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对线上金融的深远影响

2020-04-11 11:00 5101

来源:苏宁财富资讯作者: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孙扬、杜娟疫情期间,用钱的地方一点没少,家长要给海外留学的孩子汇学费、老人要知道养老金到账了没、茶叶公司收购新茶要贷款、老板要给员工线上批量发工资、员工收到工资

来源:苏宁财富资讯

作者: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孙扬、杜娟

疫情期间,用钱的地方一点没少,家长要给海外留学的孩子汇学费、老人要知道养老金到账了没、茶叶公司收购新茶要贷款、老板要给员工线上批量发工资、员工收到工资要买理财、家长要给孩子买健康保险等。这些需求不能线下解决,客户开始涌入线上渠道。

线上金融服务能力强的金融机构,顺应老百姓无接触金融服务的需求,抓住此轮机会可实现逆势增长。鉴于线上金融服务有明显的马太效应,强者更强,这些领先机构将蚕食落后者的市场份额。线上能力不足的金融机构只能眼睁睁看着业务规模萎缩。

疫情对金融业务的产品、营销和科技到底带来了哪些变化?对线上金融有什么样的深远影响?金融机构有哪些逆势增长的妙计?对从业人员有哪些启发?下面将从网络金融、理财、保险、消费金融、小微金融和信托等六个领域分别进行梳理、总结与解读。


线上金融的深刻变化


1、生活服务、数字政务能否拯救银行APP的日活?

网络金融条线,疫情期间的银行APP活跃度明显下降。根据易观千帆的数据,工行、建行、招行等大行的手机银行APP从1月18日开始,日活最多下降达800万,降幅最高达60%,而支付宝等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得益于生活服务场景的嵌入,疫情期间日活并未有显著降低,支付宝APP日活维持在3亿。

这次疫情使得银行发现,生活场景服务更容易走进消费者内心,而且还能获取消费数据,有助于提高APP活跃度、交叉销售其他金融产品。

浦发银行上线了生活场景类APP-甜橘APP,支持在线找房、房价查询、按揭贷款申请、购车购家电等功能,还有为消费贷款、经营性贷款导流的入口。
 

工行、农行和山西本地生鲜零售平台“全球蛙”合作,为太原地区用户提供蔬果生鲜到小区服务。安徽农商行在合肥、阜阳、淮北等区域推出了“送菜到家”服务。潍坊银行联合寿光市翔琦蔬菜专业合作社通过微信公众号提供“潍银爱心平价菜”,支持顺丰次日达小区。建行在武汉和本地生鲜“长江严选”、“美菜商城”等合作,推出线上菜篮子服务。


中行在微信小程序为企事业单位上线“快易报”健康自查上报公共服务平台。齐鲁银行开发了“打卡”统计平台。上海农商行开发了“银居通”,提供复工登记和口罩预约服务。建行开发了基于电子社保卡的健康码和返岗复工服务系统。农行推出了智慧校园的在线远程教育平台。民生银行APP联合学而思推出了“疫情期间小学生免费学”公益活动。

此外,各家银行也强化了线上金融服务功能,如建设银行推出了云工作室,可以实现通过微信和朋友圈向客户推介产品和资讯的服务。

疫情之后,银行APP将有三个变化:
(1)坚定地链接本土优质生态、打造差异化的生活场景服务平台,增加对于客户的必需价值;

(2)将以线上链接线下,开启社区银行战略,密切银行和社区生态的联系;

(3)银行APP将成为社会和企业治理的数字政务基础设施之一。

 
2、理财没了开门红,直播、抗疫产品扛大旗
 
每年的1、2月份本应是各银行存款、理财销售的开门红。但大部分银行理财主要依靠线下营销,此次受疫情影响,2月8日-14日这一周,284家银行发行1728款理财产品,产品发行量减少1998款,没有线上营销渠道的小型城商行、农商行,业绩比较惨淡。


短期内,银行理财产品结构将进行调整。投向餐饮、娱乐、酒店、旅游、交通、商贸等领域的银行理财资产短期内仍将面临较大风险。客户对保本、类保本资产及抗疫主题理财产品需求增加,银行开始尝试视频直播这种线上理财销售模式。


产品层面:就抗疫理财产品而言,农行面向医疗从业人员推出业绩基准4.06%专享产品,6天时间全部卖光;中行推出白衣天使产品,业绩基准4.05%;交银理财、工银理财分别推出业绩基准4.10%、3.7%且1元起购的抗疫专属理财。这些抗疫理财募集资金主要投向抗疫生产领域。


