方面,谈及中国品牌走出去的最大“软肋”,我认为并不是政策。当初雅诗兰黛、欧莱雅等化妆品品牌在出海过程中并没有特别的政策扶持。有一次,星巴克CEO舒尔茨也向我说:“作为一个咖啡品牌,星巴克能够成功进入中国这个拥有上千年茶文化市场的关键在于星巴克售卖的更多是服务。”这些案例都证明,仅有政策扶持不能帮助中国品牌出海。

同时,人才也不是中国品牌走出去的“软肋”。从古丝绸之路起,中国就不缺乏高质量的服务人员和品牌推销人员;资本也不是“软肋”,例如抖音海外版长时间占据美国APP下载量首位。

在我看来,中国品牌当前的“软肋”是文化。如果缺乏强有力的文化属性,中国品牌出海必然缺乏支撑力。现在,越来越多海外品牌尤其是欧美品牌在强调文化属性,特别是在食品、化妆品等领域,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既重视本国文化也强调本土文化。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转变,比如巴宝莉在2019年春节推出了春节元素的产品,MAC在中国推出了限量版产品。

三星集团会长曾告诉我,三星产品在东南亚国家畅销的关键在于品牌背后有偶像剧、韩团等文化支持。因此,中国企业需要有中华民族文化自信,要把中国文化融入高铁、电动汽车等品牌中,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底蕴是中国商品走出去的最大支撑和自信。

除此之外,中国品牌要想把中国文化融入产品中,还要发挥中国技术创新的优势,同时要加强与各国文化的交流,虚心学习、取长补短。只要中国品牌抓住文化自信、文化创新与文化交流的机遇,拥有深厚中国文化底蕴的中国品牌也将会尽快地走向全球市场,并掀起中国品牌的热潮。

最后,我要强调的是,我们要加强国际文化交流,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现在旅游产业有所减弱,但很快就会迎来发展,为什么?因为我们正在进行一场制度性的开放和改革,这种开放将会为外国人来华旅游和工作提供更多便利;我们还要在自贸区和自贸港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减少负面清单准入政策,通过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主动对接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DEPA(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同时把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优势做得更好,这些都将为中国自主品牌源源不断走向世界提供更好的支撑。

来源:经济观察网 记者 田进 


5
标签:中国 发展论坛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