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催化,线上信贷进程加快。一直依靠互联网运营的民营银行迎来新窗口期。近日,新网银行和工商银行联合上线了针对小微商户的个人信用贷产品,该产品由二者独立风控、联合放款。 在业内看来,在监管政策鼓励下,越来越多的民营银行和大行合作放贷的案例将落地。不过,类似“银银合作”需要双方的风控模型相匹配,另外,大数据风控对小微企业贷款的效果有待检验。
5月27日,WEMONEY研究室获悉,新网银行与工商银行合作的“e商助梦贷”(联合贷)已上线,申请入口在工银e生活APP首页。“e商助梦贷”(联合贷)是工商银行联合新网银行面向工行小微收单商户业主推出的个人信用贷款。 目前采用白名单邀请制,白名单客户可在线申请,纯信用、无抵押、无担保,实时放款,最高额度30万元。值得关注的是,“e商助梦贷”由工商银行和新网银行两家银行独立风控,两家银行同时为放款行。
银行与银行之间的合作案例虽不是新鲜事,但是类似两家银行联合放个人信用贷并且内嵌于银行APP中的案例并不常见。业内人士认为,“工商银行+新网银行”的组合,将银行开在银行里,充分发挥大银行和小银行各自的优势,是开放银行的一则落地案例,重点是服务好小微商户。一位曾负责民营银行资金业务的高管认为,两家银行在联合贷款类业务上都有3年以上的经验,联合贷技术很成熟。扶持小微企业符合国家政策,也有助于联合贷款业务的开展。双方通过联合建模,风险数据共享,可以降低违约风险。“银行之间联合放贷模式是比较好的一种模式,有利于双方发挥各自的优势。”另一位股份制银行高管表示,新网银行偏向互联网公司模式,在线上贷款方面积累的经验比较多,线上贷款的数据维度也更多,工行的风控更严格一些,属于传统银行模式,双方合作相当于给一个客户过了两遍筛子。政策层面,监管也鼓励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加强与民营银行业务合作。3月13日,银保监会首席检查官杨丽平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提到,鼓励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加强与主要依靠互联网运营的民营银行的业务合作,为小微企业精准滴灌,提高复产小微企业的贷款可获得性。“民营银行主要依靠互联网运营,手中有大量的数据,可能在资金来源特别是存款资金来源上不如传统商业银行,吸存能力相对弱。”杨丽平表示,“我们就鼓励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通过给民营银行转贷款,给它资金,民营银行有很多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类的客户,利用民营银行的大数据,可以精准滴灌到这些用户。”在政策支持下,大中型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和互联网银行间的贷款业务合作案例越来越多。5月12日,国家开发银行深圳市分行与微众银行就以转贷款方式支持小微企业项目正式达成合作。5月25日起,三大政策性银行联合网商银行,加码在全国81个城市发放无接触贷款“免息券”,拥有营业执照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可以在支付宝上领取。上述民营银行高管认为, 未来类似的合作会越来越多,但目标更多的是为了控制风险。在该高管看来,互联网银行会借此拿下很多之前互金企业的联合贷、助贷业务,非持牌互金机构如果不创新,不遵守监管要求,日子会越来越难过。不过,上述民营银行高管认为,类似合作的关键还是风控问题,大数据风控对小微企业贷款的风控效果还需要时间验证。新网银行相关负责人此前在接受WEMONEY研究室专访时表示, 目前银行的“零接触”服务在针对小微企业的服务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由于小微企业的各项信用数据不足,金融机构在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手段进行风险管控时,依然存在较大短板,还需要进一步打通工商、财税、上下游产业链的数据共享问题。廊坊银行相关负责人此前也指出,目前大数据风控存在数据来源不足、数据模型时间较短以及大数据人才培养周期长等方面的问题。在该负责人看来,此次疫情推动银行等机构在线信贷规模扩张的趋势毋庸置疑,但不会是过去的P2P平台,而是大量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持牌金融机构的发力。在风控层面,上述股份制行高管进一步指出,在类似新网和工行的合作模式中,两个合作银行在风控模型上匹配度要比较高,需要保持80%以上的匹配度。 如果匹配度过低,换句话说,两家银行对同一个客户每次风控的结果总不一样,双方的合作就会有问题。另外,合作的银行要有不同的优势,才可以形成优势互补。不过,在该股份制行高管看来,传统银行和民营银行合作一事对不同的民营银行来讲有较大差异。对于头部民营银行是个好消息,但对于中后部的民营银行来说,其实并不算好消息。“之前像网商银行、微众银行都是跟小的民营银行合作,现在网商、微众和大行合作以后,资金量、业务比较充足了,跟小银行合作量就会减少,对小银行来说其实不是好事儿。” 上述股份制行高管建议,对于中后部的民营银行来讲,跟当地的城商行或者一些股份制行合作是可行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