营销层面:直播已成为重要的在线理财营销途径,金融机构也加强了和互联网平台的合作。苏宁金融APP开通了“财富直播+”,直播了《慧眼识基》、《2020年黄金投资策略》、《一季度资本市场展望》等干货课程,单场直播最高达10万次观看。支付宝APP也开通了理财直播,春节至2月19日,共有百万人次在线观看。


银行理财子公司也加速下海直播。建信理财开通了理财云课堂,中银理财在2月11日开通了空中小课堂。 
 

长远来看,今年疫情期间,工银理财、建信理财、光大理财、交银理财等纷纷上线了线上自助评估功能,产品介绍、协议签署、估值报告、产品赎回都在线上完成。这为理财产品线上销售铺平了道路。


银行理财业务未来将有三个变化:

(1)理财产品全流程线上化;


(2)线上理财营销平台建设提速;


(3)理财子公司贴近市场主题做差异化的精准创新。

3、互联网保险收割市场,保险科技推动场景保险崛起

 
根据华金证券数据,保险公司一季度开门红将占到全年保费收入的40%以上,最高可达55%,但受疫情影响,一些公司线下保费只有同期的5%左右。


疫情期间新增保费结构也有很大变化:车险大规模下降,健康险、医疗险大规模增长,货运险、团险业务受到明显冲击。寿险降幅明显,2020年1-2月,中国五大寿险公司,有三家保费收入明显下滑。


以平安保险为例,2020年1-2月累计原保费收入1893.32亿元,同比下降8.56%。其中,健康险18.64亿元,同比增长83.1%;产险476.2亿元,同比增长2.72%;寿险1365.1亿元,同比下降12.57%;养老险33.38亿元,同比下降5.55%。


一些传统保险公司打造线上无接触服务。某保险公司通过微信小程序实现线上车险的保单服务、理赔服务等,线上自助理赔使用率达40%,用户浏览防疫信息、保险产品信息达900万人次,既确保了客户满意度,又实现了交叉营销。农业保险公司为春耕农资农机保险产品推出了远程自主投保、自主预赔偿、风险防控建议等线上服务。


互联网保险公司借机疯狂收割市场。水滴保险,既有相互保险,也有线上保险商城代销保险,疫情期间逆势增长,2020年1月新单年化保费收入突破10亿元,是去年同期近7倍;2月保费收入达到去年同期的10倍。水滴保险还打造了“新冠肺炎无忧保”,5天被领取200万份。众安在线2020年前2个月保费收入达25.65亿,同比增长55.17%。

出人意料的是,此前风头强劲的相互保险产品受到较大影响,主要由于其必须要做线下调查核实。如有7000多万会员的支付宝相互宝,疫情期间无法线下调查,互助保险理赔申请审核受到较大影响。预计相互保险公司将会开发线上保险调查模式。


后疫情时代,保险线上化进程将深度应用保险科技,推动场景保险全面崛起:人工智能精算、信保产品、社交保险推广平台、经纪人线上展业工具、基于图像识别的保险RPA流程机器人、短期场景保险、智能保险顾问、物联网驱动的远程农险。保险科技也将帮助保险渗透到生活场景的方方面面,实现场景保险的繁荣。

4、消费金融飞入百姓家,菜场、医疗、教育全渗透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在“五道口在线大讲堂”上分析,疫情导致今年1至2月消费减少1.38万亿,餐饮业消费下降4211亿元,度假休闲旅游消费下降9026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2020年1-2月,住户部门短期贷款(主要是消费贷款、个人经营贷款)较去年同期减少了5653亿元,消费金融业务在疫情期间的发展情况可见一斑。


汽车、租金、线下教育、手机、家装、婚庆、美容、旅游等分期业务在疫情期间基本没有开展,一些公司业务量甚至为0。纯线下的消金机构,如果没有线上流量备份,业务开展很难。为此,消金机构纷纷寻找新出路。马上金融、度小满、捷信、360金融纷纷发行消费金融ABS,降低融资成本,拓宽融资渠道,为过冬加一层棉衣。捷信等面对线下业务挑战,着重加强线上服务能力,通过APP、微信小程序等渠道弥补线下损失。

与医疗平台合作。疫情期间,平安好医生新增用户日均问诊量是平时9倍,新注册用户量增长了10倍,平台疫情期间累计访问人次达到11.1亿,吸引小赢钱包、百度有钱花、玖富借贷等入驻。


进军生鲜电商。苏宁菜场2020年2月销售额环比增长了7倍,用户复购率达到61%,一跃成为头部生鲜电商平台。苏宁金融“任性付”已经支持苏宁菜场的买菜信用支付。多点Dmall 2020春节期间GMV同比增长232.2%,新增注册用户同比增长236.3%。多点公司已经在招聘消费金融产品经理,准备布局消费分期或贷款超市。


在线教育能成为消费金融的新战场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数据显示,全球已有8.5亿学生因新冠疫情停课。吴晓波频道数据显示,教育行业App日均用户规模达1.27亿,较节前大涨46%。松鼠AI、新东方、学而思、VIPKID都推出了在线直播课程,松鼠AI 2月学生人数同比增长429%。消费金融机构也加紧了布局步伐。在线青少儿英语培训平台VIPKID与微粒贷、招联金融合作。度小满金融也和新华教育集团、山东蓝翔、达内科技合作。海尔消费金融公司和中华会计网校和TUTORABC合作。


疫情期间贷后管理挑战巨大,线下催收很难开展,逃废债比比皆是,一些消金产品逾期率明显上升。AI贷后管理崭露头角,苏宁消费金融公司打造了线上贷后管理系统“千寻”,包括智能分案、催收失联修复、知识图谱等技术,实现无接触催收。


疫情之后,消费金融行业将有以下几个变化:

(1)为了应对寒冬,消费金融机构对于线上刚需消费场景的争夺将空前的激烈;

(2)贷后管理条线将全面线上化,避免出现疫情期间贷后管理停摆带来的巨大风险;

(3)客群全面“上移”,消费金融机构要么和银行机构合作,开放场景给银行,一起做高质量的银行客群,要么直接和银行机构拼刺刀争夺高质量消费金融客户;

(4)金融科技在消费金融全流程中的应用将加速,客服、呼叫中心、精准营销、贷中监控都将全面迎来技术革新。


5、小微金融未来:场景化、全在线、全维度增信、AI贷后管理
 
疫情让小微企业在变化中加速转型线上求生存。以餐饮行业为例,根据美团研究院《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餐饮行业的影响》数据,疫情期间,餐饮消费环比下降87.8%,到店消费下降91%,外卖下降64%;九成餐饮商户资金短缺,15%商户有闭店计划;同时,餐饮商户加速线上转型自救,有53.76%的商户外卖收入占营业收入一半,42.9%商户外卖占比超过70%。


据一些银行小微企业贷款部门反映,疫情期间小微企业逾期率上升非常明显。


小微企业在疫情期间面临很大的困难,金融机构一方面积极开发无接触的小微贷款产品,一方面创新面向小微企业的资金管理和贷后管理等金融服务。


创新贷款产品方面,交行开发基于国担基金体系的疫情特色政策的“抗疫担保贷”,免除反担保物与降低、免除担保费。还为生产疫情防控物资企业,提供线上政府采购贷专门融资。江苏省金农公司、紫金财险公司为江苏省小贷公司开发了“信保贷”,小贷公司和保险公司平行作业,对客户进行审核准入,审核通过后,保险公司对客户提供贷款保证保险并出具保单,小贷公司核实保单真实性后进行贷款发放。微众银行开发了“网约车司机专项贷款”,通过微众银行汽车金融小程序进行额度申请、提款和还款,最快20分钟到账。


全流程在线的小微金融产品对于疫情期间的无接触小微金融支持十分的关键。苏宁金融为医疗卫生、粮油食品、果蔬生鲜、大快消等行业安排80亿元专项融资资金支持,基于知识图谱、微商分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发了场景化、全在线小微金融产品“乐业贷”,无需线下操作审批,为蓝月亮、滴露、威露士等7家疫情防控企业和经销商发放供应链融资超千万元。苏宁银行运用金融科技打造的线上小微贷产品“微商贷”,可以7×24小时为客户提供申请、审批、放款、还款全流程在线服务,让小微企业主最快1个工作日获得在线融资服务。截至目前,苏宁银行已完成对金燕化学、真诚速递、润至仁、康之诚、汇福粮油等8家抗“疫”企业的授信支持,累计授信上亿元。

交行、建行、焦点小贷也通过普惠线上服务专区为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提供在线金融服务。


交行通过“蕴通账户”为疫情防控企业提供全在线的资金结算、工资发放、银企对账、信息查询等功能。


建行为小微企业推出了“企业线上经营工具箱”,配合企业网银、手机银行,全面提供一键式在线金融服务,包括账户查询、转账业务、代发代扣、投资理财、信贷融资、缴费业务、现金管理、票据业务、国际业务、企业信用报告、在线客服等功能。

南京焦点小贷公司以科技力量对小微企业客户提供基于AI的温情贷后管理服务。焦点小贷的用户画像系统在疫情期间,发挥出了重要作用。通过用户画像系统,焦点小贷一方面通过人工筛选定位地区标签,提取出疫情严重地区的目标客户;一方面通过系统智能标签定位筛选,精准定位出湖北地区外,受到疫情冲击影响较为严重的企业,提炼出待帮扶企业名录。针对这些企业,用户画像更是精准描绘出对应问题,便于我们提供系统性的解决方案。与此同时,结合大数据系统和AI系统的预判,焦点小贷针对每个客户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智能延期还款计划和智能资金支持计划,既有效给中小微企业支撑,又能确保企业恢复元气后按期归还本息。


小微金融科技疫情之后的几个重要趋势:

(1)银行加紧建设全在线、无纸化、综合化的小微金融产品;

(2)非现场的企业风险排查和预警将获得高度重视,提升非现场贷后管理效率;

(3)小微金融综合平台将出现,保险公司、征信公司、担保公司等多方共同参加,为小微金融增信和建立立体的信用约束机制,为小微金融建立档案和信用评分,促进资金进入小微金融市场。

6、雪上加霜的信托业,疫情催化结构化转型和线上产品发行

 
信托行业疫情之前实际上已经面临很大的挑战。以前,信托主要收益来自政策性通道费用,随着《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颁布,信托在非标项目上的收益降低。2019年信托业资产规模是21.6万亿,比2018年的23万亿,减少了1.4万亿。截止2019年底,风险较高的信托项目达1547个,比2018年增加了一倍。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面临风雨的信托行业雪上加霜。2020年Q1,很多房地产的销售都停摆。根据中国基金报数据,2018年,房地产的销售收入在房地产资金中占比高达27.27%,这让房地产信托承担了很大的兑付压力。根据广州日报数据分析,已经有一些信托公司的房地产信托项目到期未能兑付规模达165亿元。因为疫情对于消费和生产也有较大的影响,信托公司的政信产品也面临较大的风险。


现有的信托产品面临极大兑付压力,那么新的一年,新的信托项目储备情况怎么样呢?


疫情期间,80%的信托业务因无法进行实地尽调和面签,暂时陷入停顿状态。2020年1月,共有61家信托公司参与集合信托产品发行,规模1738亿,环比近乎腰斩。2020年2月,只有58家信托公司参与集合信托产品发行,发行规模为1543亿元,环比减少23.87%。每年的一季度都是项目储备和客户营销的关键期,一季度的发行规模大幅度下降,对于信托行业全年的业绩将有很大的影响。


信托产品发行只是信托项目的开始,最重要的是信托产品募资。以往募资大多在线下进行,疫情期间信托产品线上销售让募资难度增大,因为一些客户目前还很难信任线上募资。也有一些信托公司异军突起,比如中原信托、平安信托、中融信托等开发了全流程、全线上的信托发行平台,包括网络远程尽调系统、在线资金资产撮合平台、非现场远程视频面签系统,实现疫情期间信托项目的快速成立,但是募资进度依然不如传统线下快。

信托行业线上能力的不足让信托业务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影响。根据用益信托数据,2020年1月,集合信托成立规模1449.83亿元,环比减少41.52%,2月成立规模为1094.31亿元,环比减少43.85%。


疫情后,信托行业将有几个重大的变化:

(1)疫情催化之后,资产结构将加速重平衡,从通道型项目向场景型项目转变,信托将跑步进入消费金融、小微金融等风险较低、较分散的新战场,房地产信托将会大幅度压降,工商企业信托将一定程度压降,并将聚焦到新基建类和高科技类项目;


(2)信托公司一定会坚定地建设全流程、全线上的信托发行平台,并培养客户线上信托发行和募资的习惯;


(3)信托将强化财富管理业务,增强募资能力,并打造为财富管理的客户提供理财、生活、医疗、行业研究等综合性服务,提升客户黏性。

疫情催化金融跨界融合


科技创新推动下,金融服务的边界已经愈发模糊,跨界融合、平台化发展已是行业大趋势,疫情来袭无疑加速了这一进程,直播带货、抖音品宣、场景推广,金融机构的脚步越来越快,步调也越来越灵活。谁会在此轮金融模式变革中拔得头筹?谁能成为线上金融带货的“李佳琦”?让我们拭目以待!


0
标签: 上金 疫情 影响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多地银行住房贷款可延期还款,服务面向受疫情影响人员

2022-12-08 12:45
23276

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受疫情影响困难行业企业等金融服务的通知》

2022-08-18 15:32
16221

《湛江市金融支持受疫情影响企业纾困和经济稳增长若干措施》发布,其中提及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

2022-08-12 15:50
27780

海南发布《金融扶持受疫情影响中小微企业的若干措施》

2022-06-14 15:04
15185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受疫情影响困难行业企业等金融服务的通知》

2022-06-06 14:56
22185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广东金融支持受疫情影响企业纾困和经济稳增长行动方案》

2022-04-29 11:40
46761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